收藏 分享(赏)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古诗两首 村居|语文A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74908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古诗两首 村居|语文A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古诗两首 村居|语文A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古诗两首 村居|语文A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4 村居教学设计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

2、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

3、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重点:理解诗意,掌握识字。难点:翘舌音、多音字的区别。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学习、谈话法、观察法。教具:自做卡片。教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最近学习的几首古诗都是写自然景物的,谁来背一背其中写春天美景的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村居。2解题,引导看图。诗题村居,表示诗中写的情景是作者在农村居住时亲眼看见的。那么,诗人村居时亲眼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请同学们看画面(出示挂图或投影),说一说画面的内容。(二)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

4、诗意。作者诗中是怎样描写所看见的景物的呢,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边听边看图。(三)初读课文,识字,读正确、流利。1自己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流畅。在文中画出生字,多读几遍;同桌互读生字。2用卡片检查生字、指导识字。(二)识字、写字教学1识字教学。本课要求学会3个字,要求认识4个字。要在学生自学生字的基础上,用生字卡片检查指导,使所有学生读准7个生字的读音。烟:要用形声字规律记字形和字音。趁:翘舌音,声母不要读成“c”。纸:翘舌音,声母不要读成“z”。长:多音字,本文读zhng。莺、拂、堤、醉四个字只识不写,要记住字形,读准字音。2写字教学。要一个一个指导学生把要求学会的字写好。

5、注意字的各部分在田字格里的占位。趁:半包围结构,走字旁的捺脚要写长些,包住里面的“”。纸:右边是氏字边,不要在下面多加一点。(三)词句教学村居:在农村居住。诗以村居为题,指诗所写的情景是在农村居住看见的。拂:轻轻地擦、扫。纸鸢:风筝。春烟:春天蒸腾起的烟雾。本课难理解的字词不多,大多数词句都可以联系实际生活理解。诗句的大意可根据词语意思和生活实际了解,以下描述供教师参考:早春二月,草儿发了芽儿,黄莺唱起了歌,烟雾里,柳树舒展枝条轻轻拂着长堤。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趁着东风,赶忙放起了风筝。不要让学生死记如上的句意描述,教师要引起学生的想象,开启思维,要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以帮助了解内容。

6、(四)朗读、背诵指导朗读、背诵是小学低年级学习古诗的主要方法,也是教学指导的重点。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读古诗,可先范读或放课文朗读录音,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整体印象。再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识生字,把句子读流利,在练读中对词句有个初步的感悟。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逐句了解大意,对诗中的内容有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就可以指导学生理解地朗读了。这首诗的朗读,可参考如下示例。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小结:所谓理解地读,就是读出诗句要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感情,要逐句地指导,读出诗的节奏,读出韵味。通过读加深理解诗的内容,加深体会思想感情。板书:村居

7、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后记:1:本课难理解的字词有“纸鸢”、“莺”。在学习中,竖心旁的笔顺易错。在学习中遵循了学习古诗的一般过程,和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充分发挥两个画面的作用,全面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2:这节课的教学遵循了学习古诗的一般过程,和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牢牢抓住朗读这条主线,充分发挥两个画面的作用,全面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古诗兴趣浓,易背,但理解得不够透彻。3: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二首古诗,学生知道了在春光明媚的春天,儿童沐浴着春光,吸着新鲜空气,奔跑放着风筝,写出了他们的愉快,但有些学生理解不够好,要在课后多读、多辅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