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年级下册语文学案11月亮和云彩_苏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74580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语文学案11月亮和云彩_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学案11月亮和云彩_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学案11月亮和云彩_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 月亮和云彩“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

2、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一、说教材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

3、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月亮和云彩这篇课文共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主要写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玩的时候,看见月亮在云彩里穿行。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丁大勇和李小文争论究竟是月亮还是云彩跑得快,李小文用恰当的方法证明了云彩比月亮跑得快,表现了李小文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品质。课文叙事简洁,充满童真童趣。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

4、,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有关节段的生字词,理解词语和课文内容。3、知道遇到问题要多角度思考,寻找正确的答案,培养认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三、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1、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1课,一起读课题月亮和云彩。【开门见山,直接引出课题。】2、复习检查【采用开“三人火车”游戏,让学生复习第一课时所学的生字,同时也检查了他们对于生字的结构、组词以及对偏旁的掌握情况,这个游戏范围广,每一个学生都能

5、得到锻炼。另外采用“口头填空”的游戏复习了第一自然段内容,巩固所学。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月亮在云彩里穿行的动画,质疑:到底是月亮跑得快还是云彩跑得快?引出今天所学内容。】二、精读理解第二自然段明确第二自然段共有4句话后(一)学习第一、第二句话1、当大家看到月亮在云彩里穿行的情景时,丁大勇和李小文分别是怎么说的?请小朋友读读第一、第二句话。(生自读1,2句) 2、请用直线把丁大勇说的话画出来,用波浪线把李小文说的话画出来。3、交流(1)丁大勇说什么?(月亮在云彩里跑得真快!)映示句子他是怎么认为的啊?(他认为是月亮在跑,而且跑得很快。)这句话中哪个词语表示“很快”的意思?(真快)两个字加点对了,你

6、回答得真好!你们有没有发现,老师也用了一个带有“真”的词语,是哪个?(真好)你的小耳朵真灵!那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用这个词语吗?(因为他回答对了问题,老师在表扬他呢!)(恩,老师在表扬他,赞美他呢!) 丁大勇为什么也用上了“真快”,他在赞美什么呢?(赞美月亮跑得快)所以我们一起看“真快”后面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那让我们一起像丁大勇一样来赞美一下月亮吧!齐读,指名读,再齐读。 【用以悟促读、以读促悟的方法,用学生理解的语言,举一反三,深入浅出地让学生理解“真快”的意思,明白用上“真”字是在表示对某样事物的赞美,学生自然能明白丁大勇赞美的是月亮跑得快。理解了意思,指导好了朗读。】 (2)丁大勇

7、夸月亮跑得快,那李小文又是怎么说的呢?(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映示句子。李小文是怎么认为的?(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映示句子:跑得快的好像是云彩,不是月亮。(齐读句子)比较句子: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跑得快的好像是云彩,不是月亮。读读看这两句句子有什么不同?(第二句中多了“好像”)能不能把课文中的句子换成第二句?为什么?(不能,第二句是不确定到底谁跑得快)相机引导学生明白李小文是肯定地认为云彩跑得快的。 是啊!李小文很肯定地认为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是,不是”加点)读的时候要把这两个词语读的重一点,表示语气相当的肯定。听老师来读,好吗?(师范读)你们也试着来肯定地读一读李

8、小文的话吧。(生自读,齐读,分角色读,指名分角色读,男生丁大勇,女生李小文,旁白老师读) 【用比较句子的方法,为学生理解这句句子降低了难度,知道了用上“是不是”是李小文对他的观点非常肯定,理解之后再来朗读好句子就显得简单多了。】(3)找生字找找第三、四句话中的生字有哪些?(快、李、文)【新课标指出,字词教学必须与阅读同步,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有机结合,有效地落实双基,达到教学效果。】 (二)学习第三、四句话 过渡:李小文十分笃定地认为,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那他用什么方法证实自己的看法的呢?他是怎么做的? 请小朋友自己读读第3、4句话。 1、李小文是怎么做的?他叫大家站在

9、一棵大树下,从树杈里看月亮。现在朗读回答:(1)谁叫大家站在一棵大树下,从树杈里看月亮?读!(2)李小文叫谁站在一棵大叔下,从树杈里看月亮?读!(2)李小文叫大家站在一棵大树下,从哪里看什么?读!追问:从哪里看啊?(树杈里)【采用朗读回答的方法不仅让学生读通了句子,读好了句子,更让学生理解了句子的意思,节约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一举两得。】 2、从树杈里看出去,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呢?请你们再读读第4句话。(生自读)【理解“果然”一词的用法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我让学生通过前后文章的对比,发现小朋友们观察到的景象与之前李小文的说法是完全一样的,来理解当事实与之前的说法或者想法相符合时,就可以

10、用上“果然”,学生理解之后,再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他们能体会到站在大树下从树杈望到的月亮和云彩是什么情景,来体会文中小朋友观察到这个现象之后的惊喜与激动,在此基础上来指导好朗读。】 5、齐读第二自然段。6、齐读全文。(三)总结小朋友,学完课文后,你想对李小文说些什么呢?(李小文,你真聪明,碰到问题积极开动脑筋)(归纳总结,老师相机板书:认真观察,勤于思考)老师希望小朋友们也向李小文学习,平时要注意认真观察各种事物,积极开动脑筋,去大自然中发现更多的奥秘!好吗? 让我们拿起课本,一起有感情地把这篇课文连起来读一读吧!(齐读全文)三、巩固复习,识写生字【采用摘字游戏巩固二类字的识记,采用“换字游戏”巩固一类字,学生印象深刻,学习起来兴趣盎然,效率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