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课文四 李白诗两首∣西师大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74483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课文四 李白诗两首∣西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课文四 李白诗两首∣西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李白诗两首同步练习一、 选择题1. 峨屑山月歌李 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1).对上面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押韵关系倒置句末。 B.“入”“流”两个动词,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C.诗中连用五个地名,不着痕迹地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精巧。 D.诗人初离乡土,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江行见月,寄情千里,触发了对家乡和君王的恋恋不舍。2.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峨眉山月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父母的牵挂。 B.春夜洛

2、城闻笛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飞遍整个洛阳城,合理运用想象和拟人,令人回味无穷。 C.逢入京使作者岑参是唐朝诗人,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与高适并称“高岑”。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以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而著称。 D.江南逢李龟年作者杜甫,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春望、望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等。二、现代文阅读3.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来源:ZXXK黄梅时节家家雨,_(赵师秀约客)峨眉山月半轮秋,_(李白峨眉山月歌)(2)在杜甫

3、江南逢李龟年和赵翼论诗两诗中任选一首默写。(4分)4.补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者下句。(每小题1分,共7分) (1)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3)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4)山际见来烟, 。 (吴均山中杂诗) (5) ,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 (6) ,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7)而那过去了的,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来源: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来源:ZXXK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5、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参考答案1.D2.A3. (1)万里赴戎机青草池塘处处蛙影入平羌江水流(2)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

6、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 (1)何人不起故园情(2)独坐幽篁里(3)影入平羌江水流(4)竹中窥落日(5)故园东望路漫漫(6)谁家玉笛暗飞声(7)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