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教案: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 推荐作品 杂诗十二首(其二) (1)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73929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教案: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 推荐作品 杂诗十二首(其二)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教案: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 推荐作品 杂诗十二首(其二)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教案: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 推荐作品 杂诗十二首(其二)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教案: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 推荐作品 杂诗十二首(其二)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教案: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 推荐作品 杂诗十二首(其二)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杂诗十二首(其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阅读古代诗歌的“五种方法”。2.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了解魏晋时期门阀士族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压制、迫害。3.朗读诗歌内容,分析诗歌大意,品味诗中意象,理解诗歌的意境创设、思想主旨和艺术手法。4.结合作者生平经历和社会背景理解作者“归隐田园、独善其身”的人生选择,感受作者寂寞、苦闷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朗读诗歌,品味诗句含义,运用阅读古代诗歌的“五种方法”,理解诗歌的思想主旨。【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者为什么而悲悽 。【教学方法】1.赏读、讨论、讲析相互结合。2.小组合作开展问题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提起陶渊明,我们

2、容易想到“田园”“美酒”这两个词语,据说中国古代文人嗜酒的共性与陶渊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我们之前也学习过陶渊明这两类题材的诗歌,大家想想都有哪些呢?生回答:归园田居(其一)、归园田居(其三)、饮酒(其五)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第三类诗歌,也就是咏怀诗杂诗十二首(其二)。二、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第一小组:从作者入手,“知人论世”。第二小组:从内容入手,明字意,把握大意。第三小组:从意象入手,把握特定含义。第四小组:从关键词入手,把握情感主旨。第五小组:从表现手法入手,把握诗歌艺术特色三、明确“知人论世”的基本内容1.第一小组学生分享作者介绍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3、生活在东晋末年(365-427)。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因宅边生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受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是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人之祖。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2.教师补充创作背景杂诗作于公元414年前后,共12首,陶渊明50岁时所写,这时离他辞去彭泽令归耕园田已10年之久。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中,他感受到了自由的乐趣,心情舒畅,写下了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诸多名句。而杂诗却

4、表现了他平和冲淡的另一面。四、赏读诗歌,把握大意1.诵读感知,第二小组代表配乐朗读、集体配乐朗读。2.结合课本注释疏通诗歌字面含义,第二小组代表分享学习成果。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教师说明: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首诗中杨花、子规、明月都是具有特定含义的意象。1.阅读前四句,第三小组代表概括诗歌前四句中的意象及意境特点。 意象:白日、西河(阿)、素月、东岭意境特点:(荡荡)空旷2.阅读五至八句,第三小组代表概括诗歌五至八句中的意象及意境特点。 意象:夜

5、风、枕席、天气 意境特点:清冷3.诗歌的七、八两句在诗中起何作用讨论明确:总括前六句描绘的景象,以“悟”和“知引入到下面的抒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六、把握诗歌中的“情感关键字”教师说明: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键字”。阅读时准确抓住情感关键字,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如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中的“愁”;又如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中的“爱”1.找出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第四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悲悽”2.诗人为什么“悲悽”?( 第四小组代表用诗中的语言回答)“日月掷人去”“欲言无予和”“有志不获骋”。时光飞逝离人

6、而去,知音难觅无人理解,空有壮志难得伸展。(结合诗人生活背景讨论)七、把握艺术手法:诗人是如何表现“悲悽”的?(第五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1.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相结合。这首诗先描写了日月更迭,万里清辉的景象,一句“荡荡空中景”为全诗铺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然后诗人又用了晚风、冷席的意象,写出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觉察出四时更替,刻画了自己“不眠”的凄寒心境。接下来的两句写出了孤独文人常有的一种景象:对影独酌,倍显诗人的悲哀和孤独。 2.巧妙运用修辞手法。“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中“冷”字用的妙。表面上是写枕席冷,实际上是写人的心冷。这里运用了移情的修辞手法。八、小组讨论,把握主题这首诗写诗人中夜不眠时的情怀,抒发了事业无成的感慨。用环境的清冷衬托出自己心情的孤独,又以时光的流逝引出有志未骋的悲戚,是陶渊明咏怀诗中的代表作。九、板书设计十、作业布置收集陶渊明的诗歌,进一步归纳陶诗的思想内容,看看他的田园诗、饮酒诗、咏怀诗各有什么特点 。- 5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