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年级上语文教案认一认 2_苏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73645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语文教案认一认 2_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年级上语文教案认一认 2_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年级上语文教案认一认 2_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年级上语文教案认一认 2_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认一认 2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16个汉字,能够读准字音。 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本课汉字的字义。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象形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配套挂图,麻绳和丝线各一根。 教学过程 第一课 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本课第一部分的八个汉字,指名会读的学生认读。表扬读音准确的学生,并请他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2引导思考:小朋友,这八个字都是表示什么的?(教师提示:动物的名称。) 【点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生字。 二、识字指导 1教学“鹿”。 (1)出示音节I。启发:这个音节我们已经学习过了,谁来拼一拼? (2)提示学生:l的

2、声母是边音l (3)出示挂图,引导观察:“这是一只梅花鹿。你见过梅花鹿吗?在哪里见过?” (4)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借助学习过的拼音认识了“鹿”。剩下七个字的拼音,我们还没学过。老师想请已经认识这几个字的同学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 2教学“虫”、“贝”、“鱼”、“鸟”、“羊”、“犬”、“龟”。 (1)出示以上七个字。启发: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读这些字?你想教哪个字,就教哪个字。(先让学生各自准备一下。) (2)指名当小老师领读,教师随机指导读准字音,突出难点。如:“鸟”的声母是鼻音n,“虫”的声母是翘舌音。 (3)同桌认读这七个字,注意读准字音。 (4)用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开展认读比赛

3、。 (5)配对游戏。教师将这八个字的图打乱顺序贴在黑板上,将生字卡片发给八小组,小组成员在组内用这个字练习组词。每小组派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将生字卡片贴在相应的图片边,然后由本组成员汇报组词情况,正确的给予鼓励。 【点评】教师以小组合作、竞争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成为学习的主体。 (6)出示这八个字的古文字,请学生观察后,猜一猜它的今文字是什么,并将古文字贴在今文字的旁边。(这一环节的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古文字,而是希望通过猜字,引导学生感知汉字的象形特点。)板书如下: 虫 贝 鱼 鸟 羊 犬 龟 鹿 (甲骨文图略) 三、练习 1对照图和古文字,自由读一读相应的汉字。

4、2指名读,齐读。第二课 时 一、识字指导 1.“麻”、“皮”、“禾”、“米”、“谷”。 (1)指名会读的学生认读以上五个生字。表扬读音准确的孩子,并请他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2)表扬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的学生,告诉他们这是识字的好方法。鼓励其他学生也拼一拼,尝试读准字音。 【点评】渗透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使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 (3)指名读,“开火车”读。 (4)指导理解“麻”。教师出示准备的麻绳,给学生们看一看,摸一摸。启发用“麻”组词。 (5)理解“皮”。请学生摸一摸自己的皮肤,说说有什么感觉?启发用“皮”组词。 【点评】教师注意利用直观的实物,引导学生理解字义。 (6)理解“禾”、

5、“米”。指导看挂图,帮助学生了解“禾”是指农作物。有一种禾苗长成熟后,收割、晒干、脱壳,就是米。随机出示“米”,引导学生用“米”字组词。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禾”字的演变过程。引导思考:你觉得“禾”的字形与图上禾苗的样子像吗?哪儿像?教师画一棵成熟的禾苗的简笔画,并板书“禾”的古文字。 (7)理解“谷”。引导学生观察图,告诉学生“谷”也是一种农作物,成熟后碾去皮就成小米,可以吃,它的茎可以喂牲口。 2教学“丝”。 (1)出示“丝”字,指名会读的学生读,并请读音标准的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2)教师出示一根长长的丝线,请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教师解释:因为丝很细,单独一根不好操作,所以人们总

6、是把好多根拧在一起用。教师边讲解,边做示范,并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出示丝的古文字,指导学生初步了解“丝”字的演变过程。) 【点评】从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拉近学生与新知识的距离,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丝”字的演变过程,感知象形文字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指导学生用“丝”字组词。 3教学“毛”。 (1)出示“毛”字,指名会读的学生读,并请读音标准的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2)指导观察挂图,启发回想曾经见过的“毛”,说一说毛有什么特点? (3)指导观察“毛”字的象形之处,启发用“毛”练习组词。 4教学“竹”。 (1)出示“竹”字,指名会读的学生读,并请读音标准的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7、(2)引导学生观察挂图,说一说竹子各部分的名称。 (3)对照挂图,你有好方法来记“竹”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简笔画,突出“竹”字的象形之处。 【课堂实录片段】 师:(出示“竹”的生字卡片。)这个字,谁会读? 生:(许多学生举起手。)我会读。 师:请你读。 生一:zh。 师:好,你再来读读看。 生二:z。 师:再读一遍。 生二:z。 师:请注意,读这个字的时候要把舌头翘起来,zh、zh,请你再试试看? 生二:zh、zh。 师:很好!谁还想读? 生三:zh。 师:你读得真标准!请你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好吗? 生三:(点点头。)请大家跟我读:zh、zh。 (同法,教师又请了三位学生带读) 师:

8、我们一起读两遍! 生:(齐读)zh、zh。 师:(引导学生观察挂图。)这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异口同声)竹子。 师:你知道一根竹子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 (教师边指挂图,边与学生交流,知道的学生就自由回答。) 师:(指着竹竿)这是 生:(自由回答)竹竿。 师:这上面一节一节的,叫 生:竹节。 师:这细一点的,叫 生:竹枝。 师:竹枝上长了许多 生:竹叶。 师:竹子小的时候叫什么?请你说。 生:竹子小的时候叫竹笋。 师:你们知道得真多!(出示“竹”字。)请你们观察图,再看看字,你有好方法来记这个字吗? (学生们开始观察、议论,有的迅速地举起手) 师:请你说!上台来,指着图说。 生:(走上讲台,

9、指着黑板上的图。)我觉得,“竹”的第一笔就像这片叶子,这一横就像旁边的这片叶子,这笔就像竖着的叶子。然后这笔就像这片叶子,这笔就像这片叶子,这笔就像这片叶子。 (教师一边不住地点头表示认同,一边用简笔画把该生讲的画下来,突出象形部分。) 师:(微笑着点点头,为他鼓掌。)你真善于观察和想象,说得真好! 师:(指着简笔画,)你们看,这两组竹叶和这个字像吗? 生:(异口同声)像! 二、练习 1对照图,自由读一读相应的汉字。 2去拼音指名读,齐读。 3快速抽读生字。 教学随笔 本例教案根据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和汉字构造的特点,巧妙地将字的音、形、义和图象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习。 在学习汉语拼音的过程中,穿插识字教学,目的既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积累一些汉字,也是为了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汉语拼音及时运用于识字,这样也有利于汉语拼音的学习。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把拼音作为识字的工具,指导学生学用结合。 关于识字教学,教师没有单纯地为识字而教识字,而是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注意教给学习方法,进行适当的知识拓展,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学得活、记得牢,教学效果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