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强化检测卷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1“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宋代著名政治家司马光的这两句诗,概括了洛阳作为举世闻名的古都,在华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洛阳在历史上曾经是下列哪些王朝的都城( ) 东周 西汉 三国时的魏 北魏 北宋A. B. C. D. 【答案】B2民族交往、交融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这次著名的改革出现在( )A. 战国时期 B. 三国时期C. 南北朝时期 D. 南北宋时期【答案】C3魏书记载:(魏主)“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这里的“北俗之语”是指()A. 匈奴语
2、B. 汉语 C. 鲜卑语 D. 蒙古语【答案】C4东晋灭亡后,南方出现的四个政权(宋齐梁陈)更替的局面,历史上统称为“南朝”,都城都在( )A洛阳B建康C咸阳D长安【答案】B5东汉末年开始,许多北方人迁居到江南地区,最重要的原因是( )A. 江南地区有大量未开垦的荒地 B. 江南地区雨量充沛,土地肥沃C. 江南地区疫病少 D. 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答案】D6建立西晋,结束三国鼎立分裂局面的是( )A. 曹丕 B. 司马炎 C. 司马睿 D. 司马懿【答案】B7标志着西晋实现南北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A蜀灭亡B西晋定都洛阳C西晋灭吴D西晋迁都长安【答案】C8“经过一年多的对峙,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
3、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上述材料评述的是 ( )A. 官渡之战 B. 巨鹿之战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答案】A9“局部统一较之众军阀割据混战是一进步,它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相对安全的环境,各国统治者又都重视发展生产,为全国的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这里所说的局部统一是指( )A. 战国七雄 B. 三国鼎立C. 南北朝对峙 D. 宋金并立【答案】B10曹操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下列事件不是曹操所为的是( )A. 迎汉献帝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B. 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C. 与孙
4、权、刘备联军战于赤壁D. 220年,改国号为魏,定都洛阳【答案】D11下边是小明同学整理的某一皇帝施政政策要点。这些政策产生的结果应是( )A. 推动大一统局面的形成B. 加快江南地区经济开发C. 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D. 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答案】C12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民歌,最初为鲜卑语。后来 有一位皇帝规定以汉语为正音,禁用本族语,这首歌就被翻译成汉语并保留至今。材料中的这位皇帝是( )A. 曹丕 B. 司马炎 C. 苻坚 D. 元宏【答案】D二、非选择题(12分1题=12分)13材料分析题材料一: 史记载: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
5、;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第三次南迁的浪潮。-改编自教科书材料三: 宋书载:江南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人民辛勤劳作,一年的丰收可以解决很多地方的粮食问题。江南生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材料四: 宋史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什么状况?(3分)(2)请结合所学谈谈材料二中北方少数民族内迁黄河流域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何种现象?(3分)(3)分析材料二中中原汉族南迁的原因?以及对江南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3分)(4)依据材料一、三、四概括江南经济从西汉到两宋的发展变化情况。(3分)【答案】(1)江南地区还未得到开发(2)促进民族融合。(3)原因:北方战乱频繁。积极影响:北方汉人南迁,给江南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4)由西汉时期的不开发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再到南宋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体现出来由不开发到重心南移即可。)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