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黄鹤楼送别(第2课时)苏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729125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黄鹤楼送别(第2课时)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黄鹤楼送别(第2课时)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黄鹤楼送别(第2课时)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黄鹤楼送别(第2课时)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黄鹤楼送别(第2课时)苏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5、 黄鹤楼送别 (第2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能力。2、通过诗文对照理解诗意,体会古诗悠远飘逸的意境。3、通过揣摩表情达意的词句,领悟李白与孟浩然之间依依惜别的感情。通过替换,展开想象说话等多种方法,把体悟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诗文对照理解诗意,体会古诗悠远飘逸的意境。难点:通过揣摩表情达意的词句,领悟李白与孟浩然之间依依惜别的感情。通过替换,展开想象说话等多种方法,把体悟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扣文眼,轻轻走进惜别之境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5课:

2、黄鹤楼送别(齐读)相见时难别亦难。再读课题。2、谁能用一句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二、诗文对照悟别情1、同学们,李白在这送别之后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谁来读一读呢。能用自己的话大致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文中又是怎样描绘这首诗的呢?快速默读课文,划出能解释这首诗的句子。2、出示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两句诗文中是怎样解释的。、作者用了哪两个词描写了春天的景色? “烟雾迷蒙”和“繁花似锦”透过这两个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想象着这样的景色我们再读一读这段文字(齐读)此情此景,凝聚成两句诗就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3、出示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

3、句诗又是怎么解释的呢?、在文中除了诗人提到的“孤帆”和“长江”之外,作者还写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多媒体显示画面,音乐响起)想象这样的画面,再来读一读这段文字,“岸边杨柳依依”起-(齐读)此情此景,凝聚成两句诗就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师一起说)唯见长江天际流。4、把这两段文字连在一块,其实就是什么?诗意。之前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绘了诗意,比较一下呢,作者在描绘诗意方面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发挥了想象。5、我们再看,省略号省略的二三自然段又写了什么呢?快速浏览这两段,找出一个词来概括。依依惜别。文中是怎样描写依依惜别的场面的呢?请同学们细细地品读这两个自然段,画出描写人物行为和语言的句子。在你

4、感触最深的地方写下自己的体会。三、品语言,深层理解深情厚谊(一)、(出示句子)“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1、这句话中那个字触动了你的心弦?(藏)2、“藏”的是什么?怎么藏的?为什么藏呢?3、指导朗读:这真是“眼前有景无心赏,惜别之情心中藏”!(二)、不忍别时终须别,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指名读:“孟夫子满饮此杯吧。”1、从李白的言行中,你读出了什么?(敬仰之情)从哪读出了?、抓住“您”、“孟夫子”、“兄长和老师”感受敬仰之情。、指名读资料感受李白和孟浩然情谊深厚。、指名读李白的话,读出李白对孟浩然的这份尊敬。2、李白如此敬仰孟

5、浩然,敬仰他的什么呢?(人品和诗篇)、说到孟浩然你一定会想到一首诗春晓,从几岁的孩童,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几乎人人都能吟诵,谁来背一背?(指名背)、诗圣杜甫这样评价:(出示)清诗句句尽堪传(读),意思是说孟浩然的诗清新优美,每一句都值得千古流传。这就叫齐读。因此,李白说您的诗篇誉满天下。、李白不仅敬仰他的诗篇,还敬仰他的人品。出示赠孟浩然,结合注释,想一想,李白敬仰孟夫子什么样的人品?就是这样一个风流潇洒,不羡权贵的孟浩然怎能不让李白深深的敬仰呢?吾爱读3、从李白的言行中还读到了什么?(不舍之情)在交通落后的古代,这一别极有可能(数月不能见,数年不能相见,一辈子再也不能相见!)。此时此刻,这杯中

6、盛的还仅仅是满满的酒吗?让我们站起来举起酒杯饱含深情地再读李白的话。(三)、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出示: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齐读)1、孟浩然引用王勃的诗言下之意是什么?除了安慰,还读出什么? “永世不绝”既是说长江之水滔滔不绝,更是说他们的友谊天长地久!2、同学们渐渐走进了诗人的心里,现在这边的同学,你们就是李白,这边的同学,你们就是孟浩然,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诗人的心灵深处,感受这浓浓的离情别谊吧!(配乐分组朗读李白孟浩然的对话。)四、巧补白,真切体验依依别情1、音乐继续,师背第四节:“岸边杨柳依依,江上

7、沙鸥点点”理解“伫立”李白伫立在江边做什么?2、同学们,现在你就是岸边的李白,面对着浩荡的江水,你的心情也会像这江水一样波澜起伏,你回想起哪些美好的画面,又有哪些话要对你的好友倾诉呢?闭上眼睛好好想一想,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书上。学生交流五、吟诗句,再次回味离情别景1、真是烟花含情,孤帆载谊。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出示全诗,齐读)2、“孤帆”是什么意思?老师忽然产生了一个疑问,长江自古就是水上交通要道,而扬州又是繁华的都市。但李白为何说长江上只有孟浩然乘坐的那一只小船呢?3、引导有感情朗读: “过尽千帆皆不见心中只有孟浩然。”一个“孤”字就像这首诗的

8、眼睛,向我们传达诗人对好友的一片深情,指名深情朗读古诗。4、诗中没有写到一个情字,却充满了浓浓的离情别意,这就是“情在景中,情景交融”。就让我们把这种情装在心中,再次深情地吟诵吧。六、拓展延伸1、古往今来,很多大诗人创作了著名的送别诗。(交流)(出示诗句)2、选择其中一首,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发挥想象力,把它创编成一个动人的故事,老师期待着和大家一起阅读欣赏,分享经典阅读。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离别,一个伤感的话题。虽说“若是两情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但谁愿意让沉甸甸的思念、牵挂萦绕着,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文人重情,因而文人之间的离别常常会演绎成一段动人的故事,如李白与孟浩然的黄鹤楼之别。 黄鹤

9、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其实就是 作者对诗句的一种解读,并将这种解读呈现在动人的故事中,从而使读者在读文中获得对诗句内涵、意境的深刻感悟。阅读这种文章,基本的方法是:诗文对照。这一点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学生也并不陌生,学文之前大多已能琅琅背诵。针对如此学情,我确定本课目标,读懂送别中流露的“情”,学习文章表达情感的方式。目标决定方向,方向决定方式,于是,黄鹤楼送别一课的教学,定位于含英咀华,涵咏真情。一、诗文对照,初解诗意。学生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绝不是一无所知。初读之后,已大致了解诗句讲的是暮春三月,孟浩然要去扬州,李白在黄鹤楼为他

10、送行。也能或多或少地感到诗人想要表达的依依惜别之情。当然,如此粗浅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想要获得进一步的理解,必须诗文对照。高年级的学生,应该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文包诗的学习方法。于是,从“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读懂了“故人西辞黄鹤楼”;从“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读懂了如此美景,便是诗句中的“烟花三月”;从“顺江东下,前往扬州”读懂了诗句中的“下扬州”;从“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读懂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该放手时且放手,让学生去文中读一读,找一找,想一想,说一说,于是,诗的意

11、思便了解了。二、品读场景,涵咏真情。黄鹤楼送别一文,将送别时的三个场景娓娓叙来,细细描绘,无需画面的呈现,音乐的渲染,就那样“洗尽铅华,素面朝天”,让学生走进文字中,步入画面中,咀嚼,品味,潜心会文滋味长,文的背后的那份情,便悄悄地撞击心弦了。首先,是“观赏美景”。“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那不是真正的观赏,是掩饰离愁,是排遣别情,是将依依惜别的情意深深地藏在心底啊。为什么藏呢?“情深深,雨蒙蒙”那样地唱不行么?“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那般地哭不可以么?不,那不是属于李白和孟浩然这样的男子汉的离别,他们藏着的别情后,是满腔的深情,真情和豪情!细细地品读一个“藏”,读懂的是

12、藏不住的情,直抵人的心怀。然后,是“敬酒话别”。人常道:言为心声。送别的话语里倾诉的是心声,满满的酒杯里装着的是情意。敬仰情,感激请,留恋情;师生情,手足情,朋友情,酒满情更满。而孟浩然语重心长的劝慰中,是关心,是爱护,是对友情的珍视,信任。薄酒一杯酬知己,一个是“请满饮此杯”,一个是“一饮而尽”,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传递的都是那不朽的友情,那样真挚,那样深情。最后,是“伫立吟诗”。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孟浩然登上小船,白帆翩然远去,李白伫立江边,凝视江面,既然是“凝视”,他的视线应该有一个焦点,那个焦点,便是渐行渐远的孟浩然。纵然是孟浩然乘坐小船已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尽头,视线却能飞越千山万水

13、,久久地追随,随着牵挂的人儿走向海角天涯。因为人有情,物也有了情,“一切景语皆情语”。 就这样,细细地读,慢慢地品,味有了,情懂了,心动了,这一份依依惜别的真情,深情和豪情,如一棵树,在心头静静地长起来了。三、反复诵读,读中抒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千古流传,脍炙人口,为何?文采斐然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诗中动人的情。原来,诗跟人一样,有了情,便有了生命,便能生生不息地传承。所以,多少年岁月流逝,静静伫立的黄鹤楼在诉说着这个动人的故事;长江水滔滔不绝,在吟唱着这一份感人的友情。一遍遍地诵读,渐渐地,便分不清诗中的情,自己的情,只知道强烈的感情喷涌而出,融进这千古的绝唱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