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1-12学年高一语文复习:拓展精练15.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7249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12学年高一语文复习:拓展精练1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1-12学年高一语文复习:拓展精练1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1-12学年高一语文复习:拓展精练1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1-12学年高一语文复习:拓展精练1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语文知识复习 拓展精练 (15)高考资源网古诗词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1112题。 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1两首词都通过景物描写渲染气氛,但所渲染的气氛很不相同,请加以说明。(5分)2两首词的结尾都通过写景来抒情,气象宏大,但所抒发的感情不同。请分析其感情的不同。(6分)默写3.根据课文填写下列空缺的名句。(1

2、0分)(1)曾记否, , ?(沁园春长沙)(2)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再别康桥)(3)在荆轲刺秦王的易水送别这一情节中荆轲慷慨高歌“ , ”激励无数仁人志士赴汤蹈火、义无反顾。(4)真的猛士, , 。(记念刘和珍君)(5)她静静地远了,远了, , 。(雨巷)、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8题老 家 孙犁 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最近几天,又接连做这样的梦。要回家,请假不准,总是难以成行。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

3、,有时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倒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种种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 也好,醒了也就不再着急,我还是躺在原来的地方,原来的床上,舒一口气,翻一个身。 其实,“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已经回过两次老家,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想再回去了。一是,家里已经没有亲人,回去连给我做饭的人也没有了。二是,村中和我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问候几句,没有什么意思。 前两次回去:一次是陪伴一位正在相爱的女人,一次是在和这位女人不睦之后。第一次,我们在村庄的周围走了走,在田头路边坐了坐。蘑菇也采过,柴禾也拾过。第二次,我一个人,看见亲人丘陇,故园荒废,触景生情,

4、心绪很坏,不久就回来了。 现在,梦中思念故乡的情绪,又如此浓烈,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实在说不清楚。 我是从十二岁离开故乡的。但有时出来,有时回去,老家还是我固定的窠巢,游子的归宿。中年以后,则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经战乱,行居无定。及至晚年,不管怎样说和如何想,回老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 是的,从我这一辈起,我这一家人,就要流落异乡了。 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 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的人,也早已不在。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漏不堪;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

5、 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前不久,我写信给一位青年作家说:“写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但我甚不愿因为写文章,得罪乡里。遇有此等情节,一定请你提醒我注意!” 最近有朋友到我们村里去了一趟,给我几间老屋拍了一张照片,在村支书家里,吃了一顿饺子。关于老屋,支书对他说:“前几年,我去信问他,他回信说,也不拆,也不卖,听其自然,倒了再说。看来,他对这几间破房,还是有感情的。” 朋友告诉我:现在村里,新房林立;村外,果木成林。我那几间破房子,留在那里,实在太不调和了。 我解嘲似的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村中的一户。人们路过那里,看到那破房,就会想起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会把我

6、忘记了。” 但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这两句诗,使人不禁自然联想到李白“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B文章以诗开头,从梦境写起,娓娓道来,情真意切,特别是对“文化大革命”后两次回老家的描写,把对老家的思念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使主题得以深化。C文章第六段作者从自己的12岁写起,叙述自己一生各个重要阶段和老家若即若离的种种联系,写得简约而概括,形象地表现了作者自始至终的思乡之情。D作者以不断的梦境和悠悠的回忆,来化解思乡而又不想再回去这种内心世界的矛盾,通过内心潜意识的冲突来点染思乡之情,写得真实可信,富有感

7、染力。E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一席话意味深长,主要表明作者生怕被家乡父老遗忘。5(1)文章开头描写了梦境中回家的哪些“困扰”?文章描写这些“困扰”有什么意义?(6分)6整合文章有关内容,说说文章多次写到老屋有哪些作用。(6分) 7文章结尾所说“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消失”的含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8分)、语言文字运用(7分)8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3分)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删改后的下联: 9参照下面句子的句式,仿写两

8、个句子。(4分)热情是人生的太阳,能照亮征程上的每一角暗地;热情是_;热情是_;热情是长鸣的汽笛,能鼓舞人奋勇向前。高考资源网参考答案高考资源网1、(5分)李白词的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凄凉、冷落、伤感的气氛(2分),毛泽东词则渲染了一种紧张、激烈、悲壮的战斗气氛(3分)。2、(6分)李白词结尾抒发了一种怀古伤今之情(3分),毛泽东词抒发的是红军将士越过天险娄山关时那种豪迈雄壮的感情(3分)。3、(10分)略4、(5分)A、D(B. “特别是对文化大革命后两次回老家的描写,把对老家的思念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错。C.中年以后“居家之日少,且经战乱,行居无定”,就不是“若即若离”了,老年则“即”都是很

9、困难的了,也只能通过朋友的口信和一张老屋照片来表达对老家的思念之情了。E.“主要表明作者生怕被家乡父老乡亲遗忘”错误)5、(6分)(1)请假不准; 迷失路途; 旅途艰难。(2)表现了作者因回家不得而产生的焦急心情。(第二问应根据首段末句“急醒了”的“急”作答)6、(6分)老屋寄托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对老屋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园荒废的感伤;写老屋与写故乡的新房子相对照,与末段的意思相切合。7、(8分)故乡面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作者的老屋终将消失。(2分)表达了作者对老屋的消失虽伤感而又理解的复杂心理。(2分)第三问(4分)略。8、(3分)参考答案: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他)9、(4分)参考答案:热情是燃烧的火把,能点燃友谊的篝火; 热情是香醇的美酒,能熏醉流蜜的生活。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