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还是小教学设计教学理念:1、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师的任务之一。2、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咋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会正确认读“时、候、觉”等11个生字,学会写“自”等3个字,认识“”等3个部首。3.感受小作者要长大心情,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学重点:主动识字
2、,把识字和看图、学词结合起来,和生活结合起来。教学难点:在田字格中把字写美观、工整。教学流程:一、 导入新课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梦想。有的小朋友希望自己快快长大,成为很厉害的人。但是他们有时候又离不开父母的呵护。师:孩子们,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想法。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还是小。二、 学习课文(一) 、学习生字学生自由找找生字,认一认。预设:生字宝宝和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戏了。快,让我们去把它们找出来,认一认,让它们成为你的好朋友吧!认读生字。预设:哪位小朋友已经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了?一起齐读生字。找出难记的字、生疏的字,同学或老师帮助识记。小组内先交
3、流,再全班汇报。预设:说说你能认得这么快,有什么好办法吗?检查认字。预设:我们来玩开火车的游戏吧!来源:学,科,网三、 读中悟情,读中积累来源:来源:ZXXK自由朗读预设:想一想小作者做什么事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大,做什么事时又觉得自己很小?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我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我自己系鞋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我照顾小妹妹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我够不到按钮的时候,我听到雷声喊妈妈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
4、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我要玩具小熊陪我睡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来源:ZXXK那么,小作者想不想快点长大呢?小作者是怎么想的呢?
5、猜一猜原因。体会小作者想长大又不想长大的矛盾心理。来源: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说一说:有时候,我希望自己不要长大。那是因为-更多的时候,我希望自己快点儿长大。那是因为-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