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东南西北2_长春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71767 上传时间:2025-11-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东南西北2_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东南西北2_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汉字家园二1教学设计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教材分析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

2、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本课为归类识字课,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要求学会6个生字及相应图画。第二部分是一首谜语诗歌,谜底为画。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

3、,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一类生字,会写6个二类生字,认识三组反义词。2.朗读背诵诗歌。3.通过朗读古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教学重难点:认字、写字和理解诗意。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一、出示图片,认识生字。1.出示“上、下”两幅图片,让学生各说一句话。认读生字。你怎样记住这两个字,你还知道哪些词语?2.出示“多少”这组图片,学习生字。师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球,引导生说话。二、认识反义词。看看黑板上这三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向学生介绍反义词)认识了反义词,你能不能

4、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反义词呢?三、学习生字上:shng 卜部 独体字 上下、上山、上午下:xi 一部 独体字 下巴、下边、天下大:d 大部 独体字 大小、大头、大学小:xio 小部 独体字 小气、小雨、小品多:du 夕部 上下 多少、多心、许多少:sho 小部 独体字 少有、少时、少许 第二课时一、指导书写要注意“小”和“少”的笔画区别。“上、下、大”在虚宫格中是三角形。“多”的字形是难点。二、学习古诗,感悟诗意。1.猜谜。教师读古诗内容,请学生猜一种事物,是什么?(画)出示课文挂图,你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2.教师范读古诗,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3.小组内练习朗读,汇报,开火车读。4.一边读一边体会古诗描写的景色,指导学生熟读成诵。三、作业设计:将古诗背给父母听。 第三课时一、复习巩固。读生字卡片;背诵古诗。二、完成课后练习。1.读词语,走迷宫。同桌的小朋友可以根据“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规则,赢者前进一步读出词语,然后以此类推。2.猜谜语。大一点的谜底是“太”。日多一笔是“目、田”;日少一笔是“口”。3.比一比,说一说。认真观察,发言声音响亮,注意倾听。在观察中复习反义词。三、作业设计:给父母猜谜。四、板书设计 汉字家园(二)画 三组反义词的图片 上 下 大 小 多 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