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7课 诗三首课时作业5(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707153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7课 诗三首课时作业5(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7课 诗三首课时作业5(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7课 诗三首课时作业5(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7课 诗三首课时作业5(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7课 诗三首课时作业5(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7课 诗三首课时作业5(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7课 诗三首课时作业5(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7课诗三首必备知识巩固训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何以解忧B慨当以慷C不用,则以纸帖之D今以蒋氏观之,犹信答案B解析B项无实际意义。A、C、D三项均为介词,靠;用;凭借。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A解析A项均为动词,弹奏。B项动词,离开/动词,距离。C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动词,回,返回。D项动词,断绝/副词,极。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乌鹊南飞B榆柳荫后檐C鼓瑟吹笙D天下归心答案D解析D项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A、B、C三项都是名词的活用。A项是名词作状语,向南

2、。B项是名词作动词,遮蔽。C项是名词作动词,弹奏。4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何以解忧B误落尘网中C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D开荒南野际答案A解析A项是宾语前置句,B、C、D三项都是省略句。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同心而离居B人生几何C忧伤以终老D依依墟里烟答案C解析A项古义:感情深厚。今义:齐心。B项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D项古义:轻柔而缓慢地飘升。今义:形容留恋,不忍分离。6下列对涉江采芙蓉和短歌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涉江采芙蓉首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写自己在一个幽静清美的环境中采摘芙蓉(即荷花),以引起下文贻赠远人之念。B“同心

3、而离居”五字,说出了当时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人生遗憾,也表现了主人公思乡怀友的真挚之情。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短歌行中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自己能找到明君良主。答案D解析“希望自己能找到明君良主”错,应该是“希望天下贤士归服自己”。7归园田居(其一)描绘出一幅清新自然、安谧美好而令人神往的农村生活图景,使人感受到诗人淡泊宁静的高洁心理。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讲归园田居的原因;第二

4、层讲田园之美;第三层间接抒情,讲归园田居的好处。B诗人悔恨自己“误落尘网”,成了“羁鸟”“池鱼”。“恋旧林”“思故渊”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自然的急迫心境。C诗人黯然辞官回归故乡,归隐是为了保持自己的自然质性,是对污浊官场生活的否定和唾弃。D东晋时,门阀世族把持特权,社会黑暗,官场腐败。“性本爱丘山”“质性自然”的诗人显然是与其格格不入的。答案A解析不是“间接抒情”,而是“直抒胸臆”。8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十分突出的,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B短歌行是曹操

5、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C归园田居(其一)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是我国诗歌史上“山水诗”的开创者。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答案C解析“山水诗”应为“田园诗”。9请根据涉江采芙蓉中的诗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写一个场景。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不超过50个字。答:_答案(示例)艰难跋涉的旅人,停伫沉重的双足,回首遥望故乡,烟云渺渺,长路漫漫,迷茫的眼里写满焦灼。10翻译下列句子。(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译文:_(2)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译文:_(3)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

6、然。译文:_答案(1)一边喝着酒,一边唱着歌,人生的岁月能有多少!(2)只是为了您的缘故,令我沉思低吟至今。(3)久在官场里(的我啊),(而今)又能返回田园生活(了)。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涉江采芙蓉中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清幽、高洁、美好的意境的诗句是“_,_”。(2)曹操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需要美酒的诗句是“_?_”。(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写诗人摆脱官场,最终回归田园的诗句是“_,_”。答案(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2)何以解忧唯有杜康(3)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关键能力突破训练鉴赏古代诗歌的抒情手法追源课本抒情性是诗歌的主要特点,诗歌的抒情手法多种多样。涉江

7、采芙蓉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抒发思念爱人的忧伤;短歌行则大量运用比喻、引用的手法,表达对贤才的渴望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归园田居(其一)主要采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归隐的无穷乐趣和乡居的安适心情,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美。鉴赏古代诗歌的抒情手法,是考试大纲中古诗文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考点中的一项内容。对接高考常见抒情手法阐释(一)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的抒情方式。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加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等。这种方式比较直观。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中心句:“安能

8、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再如陆游示儿一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开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中原的情怀。(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是作者把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感情渗透到叙述和描写之中,使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而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抒情方式。其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情本无形、无影、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嗅不到,不直接写,只好借助描写与这“情”有相似或相关点的景、物、人、事。因此,间接抒情可分为借景抒

9、情、借物抒情、借事(人)抒情等。常见抒情手法的主要设题方式有:直接提问,即题干明确要求回答抒情方式(方法),如:(1)该诗主要是用什么方法来抒情的?(2)该诗(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试分析某句(某联)的抒情方式(方法)。解答此类题目时,除了要答出所用手法外,还要根据题干要求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作答。一般而言,题干中都会要求进行“说明”“简析”,那么,答题时需要完成以下两步:第一,对所用手法进行分析;第二,点出所要抒发的情感。间接提问,即题干用语多带有“如何抒情”“抒发什么感情”等语。这类问法较为普遍,难度较大。因为针对它的回答,不只是答出抒情方法,还需要从写作内容和层次

10、的梳理、所要表达的情感等方面完整而准确地表述这两个要点(如何抒情、抒发什么感情)。另外,在回答抒情方法时,角度也较宽泛,不要局限于几种常用的抒情方法,还需要综合考虑选材、语言、意境等方面。常见抒情手法的解题方法:1结合诗题、作者、主题、注解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乐、哀)。2找出诗中写到的景物,明确景物的特点。(抓意象)3根据诗中景物展开联想,勾勒诗中所展现的画面,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明意境)4把自己融入意境之中,想象作者处于其中,会有怎样的感情。(品感情)答题步骤:第一步:确定诗歌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若是间接抒情,则再确定具体又是哪一种。第二步:结合诗句简要解说所写内容和所抒感情。第三

11、步:点明这种抒情方式的作用,要用到术语,如含蓄蕴藉、淋漓尽致等。答案模式:这首诗运用了的抒情方式,全诗主要写了(内容),抒发了的感情,这种方式使诗人情感的抒发显得(用术语)即时对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1诗歌的最后两句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情感?这两句在写作角度上与前面有何不同?答:_答案表现了主人公不能与自己的爱人相守相聚的痛苦。前一句是从现实的角度来写,后一句则从未来生活的角度来写,在情感表达上为直接抒情,和前面的间接抒情不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庭中有奇树

12、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注发华滋:花开得正繁盛。滋,繁盛。荣:花。2分析本诗写景抒情的艺术特色。答:_答案(1)在写景上层层推进,由树到叶,由叶到花(荣),由花到香,而情感也在写景的过程中不断酝酿升华。(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眼前的树、眼前的花,谁来欣赏?谁来赞?一个独守闺房、幽怨憔悴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3)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来突出自己的孤单寂寞,抒写心中的哀怨伤感。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移居(其二)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

13、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注将:岂。纪:经营。3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哪种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答:_答案(1)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2)这种乐趣主要是运用白描手法,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宿集庆寺元仇远半生三宿此招提,眼底交游更有谁?顾恺漫留金粟影,杜陵忍赋玉华诗。旋烹紫笋犹含箨,自摘青茶未展旗。听彻洞箫清不寐,月明正照古松枝。注集庆寺:建于宋理宗淳祐十二年,“轮奂极其靡丽”。元末建筑

14、大都毁于战火,还留存宋理宗御容一幅、燕游图一幅。招提:寺院。维摩诘又称“金粟如来”,东晋顾恺之曾在南京瓦官寺绘维摩诘示疾壁画。玉华宫是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描写唐代旧宫的凄凉景象。4作者在诗中运用多种手法抒发情感,请联系全诗简要分析是如何抒发的。答:_答案(1)直抒胸臆,首联写出了知交故友离世后自己的孤独落寞。(2)用典,颔联用顾恺之在瓦官寺画维摩诘像的典故,含蓄地点出了如今的集庆寺已遭毁弃,唯有理宗的画像空留、徒然无用;反用杜甫写玉华宫诗的典故,表达叹息之情。(3)借景抒情,颈联中作者把眼光投向了景物,原本是美轮美奂的寺庙建筑群,如今却草木丛生、无人打理,抒发了昔盛今衰、故国沦亡之情。(4)尾联以景结情,在凄清的洞箫声中,皎洁的月光照在古松枝上,物是人非,王朝更替的感怀与清冷之景交融。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抒情手法的能力。理解诗句,结合诗歌的情感,分析抒情手法。首联从宿集庆寺着笔,“眼底交游更有谁”,直抒故交离世后的孤独之情;颔联,看到“金粟影”“杜陵”,结合注释,考虑用典手法;颈联写烹笋摘茶,反映了寺庙周围杂草丛生的衰颓景象,是借景抒情;尾联写凄清洞箫、月照松枝景象,寓情于景,以景结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