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世说新语》两则.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70349 上传时间:2025-1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世说新语》两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世说新语》两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世说新语》两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世说新语》两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世说新语两则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世说新语两则,希望对你有帮助!一、疏通句篇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分正确停顿。(自读过程中有疑问则举手提出)2、请学生试读课文。3、教师范读。4、学生齐读。二、理解文义、探究深层含义1、结合书下注释,理解句意、文意(如有不懂的地方可由全班讨论)2、请大家在讨论时注意下列句子中的词: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儿女:子侄辈,现代专指儿子和女儿。俄而:不久,一会儿。骤:迅速欣然,高兴

2、地。空中撒盐差可拟拟:比,比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比不上。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期:约定。乃:才。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期:约会,约定。委:舍弃。元丘入门不顾顾:回头看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君”是有礼貌的称呼对方;“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对人称自己父亲时的谦词)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3、提问:大家对于课文有没有什么疑问?(引入下面的问题)文中的这一家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下聚会的?(轻松,温馨)从哪里看出来?(内集,欣然,大笑)“公大笑”一句中省略了谢安的话,如果你是谢安,你会说出什么话来?为什么把雪比作“柳絮因风起”比“撒盐空中

3、”好?(前者较有韵味)文末为什么要强调谢道韫是王凝之的妻子?(表示一种赞扬与敬佩)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暴躁、易怒)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让学生表演这篇的情景。齐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来。4、总结:全文以寥寥数笔,就将当时的环境和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他使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凝炼生动的语言,点出了人物与环境的特点,使之跃然纸上。三、拓展延伸1、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种写作手法,我们先看看苏轼的两首词,都与飞雪有关,都表达了思念之情。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水晶盐,为谁甜?手把梅花,东望陶潜。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这两首词把景色和人物情感交织在一起,大家能不能想一些恰当的比喻来形容不同的雪景。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于)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为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的内容。陈季方真的不知道自己父亲有无功德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