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九年级语文下册19鱼我所欲也限时训练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697464 上传时间:2024-06-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19鱼我所欲也限时训练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9鱼我所欲也限时训练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9鱼我所欲也限时训练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鱼我所欲也(共80)分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1)故不为苟得也( )(2)一箪食( )(3)贤者能w( )丧耳 (4)一豆gng( )(5)所恶有甚于死者( )(6)c( )尔而与之2、请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4分(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4)是以不可以已乎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8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4)乡为身死而不受4、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8分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以不可以已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呼尔而与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所欲有

2、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5、翻译下列句子8分(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4)此之为失其本心6、用原文语句填空9分(1)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 , 。(2)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 , , 。(3)与礼记中记载的“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意思一致的句子是: , ; , 。7、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一段用“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的生活常理比喻“舍生而取义”的道理,具体生动,通俗易懂。B、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3、二者不可得兼”。C、第二段通过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来阐明不应该为物欲而丧失本心。D、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整齐,情感强烈,说理透彻精辟。(一)阅读鱼我所欲也和万事莫贵于义,回答问题17分【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

4、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告子上)【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选自墨子)【注】予:给,送。子:你,代词。履:鞋子。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3)今谓人曰 ( )(4)何故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2)予子天下

5、,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3、【乙】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足珍贵,其次论证了 ,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 的中心论点。4分4、【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你认为“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5分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4题【甲】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6、【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1)乡为身死而不受( )(2)蹴尔而与之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3、【甲】文中的行道之人、乞人,他们身上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品质?4分4、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读完【甲】【乙】两段文字获得启示。4分参考答案:

7、第一课时1、(1)gu(2)dn(3)勿(4)羹(5)w(6)蹴2、(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4)是/以不可以已乎3、(1)“辟”通“避”,躲避(2)“辩”通“辨”,辨别(3)“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与”通“欤”,语气词(4)“乡”通“向”,从前。4、是:这种;这种做法。为:宁愿;为了;接受。而:表修饰,不译;表转折,却。于:比;对。5、(1)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2)轻蔑地呵斥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会接受;用脚踢着(或

8、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3)(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4)这就叫作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6、(1)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7、B 表达的主要观点应该是“舍生取义”第二课时一、1、(1)祸患,灾难。(2)这,这种。(3)对说(4)缘故,原因2、(1)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2)送给你天下,却要你的性命,你愿意这样做吗?3、天下不如生命珍贵 万事莫贵于义(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4、“义”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回答出“正义、大义”即可)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坚持。二、1、(1)通“向”,从前(2)用脚踢2、高位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道义就接受了,那么这种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3、3、舍生取义、宁死不屈的品质4、答案可围绕“舍生取义,宁死不屈”来回答。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