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十年高考语文 满分作文精选120篇分类赏析(10)最佳结构编2 层递结构4篇.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532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年高考语文 满分作文精选120篇分类赏析(10)最佳结构编2 层递结构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十年高考语文 满分作文精选120篇分类赏析(10)最佳结构编2 层递结构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十年高考语文 满分作文精选120篇分类赏析(10)最佳结构编2 层递结构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十年高考语文 满分作文精选120篇分类赏析(10)最佳结构编2 层递结构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十年高考语文 满分作文精选120篇分类赏析(10)最佳结构编2 层递结构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编 最佳结构篇第2节 层递结构4篇真诚交往 知人善荐我看鲍叔2020年河南一考生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发苦的题阿是“真诚交往,知人善荐我看鲍叔”。听了大家的发言,有些同学羡慕齐桓公,有些同学欣赏管仲,也有些同学称赞鲍叔。事实L,齐桓公成就春秋霸业,在于其知人善任,这是有作为的君王的共性。管仲有治国之才,且鞠躬尽痒,这是杰出英才的相似之处。而鲍叔在齐桓公与管仲之间发挥了桥梁作用,可以说没有鲍叔,齐桓公的伟业可能就要大打折扣了,而管仲也可能被埋没于历史洪流之中。所以我感触最深的人物是鲍叔,最欣赏的也是鲍叔。我钦佩鲍叔如此了解管仲。孟浩然曾在留别王维中感叹道:“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朋友之

2、间的交往,能谓知音者少之又少,鲍叔与管仲则是真正的知音。管仲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斥退,鲍叔不把他当无能之人看待,他知道管仲没遇上好时运;管仲三次打仗三次退却,鲍叔不认为他胆小懦弱,他知道管仲家中还有老母亲。如果不是知心朋友,鲍叔不可能如此理解管仲并欣赏管仲的才华。正如管仲曾说: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这也正好印证了司马迁所说的“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我更钦佩鲍叔一心推荐管仲的大度风范。真心交往,拉近了鲍叔与管仲的距离,让他们足够了解彼此,知晓彼此的境遇与选择。知音固然难得,但更难得的是鲍叔并不因管仲有才华而嫉妒甚至陷害他,反而向齐桓公推荐管仲。要知道,鲍叔向齐桓公推荐射杀

3、过齐桓公的敌人,很可能会面临牢狱之灾,甚至有被杀的危险。不嫉妒已属难得,敢于举荐并自甘位列其下则更显大度。战国时期,庞涓和孙膑曾是同窗,两人情谊深厚而且结拜为兄弟,庞涓也应该知道鲍叔举荐管仲的故事,但他不仅嫉妒孙膑的才能,而且捏造罪名,害得孙膑被处以膑刑。同样的朋友,不一样的风范,庞涓为私心左右,残害挚友;鲍叔却不因自己的才华不如管仲而气恼,甘愿放低姿态成全管仲。同学们,相信你们也一定佩服鲍叔这样的做法。了解朋友,这是朋友相处的基本要求,许多人都可以做到。可是能以谦虚礼让的姿态看待朋友的强项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人的私心很可能占据主导地位。鲍叔就是好榜样,我们应该学习他对待比自己更优秀的朋友的

4、大度风范。 我的发言完毕,谢澍人家!【名师点评】见解独特,分析深入。考生于比较中看到了鲍叔区别于齐桓公和管伸的优点,鲍叔为人大度、知人善荐,这在历史上十分少见,考生这样的见解非常独特。明确观点后,考生分别从两个方面对观点加以阐述,层次递进,分析深入,使得主题鲜明而深刻。正反对比,论证有力。考生为了论证“鲍叔善荐”的观点,用了庞涓与孙膑的事例,从反面突出鲍叔的大度风范,论证效果不言而喻。同时,考生不停留于赞扬鲍叔,而是由人及己,反思问题,号召大家向鲍叔学习,具有现实意义。逻辑严密,表达严谨。考生在阐述观点时,逻辑严密,环环相扣,表达严谨,启迪读者。如“可是能以谦虚礼让的姿态看待朋友的强项却不是那

5、么容易的,因为人的私心很可能占据主导地位”一句就体现出考生表达的严谨,展现了考生思维的缜密。举兼爱旗,立共渡功2020年辽宁一考生各国的青年朋友们:大家好!作为中国代表参与这次论坛,与各国青年共谋发展之路,我感到十分荣幸。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举兼爱旗,立共渡功”。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说过:“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他教导人们,对待别人的国家就像对待自己的国家一样,对待别人的家庭就像对待自己的家庭一样,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这就是墨子主张的“兼爱”: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为什么要兼爱呢?原来以为这纯粹是一种道德说教,是一种精神需

6、求,而不知道其背后的原因。英国诗人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这就是说,世界是一个整体,没有人可以脱离整体而孤立存在,爱别人就是爱自己。红楼梦里有一句名言,叫“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别人与你同处一个共同体,别人损伤了,共同体遭到破坏,覆巢之下,岂有完卵?。2020年春天,疫情天降。一个个生命的消逝给荆楚大地留下永远的伤痕,就在这时候,异域他邦传来了慰问与援助;而当疫情蔓延,整个世界一片哀怨的时候,中原大地的人们也及时伸出援手。“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也是“蝴蝶效应”啊,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人可以超然疫外,只有高举兼爱的

7、大旗,坚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才能共抗天灾,共渡难关。俗语云:“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因为三个和尚这个整体没有系统化,三个人的力量给“内耗”了。系统论告诉我们,整体大于部分,大于部分之和,部分最优化的组合能使整体发挥最大的功能。帮助对方,同舟共济,就是把自己纳入一个系统之中,实现优化组合,从而使整体发挥最大功能。帮助对方,优化组合,共度危难,归根到底还是在帮助自己。遗憾的是世界上少数短视的政治家,不懂兼爱,缺少整体观念,唱着“本国优先”的高调,每每采取“退群”举动。殊不知,你损害他人、祸害整体的时候,也在伤害自己。兼爱是生存之本,共渡是生存之道,张本固道,我们就能

8、开创美好的未来,年轻的朋友,让我们共同努力吧。【名师点评】文章从“兼爱”和“共渡”的角度来阐述“命运共同体”问题,新颖独特,具体而不空乏。文章在提出中心论点“举兼爱旗,立共渡功”后,以墨子的话为依据,阐述什么是兼爱;再结合约翰多恩的话,阐述为什么要兼爱;然后结合抗疫说明只有高举兼爱大旗,同心协力,才能共度难关;在此基础上结合系统论理论,进一步阐发中心论点,深化议论。文章中心突出,层次丰富,论证充分,各类材料丰富,文化底蕴丰厚。找回童年2010年江西一考生童年,本该是在幼儿园中与朋友们无忧无虑地玩耍。童年,本该是在游乐园嬉戏游玩,无忧无虑。童年本该是在父母的关爱呵护下,随着自己的意愿做自己感兴趣

9、的事。童年,本该是天真烂漫,百无禁忌的。然而,应该指出的,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父母们为了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个个重磅出击,给孩子们报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使得孩子们苦不堪言。本应无忧无虑、令人神往的“童年”正在渐行渐远。我不得不大声疾呼:“找回童年”。找回童年,找回的该是一种纯真烂漫。孩子们是活泼天真的,他们需要的是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我们百般约束他们,只会使他们一个个失去自己的个性,失去自己的童心。要知道,孩子们是最富有想像力和好奇心的,而这正是一名优秀的科学家所必须的。找回童年,找回的该是无忧无虑、百无禁忌的生活。孩子们需要的是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天空。我们不应把

10、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让孩子瘦小的身躯过早地承受沉重的负担,以致压弯了他们的“腰”。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报道:山东有一位母亲,望子成龙心切。从小就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包括弹小提琴、学画画、学书法、奥数等,总共不下十几门。就这样从幼儿园一直补到孩子上六年级的时候。令人惊讶的是,孩子因为多年过度学习,头发竟全部变白了。此事一出,这位母亲更是遭到大家的猛烈抨击。真有点“白了少年头”的悲哀。想必那位孩子也不会留下什么美好的回忆吧!诚然如此,童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烂灿最天真无邪的时光。我们应该做到的是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其自由发展。丁俊晖,一位台球天才便享受了一个美好的童年。上小学时,他迷恋上了台球,

11、那程度近乎疯狂!体贴的父亲知道后,并没有多加指责,反而顺其自然,任其发展。也正因如此,一代台球王子就此诞生!找回童年,找回的是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须知卵石臻于完美,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找回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吧!【名师点评】立意深刻,材料贴切,内容充实。文章由“童年”到社会,由表象到实质,深入剖析,逐层递进。作者先将本真的童年与当今被扭曲的童年相比,水到渠成引出论题;材料小中见大,自然贴切,用社会现象阐明“找回童年”的必要性和“扼杀童真”的危害性,用“山东母家”和“俊晖父亲”两个正反事例论述回归天性的重要性;全文不局限于“寻找”的表层上,更着眼在“找回”的深刻中,切合题意,说理透彻

12、,催人警醒。语言质朴精练,层次清晰分明,结构紧凑完整。作为一篇规范的议论文,其观点是鲜明的,论据是丰富的,论证是有力的。评分:60分。回到原点2011年 广东一考生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想要建立一个函数或方程的图像,首要工作就是确立原点。然后,才能建立坐标并作图。图像上每一个点的坐标,都是相对于原点来确定位置,原点就是整个图像的根本。同样,对于国家这个宏大的函数图景,尽管它有着各种复杂的自变量、因变量和对应关系,但它只有一个原点,一个根本,那就是人民。从先哲们“民贵君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的观点,到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舟之辩,再到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三民主义大同理想,以

13、及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无不点明了原点所指、根本所在以民为本。但是,当今之社会,当今之国家,本末倒置、不识原点者,可谓不少。例如部分官员心中已无公仆之心,反以封建时期“牧人者”自居。思想的偏差,根本的缺失,原点的无视,造就了一件件啼笑皆非的事件。怒喝上访者“我服务的是人民,不是你一个人”的有之,勒令开发商把建设好的商品房拆除,置公众利益不顾,只为政府“风水”者有之,为GDP增长,暴力强拆都有之。我们的公民,也有众多身为主人而不自知,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的原点。很多人只关注自己房价涨未?股票升否?但对自己要承担的公民责任躲之避之,不愿投身于基层民主,不愿行使自己应有之责,对社会不

14、公平现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些忽视根本,无视原点的现象是有根源的,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的成绩是毋庸置疑的。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却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公平、公平权利、人民幸福感,于是有了GDP世界排名第二,幸福指数排名却100多名的现象。所幸,近年来,国家终于认识到原点的重要性。从温总理两会上“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执政为民”论断的提出,到今年来关于“幸福”的全民大讨论,无不揭示了政府向“民本”这一原点的回归。我们的社会,公民意识也在逐渐觉醒。君不见广州地铁的“举牌哥”,君不见各地纷纷出现的“维权斗士”,他们都是回到原点的先行者。想起孟德斯鸠的名言:“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是的,难

15、道不是每个人的尊严构成了国之尊严,每个人的权利构成了国之权利,每个人的幸福组成了国之幸福。你我即原点,让我们关注社会,承担责任,回到原点。每个人的觉醒也是国家回到民众发展这一原点的前提,从而,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展现出更美好的函数图景。【名师点评】审题准确,入题快速。考生从数学课中的小图谈到治国“宏图”,其关键都是“确立原点”,并引用古今资料力证治国之根本是“以民为本”。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干净利落。联系生活,论述深刻。根据文体要求,考生联系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认识,从“官”和“民”这两个角度,深入剖析了“无视原点”的种种乱象及其原因。有理有据,材料丰富,由此可知,该考生并非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呆子,而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活泼生。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全文九个思想段,第一、二段点名“以民为本乃治国”之原点。接着两段列举了无视原点的种种乱象。第五段分析原因。接着两端以“所幸”引出了当下拨乱反正“回到原点”的不争事实。最后两段引用名言再次强调原点的重要,呼吁大家必须“回到原点”,首尾呼应,浑然一体,亦凸现了文章的主旨。语言平实,情感真挚。全文见不到装腔作势的华丽辞藻,却是情真意切的平常文字。其中,包含着发人深省的道理,读来令人信服。当然,作为考场应急之作,不可能十全十美。如表达的流畅性、用词的准确性却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对社会乱象的剖析也显得稚嫩了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