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一轮浙江语文专题专项限时练8 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69657 上传时间:2025-1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一轮浙江语文专题专项限时练8 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一轮浙江语文专题专项限时练8 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一轮浙江语文专题专项限时练8 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一轮浙江语文专题专项限时练8 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一轮浙江语文专题专项限时练8 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专项限时练(八)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建议用时:20分钟,每小题4分)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杂诗六首(其一)宋刘挚注四序若转毂,万物变秋风。萧骚檐边月,赫赤江上枫。寒鸱坐晴屋,阴虫凄暮丛。灵凤杳何许,寂寂朝阳桐。【注】刘挚,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多次被贬谪,后流放新洲,含冤而死。试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颔联“萧骚檐边月,赫赤江上枫”。【解析】作者写“檐边月”用“萧骚”二字,写“江上枫”用“赫赤”二字,前者以哀景衬哀情,后者以乐景衬哀情。要注意结合诗句加以分析。【答案】运用衬托手法。通过描写萧条凄凉的月亮挂在房屋的檐角,以哀景衬哀情,营造出萧瑟、凄清的氛围。通过描写江上的枫叶已一片火

2、红,以乐景衬哀情,反衬作者的悲凉之感。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金陵怀古司空曙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注】司空曙:唐代诗人。经历安史之乱,其身世与庾信相似。辇路:皇帝乘车经过的道路。庾开府:庾信,南朝梁著名诗人,因曾官开府仪同三司,故称。庾信出使北朝西魏期间,梁为西魏所亡,遂被强留长安。北周代魏后,他又被迫仕于周,一直留在北朝,最后死于隋文帝开皇元年。诗歌前两句作者巧妙地使用了两组对比,请简要分析。【解析】先指出前两句诗中运用了哪两组对比,再放在诗句中进行简要分析,最后指出对比的实质是要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答案】“辇路”与“江枫”、“宫廷”与“野草”形成强

3、烈对比。想当年,辇路之上皇帝出游是何等威风!如今只有道旁那饱览人世沧桑的江枫,使荒芜的辇路更显得幽暗阴森。昔日的宫廷,一派显赫繁华。现在这里却一片凄清冷落,只有那野草到处滋生。【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前两句描写南朝古都金陵的荒凉颓败,已透出伤心之意。后两句用典,借庾信的遭遇抒发兴亡盛衰之感,妥帖自然。“伤心”二字是诗眼,既是庾信的写照,也反映了作者面对安史之乱的大破坏而引发的兴亡之恨。全诗精练含蓄,寄寓遥深。3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一鹭图唐刘羽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石头城宋刘翰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两

4、首诗都借“芳草”传情,试分析手法上的不同。【解析】首先要明白这两首诗抒发的是什么感情;再看借景抒情到底有哪些手法,如有的用景从正面烘托感情,有的用景从反面衬托感情。【答案】一鹭图运用正面烘托。“芳草”与“垂杨”“碧流”组合成春意盎然的画面,且“芳草”象征高洁品格、不屈精神,以此为背景烘托出了白鹭清高、孤傲的形象。石头城运用反衬,以芳草的茂盛,反衬出石头城的衰败荒凉,暗含古今盛衰对比,表达作者对金陵古城繁华不再、沧桑变化的深沉感慨。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宋韩元吉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

5、碧。【注】宋史孝宗本纪载,隆兴二年十月,金人分道渡淮,十一月,入楚州、濠州、滁州、宋朝震动,酝酿向金求和。这就是作此词的政治背景。上阕写景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指出其中两种并结合诗句简要赏析。【答案】夸张,“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峭壁如削、倚天而立、直插江中的雄奇壮美之景;拟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青山似女子蛾眉不展,凝愁带恨,寄寓了词人内心的愁苦;比喻,“天际两蛾凝黛”句将江天之外两座夹江而立的远山比作女子的蛾眉,突出了远山的秀美。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桃夭(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其实。之

6、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归:出嫁。(f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蓁(zhn)蓁:草木茂盛的样子。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通过注释可知这是一首祝贺姑娘出嫁的诗。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轻姣美,并祝福她建立一个和美的家庭。第二章以桃花开后,自然结果,比喻新娘早生贵子。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比喻新娘的家族兴旺。全诗三章,每章都以桃起兴,继以花、果、叶作比喻,极有层次。【答案】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而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

7、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子孙繁衍、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导学号:26612157】鹧鸪天范成大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醿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春婉娩,客飘零,残花残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注】酴醿(t m):一种观赏植物,古有“酴醿花开春事了”的说法。婉娩:天气温和。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种什么样的景象?【解析】这首词的前两句主要从静态的角度写绿渐成阴,数朵小花吐蕾绽放;红绿相间,显出春天气氛的浓郁。后两句由前两句的静态描写转入动态描写,酴醿花开,蜜蜂采蜜;杨柳成行,燕

8、子轻捷飞舞。【答案】这首词的上阕主要使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前两句写静景,后两句“蜂儿闹”“燕子轻”则写动景。以绿叶红花、蜂儿燕子为主体,勾勒出庭院中醉人的春景。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酒泉子潘 阆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请简要分析。【解析】理解词的情感,一定要抓关键词和意象,如“笛声”“芦花”“白鸟”描绘出环境的清幽、空旷、辽远,表达了词人对此境的喜爱和向往之情;“闲整”“思入”表现出词人亟想归隐湖上的心情。【答案】“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借景抒情,通过描写从芦花荡里隐隐约约传送出来的渺远的笛声,忽然惊起栖息在芦花荡里的白鸟,从而衬托出环境的清幽、空旷、辽远,表达了词人对此境的喜爱和向往之情;“闲整”“思入”两个动词把词人收拾鱼竿、急欲赴西湖垂钓的动作心理形象地表现出来,衬托了词人忆西湖忆得不能再忍耐、亟想归隐湖上的心情。【赏析】这首词借回忆写西湖美景,用水上渔舟、小岛秋光、笛声芦花、白鸟惊飞有机地组合构图。此词用笛音贯穿下阕,声色倶韵,内涵隽永。全词画面恬淡,意蕴流转,表现了词人对西湖的神往和爱恋以及词人出尘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