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 教学分析教学内容: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主要涉及了汉字的起源、造字法和字体的演变。本节内容条理清晰,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汉字,积累相关的汉字理论知识,更加深入的体会汉字中蕴含的民族文化信息。本节是选修教材语言文字应用第三课神奇的汉字中的第一节,在整册书中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的前一章是千言万语总关“音”,主要涉及的是汉字的“音”,而从这一章开始便真正涉及汉字本身,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为第四章词语万花筒的学习做好了铺垫。教学对象:高二的学生经过一年半的积累对汉字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具备了对汉字字形的分析能力。但是他们对汉字的起源发展及造字原理只是个模糊的概念,没有形
2、成系统科学的理论知识,由于年代的久远,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较为陌生。教学环境:根据本课内容及学生的学情分析,本课主要运用PPT、图片、小视频等现代化手段,能比较直观的将一些古文字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汉字的起源;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讲解及对比等方法掌握汉字的造字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感受汉字的魅力,了解汉字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信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汉字的造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汉字的造字方法,感受汉字的魅力。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生的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在教法方面,我将主要采用图片展示、对比归纳、播放视频、联系
3、生活等方法,使学生能够发现身边处处有语文,鼓励他们积极探究、碰撞思维并加深兴趣。同时我将适时辅以讲授法和问答法,以更好地引导他们欣赏汉字的魅力。教学软件多媒体PPT、图片处理软件、动画及视频等。教学过程一、 课程导入1.用图片导入,选用纳西族古事记的一副图片,让学生解释图片含意,并提问:你觉得这一套东西是图画还是文字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2.展示世界古文明的文字(图片)二、 展示目标(学生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方向) 1.了解汉字的起源; 2.掌握汉字的造字方法; 3.感受汉字的魅力,了解汉字中的民族文化信息。三、预习检查提问:文字是如何产生的?(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四
4、、问题引领 合作探究一、造字法1.这些古汉字各是什么字?(小组合作,学生展示答案)(图一)现代汉语字形对照: 行数12345678一二三四五六2.汉字的造字方法有哪些? 3.造字法的使用范围造字法适用范围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三、 汉字造字法 (1)教师就“六书”列出表格(如下),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本,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共同归纳,填写表格。教学过程现代汉语字形对照: 行数12345678一舟车册又其月川刀二门凤鱼鹿羊牛象豕三下亦龙四贝出射立五女江乳虎六书从莫明2.汉字的造字方法有哪些?明确 象形字: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指事字: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会意
5、字: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 形声字: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3. 学生自主学习做相关的练习配套练习一:(1)造字方法归类分析(图一):行数12345678一象象象象象象象象二象象象象象象象象三指指象四象会会会会五象形会象六象会会会(2)请将下面的汉字按照造字方法分类?水、目、耳、末、未、刃、忐、忑、舀、甭、河、惜、慈、斧 象形、 象形、 象形、指事、指事、指事、会意、会意、会意、形声、 形声、形声、形声、形声 (3)连线4.填空汉字的演变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不同时期的汉字形体,是学生有个直观的认识。师生一起归纳汉字的演变。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四、 小试身手 指出下列汉字的造字法水、衣、目、末、未、刃、甭、河、寒、寇、斧 五、 课堂小结六、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内容教学过程(4)填空4.自主总结造字法的使用范围造字法适用范围象形字描绘客观外物的具体形貌指事字用指事符号来表示比较概括,抽象的事物会意字由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合在一起共同体现词义形声字用形旁和声旁组合在一起五、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汉字的起源及其造字法等相关内容,希望通过这节课的 学习,同学能够对我们古老的汉字有更深的了解,感受到汉字的魅力。六、 布置作业 1. 完成阳光课堂中相关的练习; 2.结合所学汉字造字规律,尝试总结高考字音、字形题的解题技巧。 3.如有疑问可以观看微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