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1学案:第7章 第2节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69197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1学案:第7章 第2节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1学案:第7章 第2节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1学案:第7章 第2节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1学案:第7章 第2节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1学案:第7章 第2节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1学案:第7章 第2节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1学案:第7章 第2节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1学案:第7章 第2节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1学案:第7章 第2节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1学案:第7章 第2节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1学案:第7章 第2节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节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学习目标: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进步性和局限性。1.重点:掌握“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及特点。2难点:分析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教材整理1“二一九法令”1背景(1)历史基础:在19世纪上半叶,沙皇对农奴制度作了些微小改革的尝试。(2)促进因素: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加剧了农奴制危机。(3)组织基础成立秘密委员会农民事务总委员会,作为改革准备的领导机关。1858年,各省成立贵族委员会,制定改革草案。(4)舆论宣传:为了推动改革,沙皇批准在报刊上公开讨论解放农奴的问题。2签署:俄历1861年2月19日。3内容(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有权拥

2、有财产、进行诉讼和从事工商业。此后地主再也无权买卖、交换或抵押农民。(2)农奴可获得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农民在向地主缴纳赎金后,才可把份地和宅旁园地归为私有。赎金的2025%由农民支付现金,其余由政府垫付,农民要在49年内以“赎地费”的形式偿还政府。(3)农奴解放后被组织在旧有的村社中。村庄的公职人员由农民选举产生,隶属于地方行政机构。设一名由地方贵族担任的调停吏,负责处理地主与农民的关系。村庄实行连环保制度,监督农民按时缴纳赎金和完成各种赋役。4结果:改革法令颁布后,农民普遍感到失望和不满,各地不断发生农民自发的骚动和暴动。深度点拨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为什么缓慢而谨慎改革必然会触动封建地主阶级的

3、利益,阻力非常大;借鉴以前改革的经验,吸取以前改革的教训。教材整理2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1改革的主要内容(1)政治改革:在省和县设立地方自治机构。(2)司法改革:以西欧资本主义司法制度为模式进行改革。(3)教育改革颁布初级和中级教育条例,允许私人办学,创办近代化的新式中学。政府授予大学广泛的自治权。(4)财政改革学习西欧,创办国家银行,优先给工商业贷款。由国家对财政预算和收支进行统一管理,建立财政监督制度和国家统一的税收制度。(5)军事改革:改募兵制为普遍义务兵役制;改善军法,给士兵以合理待遇。2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评价(1)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评价进步性:成为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

4、义生产方式过渡的转折点,也是俄国由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第一步。局限性:由于这次改革是在以沙皇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的领导下进行的,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深度点拨“解放”法令、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这三条改革措施之间的内在关系1861年“解放”法令废除农奴制度后,俄国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确立,这就要求政治体制方面也作出相应调整。沙皇政府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于19世纪6070年代在上层建筑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较重要的就是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教材整理3解放农奴步履维艰1农民不满(1)改革后,农民不仅仍然缺少土地,而且为赎买份地背上了沉重的债务。(2)俄国农民还要受到村社的约束,农

5、民生活依然十分贫困。2知识分子反抗(1)农奴制改革后,平民知识分子也开展了反抗运动民粹派运动。(2)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民粹派组织“民意党”人暗杀。(3)亚历山大三世即位后,疯狂捕杀民意党人,民粹派运动彻底失败。深度点拨民粹派的主张为什么不可能实现因为他们否认工人阶级的先进作用,认为知识分子才是领导农民革命的主要力量;他们不了解农民的真正想法,无法得到农民的响应。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产阶级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这为沙皇推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创造了条件。2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二一九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农奴因此获得了人身自由,并通过高额赎金可赎买一块份地。这促进了俄

6、国农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探究点“二一九法令”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史 料解 读史料一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列宁注意关键词“臭名昭彰”“掠夺”“暴力”“侮辱”等,以此来分析列宁对“解放”的认识。史料二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引号中的内容是史料二的关键信息,以此来理解农民的变化。【史料应用】(1)如何理解史料一中的“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对俄国社会有何影响?【提示】理解:农民在支付高昂的赎金后变得一贫如洗;农

7、民获得的土地贫瘠、耕作不便、数量少,不足以维持生计。影响:社会矛盾仍然尖锐,人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2)如果史料二的叙述是真的,那么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废除农奴制后,农民在获得自由的同时,还获得了一块份地。【史论拓展】“二一九法令”的进步性与局限性1进步性(1)“二一九法令”废除农奴制,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发展,是一次历史的进步。(2)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2局限性(1)不彻底性:农民仍受由地主控制的村社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

8、地上。(2)掠夺性:高额赎金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掠夺。(3)欺骗性:改革后农民的土地贫瘠且数量少,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2016苏北四市高二检测)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成为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的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材料二第一条农奴对地主的财产和人身依附关系永久性地取消。第二条

9、农民和解放的农奴享有农村自由等级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第三条地主具有土地全部所有权,地主须分给农民永久所有的宅旁园地和耕种的份地,以便保障农民的生活和保障其履行对国家和地主的义务。第四条农民从地主那里取得土地,必须以劳务或现金方式赎买,其额度由各省制定。俄国解放农奴法案1861年2月19日材料三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关于纪念日(1)材料一中“从上面解决”的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

10、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认为“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理由。(3)指出材料三中列宁观察问题的着眼点。【规范解答】第(1)问,第一小问,回答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源;第二小问,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来分析:阶级矛盾尖锐、克里米亚战争失败等。第(2)问,回答俄国农奴制改革对农奴的控制与掠夺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三“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是正确的”可以看出着眼点是国家结构的变化。【答案】(1)根源:农奴制问题。原因:阶级矛盾尖锐;克里米亚战争失败。(2)理由: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但仍受村社的控制;获得一块份地但要付高额赎金。(3)着眼点:

11、国家结构的变化。1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表明()A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民B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C沙皇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D沙皇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解析】亚历山大二世作为统治者,题干言论说明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答案】B2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该法令的内容肯定不包括()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B地主不能赠送和抵押农民C农民可通过赎买获得份地D取消农民所负担的一切义务【解析】1861年改革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社会矛盾,维护专制统治,所以改革措施中不可能有“取消农民所负担的一切义务”的条文。【答案

12、】D3观察右图,俄国1861年农奴改革后,图中所示部分土地所有制的形式是()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农民土地所有制C沙皇政府国有制D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解析】本题属于图片式选择题。根据图示当时土地分成两部分,大部分是由地主保留。图中所示部分的土地是农奴高价赎买的份地,其所有制形式是农民土地所有制。【答案】B41881年3月的一天,圣彼得堡街头响起了爆炸声,一位沙皇被炸身亡,这位导演了20年前改革的沙皇,曾经赢得过“解放者”的美誉。这位被炸身亡的“解放者”是()A亚历山大一世B尼古拉二世C彼得一世D亚历山大二世【解析】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民意党人暗杀。亚历山大二世签署过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13、。【答案】D5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下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声越来越高”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2)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说明理由。【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产生不同描述的原因是立场不同;第二小

14、问,可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回答,理由应从废除农奴制的影响分析。【答案】(1)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制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农奴制造成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2)描述者的立场不同。若认为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由农奴主实施,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等角度来回答(若回答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农民,使农民获得了自由,农民对此表示感激也可)。若认为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农民依然受到奴役和剥削,农民对此表示不满等角度回答。若认为较客观,应从农奴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等角度回答。学业分层测评(十八)(建议用时:35分钟)学业达标1亚历山大二世成立“农民事务总委员会”,拟定解放

15、农奴方案的根本目的是维护()A农奴的利益B“十二月党人”的利益C俄国进步文学家的利益D地主阶级的利益【解析】亚历山大二世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其改革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故选D项。【答案】D2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D农民成为商品【解析】由题干可知,列宁指出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农民需要用高价赎买份地是对农民进行的无耻掠夺。【答案】C3为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政治改革。这一改革对俄国近代化所起的作用包括()西方思

16、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俄国人要求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推动着俄国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A BCD【解析】亚历山大二世政治改革涉及许多领域,自然有利于西方思想传入俄国,推动俄国政体的演变及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与西方国家差距的加大,俄国人要求变革的愿望也就日益强烈。【答案】A4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随着其他领域改革的推行,俄国社会上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审理案件时有陪审员和律师B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缩短了服役年限C禁止引进西方书籍D个人创办的学校增多【解析】在教育改革方面,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C项表述与改革内容不符,故选C项。【答案】C5废除

17、农奴制度后,沙皇政府对司法机关进行了改革,废除过去的等级法院,建立了统一的各级法院,全国的一切案犯都在统一的法院里按照同一法律和同一审判程序受审。这表明俄国的司法改革()A贯彻了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B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烙印C适应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需要D与农民愿望完全背道而驰【解析】就题干提供的材料来看,俄国的司法改革注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明显贯彻了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B、C、D三项的叙述在题干材料中无法印证,故选A项。【答案】A6面对俄国农奴制改革,进步思想家赫尔岑高呼“人民受骗了”。他主要抨击了()A“解放”法令 B司法改革C地方自治改革D欧化改革【解析】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解放”法

18、令,根据该法令农民虽然获得了法律上的自由,但是农民为了赎地而背负了沉重的债务;农民摆脱了地主的奴役,但却受到村社的束缚,故选A项。【答案】A能力提升719世纪俄国沙皇被迫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奴制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尤其是因为军队也是农民编成的,便是更加危险了。”时任俄国国家警察局长给沙皇的报告材料二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三最要害的是,俄国此前(引者注:指20世纪初俄国爆发革命之前)历次改革总是出现少数强势利益集团占据改革收益、劳动

19、大众总是无限次受损、其他强势利益集团需要争斗才能得到些许分享的局面,彼时俄国主流的政治力量和思想意识形态处于分裂的状态。俄国近代改革的缺陷与进步(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农奴制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2)根据材料二指出,亚历山大二世要求尽快通过改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中“少数强势利益集团占据改革收益、劳动大众总是无限次受损”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解析】第(1)问,抓住关键信息“火药库”和“危险”,从农奴制改革的必要性方面作答。第(2)问,考查农奴制改革的目的,即维护了沙皇统治,缓和了阶级矛盾。第(3)问中“表现”应结合“二一九法令”的内容具体分析农奴制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的大规模掠夺;“影响”应从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沙皇最终被推翻来回答。【答案】(1)农奴制的存在会严重激化阶级矛盾,随时引起农民革命进而威胁甚至推翻以沙皇为首的封建政权。(2)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农奴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以挽救其封建统治。(3)表现:农奴主占据最好的土地,农民为得到少量贫瘠的土地,支付了大量赎金,生活更加困苦;农民虽然名义上成为“自由人”,但仍然没有民主权利,依然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影响:各种社会矛盾尤其是阶级矛盾激化,最终引发了人民革命,沙皇的专制统治被推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