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五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时空定位】【框图结构】第14讲美苏争锋【自主复习】【知识清单】【名师点拨】1.雅尔塔体制(19451991年)雅尔塔体制是指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由美苏两个大国安排战后世界,划分势力范围。雅尔塔体制为战后世界政治的两极格局奠定了基础。2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3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美苏争霸、冷战的关系4.“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冷战”一词是1946年4月美国政论家斯
2、沃普在为美国议员巴鲁克起草的演说辞中首次提出的。1947年4月巴鲁克发表了这篇演说,“冷战”一词开始流行。同年,政论家李普曼的冷战出版后,“冷战”一词随之被广泛采用。5.马歇尔计划6.美苏对峙格局的形成7.“冷战”的影响【认知深化】1.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
3、的大局。(5)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2对美苏“冷战”的评价(1)积极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2)消极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为谋求霸权,美苏两国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紧张动荡。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3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关系(1)联系:杜鲁门主
4、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它既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具体表现,又以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2)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赤裸裸地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3)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经典例题】1.(2020全国卷35)1958年,美苏签订“文化、技术和教育领域的交流协议”。两国展开了
5、一系列文化往来,赴美的苏联学者90%为科学家、工程师,而赴苏联的美国学者90%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这表明A美国旨在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 B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C冷战格局下美苏交流与对抗并存 D苏联旨在对美国输出先进科技【答案】C 【解析】由材料“1958年,美苏签订文化、技术和教育领域的交流协议。两国展开了一系列文化往来”可知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国依然保持文化往来,美苏两国既有全面的对抗也有文化的交流,故选C项;20世纪50年代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美苏两国处于对峙抗衡的状态,排除A项;材料主要提及的是美苏两国的文化技术交流,无法体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且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6、应该是在两极格局瓦解后,排除B项;材料强调美苏两国的文化交流而非苏联交流的目的,排除D项。2(2019天津高考11)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几十年中,美国大力开展军备竞赛,一些大公司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以“成本+固定利润”为条件的防务合同,很多小型企业从大公司获得的分包合同也是如此。这反映美国()A冷战政策与公司发展相互影响 B已经把军备竞赛作为根本国策C军工订单解决了严重失业问题 D国民经济军事化加剧战争危险【答案】A【解析】二战结束之后,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政府需要大力发展军事力量。再结合题干中“一些大公司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以成本+固定利润为条件的防务合同”,这体现出国家的政策与公司发展之间相互
7、影响的关系,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与苏联开展军备竞赛仅是美国对付“冷战”的一种措施,不是其根本国策,排除B项;在题干中没有提及美国就业人数的变化,不能推知军工订单解决了失业问题,排除C项;题干仅是提及了美国政府为了“冷战”需要,与一些国内大企业展开合作,没有提及该措施加剧了战争的危险,排除D项。【课时检测】1.1949年7月,苏共中央表示,支持将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一书从苏联各图书馆中清除的提案。此提案认为该书“千方百计地粉饰英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政策,夸大英美在战胜德国法西斯中的作用,贬低苏联的贡献和作用”这一做法()A.与冷战宣传的政治需要直接相关B.表达了苏联对第二次
8、世界大战时美国援助的不满C.有利于史学研究坚持真实性原则D.是苏联内部阶级斗争加剧的典型体现【答案】A【解析】据题干材料中时间“1949年7月”,此时的美苏处于冷战时期,苏共中央支持这份提案,而提案认为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千方百计地粉饰英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政策贬低苏联的贡献和作用”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苏是盟友,而战后初期两者成为冷战对手,这一做法与冷战宣传的政治需要直接相关,故选A。2.基辛格认为,美苏之间的冷战,“就是双方的战略家在确保相互摧毁的概念上至少达成了心照不宣的共识,这个概念成为核时代的和平机制”。这反映了()A.核武器是维护世界秩序的有力工具B.美苏均势维持了世
9、界相对和平C.冷战是美苏共同的主动性战略选择D.核时代美苏的目标是和平共处【答案】B【解析】据题干材料“双方的战略家在确保相互摧毁的概念上至少达成了心照不宣的共识,这个概念成为核时代的和平机制”信息,可以得出美苏冷战均势维持了世界相对和平,故选B。3.美国、俄国和冷战一书中讲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美国的敌人无条件投降而告终,这证明美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击败任何邪恶力量,而在大多数美国人看来,这还证明了全世界都应该欢迎美国的产品和思想。”美国为实现“全世界都应该欢迎美国的产品和思想”()A.提出了杜鲁门主义B.开始了欧洲复兴计划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与苏联展开军备竞赛【答案】B【解析】据题干
10、“这还证明了全世界都应该欢迎美国的产品和思想”信息,可知是指美国人以援助欧洲的名义加强对欧洲的控制,故选B。杜鲁门主义的核心是遏制共产主义,属于政治方面,A错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一个军事政治集团,C错误;与苏联展开军备竞赛不是每个国家能够接受的,D错误。4.1947年5月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制定的关于美国援助西欧的政策指出,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浑水摸鱼。这说明美国()A.旨在稳定西欧的民主制度B.在欧洲大陆与苏联争霸C.力图提高西欧的经济水平D.谨防西欧倒向社会主义【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很容易使
11、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浑水摸鱼”可知,马歇尔计划意在防止西欧演变成社会主义,即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故选A。5.某学者认为: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大倒退,这一观点的依据是这两个事件()A.导致欧洲和世界走向分裂B.直接导致冷战的开始C.增强了世界战争的威胁D.导致世界经济的衰退【答案】A【解析】据所学可知,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加剧了欧洲和世界的分裂,与“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大倒退”相符,故选A。6.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
12、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A.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C.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D.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答案】D【解析】据题干材料“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赫鲁晓夫对展品的态度及评价中“工人阶级”一词,本质上反映出美苏意识形态的对立,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故选D。7.右图所示是1944年10月斯大林与丘吉尔会面时达成的瓜分东欧的内部协议(部分),由丘吉尔标注的百分比方案得到了斯大林的勾画确认。罗斯福没有参加这次会议。该协议 ()A.破坏了世
13、界反法西斯联盟B.反映了苏英国家利益一致C.导致了战后两大阵营对垒D.带有浓厚的强权政治色彩【答案】D【解析】 “1944年10月斯大林与丘吉尔会面时达成的瓜分东欧的内部协议(部分),由丘吉尔标注的百分比方案得到了斯大林的勾画确认”这是大国强权政治的表现,带有浓厚的强权政治色彩,故选D;斯大林和丘吉尔的协议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内部事务,体现强权政治的色彩,没有破坏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排除A;苏英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双方的国家利益不可能一致,排除B;“由丘吉尔标注的百分比方案得到了斯大林的勾画确认”,表明两国之间的观点一致,导致战后两大阵营对峙是因为国家利益冲突,且美国才是冷战时资本主义阵营
14、的领袖,排除C。8.下图漫画联合国的和声反映出()A.联合国是伸张正义的讲坛B.联合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C.战后初期联合国被美国操纵D.苏联企图控制联合国大权【答案】C【解析】据题干图片信息与材料内容“不如说是迎合美国侵略者需要的美洲人组织”,说明联合国被美国操纵,并不是伸张正义的讲坛,A、B错误,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苏联企图控制联合国大权,D错误。9.下面是一本关于“朝鲜战争”的历史专著的目录(局部)。从该目录可以看出,朝鲜战争的主要影响是 ()二、东北亚资本主义阵营的初步形成 (一)美国策划对日本单独媾和 (二)美韩特殊关系的初步形成三、朝鲜战争与两极格局的固定 (一)朝鲜战争 (二)
15、东北亚成为冷战的重点地区 (三)东北亚两极格局的固定A.使资本主义阵营受到严重打击B.导致了美日韩关系的急剧变化C.形成相对稳定的区域关系格局D.推动了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东北亚资本主义阵营的初步形成”“两极格局的固定”等信息,可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区域关系格局,故选C。10.1959年,卡斯特罗推翻了古巴亲美政府;1960年,美国经济封锁古巴,古巴被迫向苏联靠拢;1961年,美国制造了猪湾事件,派雇佣军侵略古巴,失败后被迫向古巴支付价值6 200万比索的物资。这反映了 ()A.美国霸权主义导致紧张局势B.雅尔塔体系下美苏共管古巴C.美国在与苏联竞争中处于弱势D
16、.古巴反美斗争导致多极化【答案】A【解析】据题干材料中“美国经济封锁古巴”“美国制造了猪湾事件,派雇佣军侵略古巴”,可知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故选A。11.有学者认为: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之间的一场核赌博。苏联虽退却了,但随之大力扩充核力量,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与美国的核均势。美国取得了遏制战略和威胁战略的胜利,却也基于这次胜利而误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解决世界上各种问题,进而卷入了越南战争。该学者强调古巴导弹危机()A.加剧了美国与苏联间的大国对抗B.导致了美国全球战略重心的转移C.显示了美国在美苏争霸中的优势D.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答案】A【解析】据题干材料“苏联虽退却了,但随之
17、大力扩充核力量,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与美国的核均势”“美国取得了遏制战略和威胁战略的胜利,却也基于这次胜利而误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解决世界上各种问题,进而卷入了越南战争”,可知古巴导弹危机加剧了美国和苏联的对抗,故选A。B、C、D与题干材料不符。12.下面是20世纪60年代有关两个德国的漫画。此漫画客观上反映了()A.柏林成为美苏对抗的前沿B.美苏争霸对国际关系的影响C.德国开始走向分裂D.苏联已放弃对东德援助【答案】B【解析】观察漫画可知体现的是柏林墙,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重要表现,反映了美苏争霸对德国的影响,故选B。13.某学者指出,冷战格局对于推动世界体系的重构具有正面的历史作用,主要
18、是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为原殖民地国家和其他受制于西方的落后国家走上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这说明冷战格局()A.推动殖民地国家的独立B.使新独立国家纷纷加入社会主义阵营C.导致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D.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形成和发展【答案】D【解析】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为了扩大自身影响力,支持原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这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形成和发展,故选D;冷战格局开始之前,部分殖民地国家已经取得独立,排除A;新兴独立国家并非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比如印度和埃及,排除B;殖民体系崩溃的主要原因是殖民地人民的不懈斗争,而非美苏冷战,排除C。14.冷战时代,美苏关系有
19、心照不宣的默契,可以说有其最低限度的共同利益避免美苏战争,即法国大学者阿隆所说的“隐蔽的俄美非战公约”。这说明冷战时期美苏()A.共同承担世界和平任务B.双方军力基本保持平衡C.努力避免直接军事冲突D.在对抗中以缓和为基调【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冷战时代,美苏关系有心照不宣的默契,可以说有其最低限度的共同利益避免美苏战争,即法国大学者阿隆所说的隐蔽的俄美非战公约”可知,美苏冷战期间,双方一直在保持克制和避免直接冲突,故选C。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冷战时期,全球政治呈现两极化的趋势,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一个由美国领导的最富裕的社会集团,同一个与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贫穷
20、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这是一个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的、政治的、经济的,有时是军事的竞争。许多这样的冲突发生在这两个阵营以外的由下述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里:它们常常是贫穷的,缺少政治稳定性的,新近独立的,宣称是不结盟的。材料二在冷战后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具有文化亲缘关系的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相互合作。建立在具有文化共同性的国家基础之上的国际组织,如欧洲联盟,远比那些试图超越文化的国际组织成功。 以上材料均选自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 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1)根据材料一,分析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格局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核心观点。(3
2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盟“远比那些试图超越文化的国际组织成功”的原因。【答案】 (1)主要特点:世界被分成三个部分;美苏大国主导;两极全面对抗;第三世界局部冲突不断。(2)核心观点:当今世界的冲突主要是文明的冲突。(3)原因: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欧洲有着相似的文化认同感;近代以来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迫使欧洲反思对抗的危害;冷战时期,美苏对欧洲的控制推动了欧洲联合的步伐;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不同文明之间冲突加剧,同源文化更易联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变迁,旨在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根据材料“一个由美国领导同一个与苏联联合展开了竞争”“这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经济的,有时是军事的竞争”“许多这样的冲突发生在第三世界里”等信息进行分析。第(2)题,由“而是文化的区别”可知作者的核心观点。第(3)题,可以从欧洲三大文化运动、近代欧洲各国战争冲突、冷战时期美苏对欧洲的控制和压迫、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等方向入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