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高效复习 第七单元思维导图体系构建本单元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一条主线: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2)两大阶段: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与工业革命时期。(3)三大重点:新航路开辟、西欧殖民扩张与掠夺、两次工业革命。(4)四个标志: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西欧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主题归纳纵横贯通【纵向贯通】纵向贯通: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早期殖民扩张19世纪的殖民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殖民扩张背景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寻求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进
2、行资本输出主要国家 西、葡、荷、英、法等国英、俄、法、美等国英、法、美、德、俄、日等帝国主义国家扩张地区 大多只占有沿海地区,未深入内地进行全球殖民扩张,深入内地全世界范围早期殖民扩张19世纪的殖民扩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殖民扩张方式公开的殖民掠夺炮舰政策,强签不平等条约,商品输出武力扩张,资本输出,划分势力范围,分割世界活动掠夺金银、贩卖黑奴、垄断商路、欺诈性贸易在殖民地进行商品倾销,掠夺原料进行资本输出,商品倾销,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早期殖民扩张19世纪的殖民扩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殖民扩张结果推动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及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灾难推动了各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3、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国家逐渐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将世界基本瓜分完毕,使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认识列强的殖民扩张给亚非拉地区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加剧了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贫穷,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第二,在亚非拉地区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冲击了这些地区落后的社会体制,激发了亚非拉地区人民的民族意识,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一些地区和国家逐渐走上近代化道路【思维训练】英国东印度公司输华毛织品价值(1775-1824年年平均数)年份1775-17791780-17841785-17891790-17941795-17991820-1824价值(银两)27
4、7 671 378 696 801 8791 586 6621 556 4192 042 102上表反映了英国当时()A.毛织工业居世界首位B.积极与中国开展贸易C.对外贸易大幅度顺差D.垄断中国毛织品市场【解析】选B。材料强调英国对华输入毛织品的情况而非英国毛织工业在世界中的地位,故A错误;由材料可知1775-1824年英国输华毛织品价值呈不断增加趋势,反映了英国积极与中国开展贸易,故B正确;材料并未全面反映英国对华贸易情况,不能得出对外贸易顺差、逆差的结论,故C错误;材料中没有英国与其他国家销量的对比,不能得出垄断中国毛织品市场的结论,故D错误。纵向贯通: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第
5、二次工业革命异发明来源科学和技术结合不紧密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主要标志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以电力、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应用为标志经济结构以轻纺工业为主以重化工业为主生产规模从英国开始,局限于少数国家,持续时间长,进展缓慢在多个国家同时展开(美、德是两个发源地和“中心”),发展迅速生产组织确立了现代工厂制确立了公司制、垄断制对生产力的影响开辟的是“纺织时代”和“蒸汽时代”迎来的是“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同两次工业革命都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存状态、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次工业革命本质上都是人们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过程,都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6、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思维训练】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解析】选C。材料仅介绍了发明者的出身,没有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也没有论述出身和成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故A错误;材料阐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以工匠和技师为主,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以科学家为主,这一变化不能说明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7、,且任何科技创新都需要科学和经验的叠加,故B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者多为科学家,说明科学对于发明和技术的作用加深,故C正确;材料阐述的是两次工业革命的变化,并不能说明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故D错误。【横向比较】横向比较一:工业革命时期中西社会对比(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期)西方中国特征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世界的主导),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中国表现经济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政治法、德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扩展清政府为了维护统治开展洋务运动;农民阶级掀起太平天国运动等革命斗争
8、文化启蒙思想广泛传播,理性主义推动欧洲资本主义浪潮的发展,自由主义兴起,社会主义学说产生,科学技术领域出现重大突破“西学东渐”,新思潮萌发对外出现全球范围的海外扩张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思维训练】(2021年广东适应性测试)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时谈到,如果仅从当前需要来看,自造轮船还不如雇买,但要“求其精、求其备,而尽其所长归之中土,相衍于无穷,非许以重资不可”。左宗棠意在()A.重资购买外国轮船以归中国B.兴办民用企业弥补资金不足C.提高本土技术谋求长远发展D.发展远洋运输打破外国垄断【解析】选C。左宗棠认为如果只从当前需要来看,自造轮船不如雇买。但从长远来看左宗棠还是认为要提高
9、本土技术以谋求发展,故选C;左宗棠认为从长远来看购买外国轮船并不划算,排除A;“福州船政局”是洋务运动前期创办的军事工业之一,排除B;左宗棠主张发展军事技术,并不是发展远洋运输,排除D。横向比较二: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政治侵略: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侵略: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抗:爱国官兵反抗侵略、太平天国运动反抗: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阶级民族资产
10、阶级产生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思想“师夷长技”“中体西用”,学习西方停留在器物层面“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实业救国”,学习西方发展至制度层面社会生活衣、食、住、行、风俗观念近代化【思维训练】阅读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分析中西方在城市化上的差异主要表明()国家总人口(单位:万人)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英国(1851年)约1 80048%52%法国(1851年)约3 60075%25%中国(1851年)约43 20089%11%A.在城市化上,工业文明明显优于农业文明B.中西方在城市化走上了明显不同的道路C.在城市化上,西方是主动的,中国是被动的D.中西方农村人口对城市化的态度不同【解析】选A。表格中英国的城市化水平最高,而中国最低,东西方差距大。反映了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后,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这本质上说明在城市化上,工业文明优于农业文明。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