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读释疑结构主旨课堂拓展当堂检测第 二 课 时放下斧头锯,护住“祖母绿”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了解为了保护“祖母绿”国家和人民都做了哪些措施。(难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u核心问题: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道理?u串珠问题:1.一读:读课文,说说“祖母绿”指的是什么,他在哪儿?2.二画:画出文中国家为了保护“祖母绿”而采取的措施。3.三思:想一想国家为什么要保护“祖母绿”?4.四悟:你从课文最后一段中的数字对比中悟到了什么?这里,是黑龙江省伊春市上甘岭林业局溪水国家森林
2、公园。深吸一口气,满是清新的味道。品析:“满是清新的味道”说明这里的环境非常好,暗示保护森林是很重要的。伊春林海莽莽,松涛阵阵,地处小兴安岭腹地,犹如镶嵌在我国东北的一块“祖母绿”。理解:运用比喻,把伊春的林海比作“祖母绿”,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伊春森林资源的丰富。比喻那时的伊春,好比一座大型木材加工厂,数十年采伐,共为国家建设提供优质木材2.7亿立方米,占我国国有林区产量的近十分之一。理解:这一自然段采用打比方(把那时的伊春比作一座大型木材加工厂)和列数字(2.7亿立方米、十分之一)的说明方法,介绍伊春曾经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打比方、列数字概念打比方指的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来突出事物的特点,
3、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文中把那时的伊春比作一座大型木材加工厂,突出伊春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认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为护住“祖母绿”,2011年,伊春林区停止了主伐生产;2014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这些措施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天然林的重视与保护,以及对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视。这些措施体现了什么?在伊春,像甄长龙一样的护林员有1.23万人。数据显示,伊春林木总蓄积已由2010年的2.56亿立方米提高到2.92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83.9%提高到84.4%。品析:这一自然段通过将林木总蓄积和森林覆盖率这两组数据今昔的比较,让我们看到了人们在保护“祖母绿”这项工作中取得的伟大成绩。列数
4、字、作比较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u核心问题:课文告诉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护森林,不要乱砍滥伐。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道理?1.一读:读课文,说说“祖母绿”指的是什么,他在哪儿?“祖母绿”指的是伊春的林海。它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上甘岭林业局溪水国家森林公园。u串珠问题:2.二画:画出文中国家为了保护“祖母绿”而采取的措施。2011年,伊春林区停止了主伐生产;2014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3.三思:想一想国家为什么要保护“祖母绿”?如果再不保护“祖母绿”,这里的森林将会被砍光,环境就会被破坏,人们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4.四悟
5、:你从课文最后一段中的数字对比中悟到了什么?我从这一自然段的数字对比中看到了人们保护“祖母绿”所取得的成绩,增强了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存环境的信心。放下斧头锯,护住“祖母绿”伊春林海像一块“祖母绿”保护环境课文结构“祖母绿”开始褪色停止 全面停止森林总蓄积:2.56亿立方米2.92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3.9%84.4%课文通过介绍伊春林海这块镶嵌在东北的“祖母绿”的颜色的变迁,告诉我们要爱护森林,合理使用森林,保护环境。课文主旨推荐阅读 一个人和一幅画我们驱车沿着曲曲弯弯的公路,来到大山里。这里的山不高,但山梁密集。山上的树很多,郁郁葱葱、漫无边际地绿着,绿色的山和蓝色的天在遥远处衔(xin
6、)接成一条线。同事们都登顶去了,我偷闲坐在半山腰等他们。大家来这个地方,无非是为了享受一下大自然的闲适。都市生活太喧闹、太拥挤了。不远处的山坡上,有挖掘的声音。走过去一看,是一位老人正在栽树:他挖好坑,把一棵小树苗放在坑里,细细地端详着,然后一锹(qio)一锹地壅(yng)上土,蹲在旁边用两只手执着地拍击着。最后,他坐在小树苗旁独自乐着。我凑过去和他搭话。他站起身,两只手拄(zh)着一把铁锹笑呵(h)呵地看我。那铁锹的木把光溜溜的,在太阳下一闪一闪地,跳跃着银白的光亮。我说:“您老人家在种树哇?”“啊。”他只用一个“啊”字回答,笑着。我又问:“怎么就一个人?”“啊。”他依然用一个“啊”字回答我
7、,依然笑着。那张黑油油的脸上,皱纹密集而粗犷地排列着。我首先被这张脸感动了,心里有一点儿发热。我和老人坐下来叙着话,边叙话,边拿出带来的点心。老人也解开一块粗布,取出了吃的。那是一大块黑黑的、干硬的窝头。他“咯(g)嘣(bng)、咯嘣”地,使劲地啃(kn)着,啃着我嘴里的点心咽不下去了。我把点心递过去让他吃,他推开我的手,说:“你这洋玩意儿,俺(n)吃不惯。”在他的手和我的手接触的那一瞬间,我开始注意老人的那双手。那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哇!粗拉拉的,黑黑的,有棱有角的,看上去像两块石头。他手指头的每一个关节都裂着口子,留着干了的血痕我问:“您经常在这里栽树吗?”“啊。”“有多长时间了?”“记不清了
8、。”“村子离这里远吗?”他用手指了指大山的背面。我问他是不是每天都回去,他说要隔三天五天才回去一趟(tng),取取干粮。“是谁派您来种树的吗?”我问。老人愣了,思考了一会儿我说的话,呵呵地笑了:“谁派我干啥呀?俺愿意的。”说起种树,老人的话就多了。我随着他的指指点点,环视着漫山遍野的绿荫,真不敢相信,这郁郁葱葱、无边无际的绿树,都出自老人的手!这需要多么长的时间,多么巨大的付出哇!突然,我发现在老人的背后有一间石头砌成的房子。我问他是不是住在这里,他说:“啊。”“冬天也在这里吗?”“啊。”“冬天在这里不冷吗?”老人激灵了一下,下意识地打了个哆嗦:“哎(i)呀,冷啊!风呼呼的,盖三条被子,用石头
9、压住被窝角儿,还是冷。夏天也难熬(o),那石头缝里有蝎(xi)子,睡着睡着就爬到俺身上,俺一动就蜇(zh)俺,把俺蜇得浑身疼。浑身都肿了,蜇得俺苦哇,没有办法就呜呜地哭。”我的心里有点儿酸扭过头去,凝望着那郁郁葱葱栽满绿树的大山,心想,他图的什么呀?这个时候,同事们登顶回来了,他们都在兴趣盎然地谈论山上的景致,有的在继续猎奇:“哟(y),这是不是一座山神庙?”有人注意到老人的小屋,“嘿(hi),还有涂(t)鸦画儿呢!”在老人住的石屋外的墙上,果然有一幅粉笔画儿:两个小人儿,都握着铁锹,在种树。“这是您画的吗?”“啊。”老人点点头,不好意思地点点头。“你们再坐一会儿吧。”他说。谁都没有在意老人的
10、挽留,我们大家下山去了。一路上,我好像被一种莫名其妙的忧郁牵扯着、牵扯着突然,隐约传来一曲豪放的山歌,在山坳里回荡是那位老人在唱歌。没错儿,就是他!我顺着歌声望去,老人的身影,移动在山梁上。此时的晚霞正缓缓地、缓缓地流溢在山梁上,流溢成一片金色的云彩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塞上曲二首其二戴叔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杜甫)国学诵读走进中华传统文化【关于爱国的对联】上联:国破家亡,千古英雄千古恨;下联:身歼名在,万年史记万年春。课文通过介绍伊春林海这块镶嵌在东北的“祖母绿”的颜色的变迁,告诉我们要爱护森林,合理使用森林,保护环境
11、。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1.这里是伊(yny)春市的一座国家森林公园。2.伊春是镶(xingrng)嵌在我国东北的一块“祖母绿”。3.这里的森林覆(ff)盖率还在不断地提高。4.甄长龙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巡(xnchun)山。二、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chch处境()到处()处理()一处()shsh数学()数字()数不清()数星星()ling ling数量()产量()测量()量体裁衣()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型】铸造器物用的模子。样式。模型()新型()【健】强健。在某一方面显示的程度超过一般;善于。健谈()健康()四、选词填空。不解之缘 经年累月1.甄长龙与这片绿有着_。2._,“祖母绿”开始褪色。不解之缘经年累月五、句子练习。1.改成“把”字句。伊春的林木被人们大量砍伐。_2.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这里的林很密。这里的林经不住伐。_人们把伊春的林木大量砍伐。示例:虽然这里的林很密,但是经不住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