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高考历史(岳麓版)总复习教师用书:选修2 第2讲 高考探究课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66514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历史(岳麓版)总复习教师用书:选修2 第2讲 高考探究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8年高考历史(岳麓版)总复习教师用书:选修2 第2讲 高考探究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8年高考历史(岳麓版)总复习教师用书:选修2 第2讲 高考探究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8年高考历史(岳麓版)总复习教师用书:选修2 第2讲 高考探究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8年高考历史(岳麓版)总复习教师用书:选修2 第2讲 高考探究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2018年高考历史(岳麓版)总复习教师用书:选修2 第2讲 高考探究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2018年高考历史(岳麓版)总复习教师用书:选修2 第2讲 高考探究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2018年高考历史(岳麓版)总复习教师用书:选修2 第2讲 高考探究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2018年高考历史(岳麓版)总复习教师用书:选修2 第2讲 高考探究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2018年高考历史(岳麓版)总复习教师用书:选修2 第2讲 高考探究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2018年高考历史(岳麓版)总复习教师用书:选修2 第2讲 高考探究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2018年高考历史(岳麓版)总复习教师用书:选修2 第2讲 高考探究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2018年高考历史(岳麓版)总复习教师用书:选修2 第2讲 高考探究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2018年高考历史(岳麓版)总复习教师用书:选修2 第2讲 高考探究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2018年高考历史(岳麓版)总复习教师用书:选修2 第2讲 高考探究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2018年高考历史(岳麓版)总复习教师用书:选修2 第2讲 高考探究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2018年高考历史(岳麓版)总复习教师用书:选修2 第2讲 高考探究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2018年高考历史(岳麓版)总复习教师用书:选修2 第2讲 高考探究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讲高考探究课【考情分析】试题来源材料出处问题设计设问方式考点关键词命题分析2012全国卷摘编自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12月)(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不同之处。(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9分)比较类、原因类(一战后)德国赔款、凯恩斯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材料出处多国外著作为主。2.从设问方式看,以比较类、原因类、作用类为主,除结合材料外,比较注重结合所学知识特别是时代背景分析战争的原因、影响。3.从时间上看,以现代史为主,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秩序;从内容看

2、,涉及战争背景、战争结果及影响。4.与教材的关联度,与选修3教材中第三单元密切相关,与其他章节内容有一定的关联;与必修1教材中国际关系格局部分有一定联系。2013全国卷摘编自哈佛西提可夫越战的战后影响,威廉黑德等编回顾越南战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湾战争没有成为“另一个越南”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战争的结果对国际关系的影响。(6分)原因类、作用(影响)类(二战后)越南战争、海湾战争、国际关系2013全国卷摘编自何勤华纽伦堡审判(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惩处的战争责任对象有何不同。(5分)(2)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纽伦堡原则的意义。(10分)比较类、作用(意义)类(一战及二战后)惩处战争责任者、纽伦堡原则2014全国卷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1576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作用。(10分)原因类、作用类(二战后)联合国、不扩散核武器条约2014全国卷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远征军入缅前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入缅

4、作战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9分)概括(内容)类、作用(意义)类(二战)中国远征军2015全国卷摘编自戴高乐战争回忆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将军号召法国人民坚持抵抗所持的理由。(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法国复兴的历史经验。(8分)概括(原因)类、认识类(二战)戴高乐、法国抗战与复兴2015全国卷摘编自(俄)亚维菲利波夫俄罗斯现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制定和实施原子武器研制计划的背景。(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原子武器研制成功的条件和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积极作用。(10分)概括(背景)类、作用(影响)类(二战)苏联、原子武器2

5、016全国卷摘编自陈兼、赫斯伯格越战初期中美之间特殊的“信息传递”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中国在越南战争中没有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原因。(7分)原因类(19651973年)越南战争2016全国卷据杨晓明欣悦的灵魂:罗曼罗兰(1)根据材料,概括与一战时相比,罗曼罗兰二三十年代反战活动的变化。(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曼罗兰反战活动变化的原因。(10分)概括(变化)类、原因类(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罗曼罗兰反战活动的变化2016全国卷摘编自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6、识,概括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威尔逊“十四点”计划严重受阻的原因。(7分)概括(背景)类、原因类(一战)威尔逊“十四点”计划【真题体验】1.(2016课标全国,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65年,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升级后,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要求美国不得将战争无限制升级。美国决策者对此颇为重视,加强相互间的“信息传递”,努力理解中方的信息,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同中国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美国表现出某种谨慎和克制,朝鲜战争式的中美直接军事冲突没

7、有重演。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政府,面对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困境,以及从亚洲收缩力量的需要,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试图使之适合美国力量的限度和新的国内国际条件。1973年,美国与北越在巴黎签订了协定,越南战争基本结束。摘编自陈兼、赫斯伯格越战初期中美之间特殊的“信息传递”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中国在越南战争中没有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原因。答案(1)原因: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吸取朝鲜战争的教训;中国政府有效的警示信息;美国采取了避免直接冲突的一些措施。(2)原因:国内反战运动的高涨;调整国际战略,改善

8、与中国的关系;战争给经济造成巨大负担;战争胜利无望,欲从战争中脱身。2.(2016课标全国,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是著名的反战活动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即发出致德国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公开信,呼吁反战,遭到拒绝。从1914年到1918年,他连续发表文章,谴责交战各国政府是战争的罪魁祸首,呼吁立即结束这场自相残杀的战争,但不为人们理解,甚至在自己的祖国也被指责为卖国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发表精神独立宣言,总结大战的教训,呼吁知识界保持精神独立,以防战争再次爆发。在二三十年代,他发起组织了国际反战反法西斯委员会,不久当选为名誉主席。在世界反战大会上,他被选

9、为大会主席,并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反对指向苏联的一切威胁,保卫苏联。后被提名为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名誉主席。据杨晓明欣悦的灵魂:罗曼罗兰(1)根据材料,概括与一战时相比,罗曼罗兰二三十年代反战活动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曼罗兰反战活动变化的原因。答案(1)变化:由个人宣传反战到组织反战活动;由反对欧洲交战各国政府到反对法西斯,保卫苏联。(2)原因:总结一战教训:交战各国宣扬极端民族主义,蒙蔽广大民众,个人反战未能取得明显效果;形势变化:一战是非正义战争,交战双方政府都负有战争责任,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兴起,成为和平的最大敌人,攻击矛头指向苏联。3.(2016课标全国,47)阅读材料,

10、回答问题。材料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十四点”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开外交、订立和平条约、公海航行自由、贸易平等、民族自决、裁减军费、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建立国际联盟等。泰晤士报评论其“似乎没有考虑到形势的某些严峻现实”。尽管交战双方接受“十四点”为停战基础,但是实力依然强大的殖民大国英法只是口头赞同。“十四点”计划的实施严重受阻。摘编自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威尔逊“十四点”计划严重受阻的原因。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美国和苏俄等角度来分析

11、。第(2)问,根据“民族自决”、“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等内容来看威尔逊“十四点”计划具有一定的理想化色彩;根据“实力依然强大的殖民大国英法只是口头赞同”可知美国的实力同英法还有一定的差距,还不足以主导世界;结合所学可知战后列强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对战后和平的重建看法不同,并且美国国会中意见分歧、反对力量强大。答案(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防止大战重演、重建战后秩序成为关注的焦点;苏俄政府发布和平法令产生很大反响;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2)原因:过分理想化;列强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对战后和平的重建看法不同;美国的实力还不足以主导世界;美国国会中意见分歧、反对力量强大。4.(2015课标全国

12、,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0年6月,当法国政府战败投降之际,戴高乐将军发起了“自由法国”运动,向法国人民发出了坚持抵抗的号召。他通过英国电台多次向法国人民发表演讲,指出法国输掉了一场战役,但没有输掉这场战争;法国并不是孤立的,在它的后面还有一个广大的法兰西帝国;法国可以和英国结成同盟,它还可以利用美国取之不尽的资源。在英国政府帮助下,戴高乐重新组建了法国军队,并且很快投入到盟国在非洲和欧洲战场的战斗中。1941年9月,法兰西民族委员会成立,1943年改组为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并与各盟国建立了外交联系。1944年6月,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改组为法国临时政府。诺曼底登陆后,法军与盟军

13、一起参加了解放法国的战斗,并在盟军协助下解放了巴黎。1944年10月,英、苏、美等国先后承认了法国临时政府。联合国成立后,法国和美、英、苏、中一起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摘编自戴高乐战争回忆录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将军号召法国人民坚持抵抗所持的理由。(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法国复兴的历史经验。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能获取有效信息。第(1)问,依据材料中“没有输掉这场战争”“在它的后面还有一个广大的法兰西帝国”“可以和英国结成同盟,它还可以利用美国取之不尽的资源”等信息作答。第(2)问,从信念、领导、人民的角度并结合材料中“与各盟国建立了外交联系”“与盟

14、军一起参加并在盟军协助下解放了巴黎”等信息概括作答。答案(1)自由法国的事业是正义的,是为法兰西民族利益而战;法国本土虽然沦陷,但可以依托海外殖民地继续战斗;可以借助英美军事力量和经济援助。(2)具有战胜法西斯侵略的坚定信念;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与反法西斯盟国相互合作;依靠人民坚持军事斗争。5.(2015课标全国,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早在1910年,俄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放射性现象。1941年4月,苏联驻纽约的情报机构向国内报告,西方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正在讨论铀具有的巨大军事意义。其后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库尔恰托夫被任命为发展核计划的学术负责人。1943年4月,来自全苏的著名专家开始了研制工

15、作。1945年8月,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决议,着手研制原子武器,以打破美国的垄断。斯大林对库尔恰托夫说:“请说出您需要的一切帮助,您不会遭到拒绝的。”苏联部长会议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管理总局负责研制工作。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达数十万之多。一位参与者写到:“我们能够团结一致,首先是给我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科学工作条件。其次,是内心的感觉,即击败法西斯德国后,我们同最强大敌人的对抗仍没有结束。”1949年8月,苏联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摘编自俄亚维菲利波夫俄罗斯现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制定和实施原子武器研制计划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原子武器研制成功的条件和在当

16、时历史条件下的积极作用。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联系教材内容总结答案。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西方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正在讨论铀具有的巨大军事意义”“着手研制原子武器,以打破美国的垄断”“即击败法西斯德国后,我们同最强大敌人的对抗仍没有结束”等信息并结合教材内容概括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的“来自全苏的著名专家开始了研制工作”“苏联部长会议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管理总局负责研制工作”等归纳;第二小问,联系教材内容关于“冷战”的影响加以分析。答案(1)西方制定并实施发展原子武器计划;战争后期盟国内部矛盾显现;美国垄断原子弹;“冷战”氛围逐渐加强,危

17、机意识强烈。(2)条件:具有相关科学研究基础;国家高度重视,设有专门领导和研究机构;举全国之力研制。积极作用: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核战争的发生;巩固了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地位,有利于世界格局的稳定。一、关于世界性大战的规律性思考1.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世人的教训(1)要保持一个相对合理的国际秩序,以强凌弱、对战败国一味勒索,只会带来更大的冲突。(2)国际经济纠纷容易引发战争,在遇到世界性经济危机时,各国应该团结互助,共渡难关,切忌以邻为壑。(3)面临侵略势力的威胁,应该联合起来,奋起反抗。绥靖政策只能养虎为患,祸水他引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4)在战争还没有消灭之前,一个国家必

18、须注意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加强抵御外敌的能力。(5)要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目前,要努力提高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2.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是抑制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战争是交战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双方调动一切经济力量想赢得战争,使得世界各国的生产因两次世界大战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特别是战后的经济在高科技的推动下重新起飞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于是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之时,国际合作也成为绝对必须之事。正是这种从至今最惨然的战争中产生出来的对战争自身的否定力量,随着战后经济的迅速增长而大大发展,并成功地抑制了二战后一系列局部战争与冲突的扩大。今天,以中国政府倡导

19、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际关系准则的思想,已经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接受。3.通过外交手段实行必要的妥协人类在付出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的巨大代价之后,开始学会了这种处理国际争端的一种古老而又全新的方法。一战前,欧洲列强之间毫不妥协,最终使大战爆发。一战以后,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教训,使通向二战的道路曲折得多。二战后,人们更多地接受了历史的教训,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危机时表现出更多的谨慎。伴随着“冷战”的发展、缓和与结束,妥协方式越来越成为解决国际纠纷的常规手段。今天,妥协意味着任何国家都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意味着参加谈判的国家在捍卫自己核心利益的同时,必须承认和照顾谈判对

20、手的合理利益,意味着谈判双方在各自所希望得到东西之间实现某种有取有予的平衡,意味着反对和抵制国际关系中的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妥协是斗争结果的另一种形式。二战后的60多年来,这种妥协的实例比比皆是,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以对话代替对抗、以缓和与合作代替战争或“冷战”的新局面。这是人类社会在经过20世纪的战争风云之后,进一步走向文明与成熟的标志。二、对战争的分析认识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经常现象,也是近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对战争现象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国际关系特点的认识。1.战争的原因战争的原因主要在于战争发动者的一方,战争发动者的社会状况、国家实力、统治政策等都对战争的爆发产

21、生影响。2.战争的性质战争的性质是由战争发动者的目的决定的,而目的又受战争发动者所处的社会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利益等因素的制约,因而,对战争性质的认识涉及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目的的多样性又促使我们必须分清其优劣是非,凡是只为自己国家考虑、对他国构成伤害的目的都是需要谴责的,其战争性质必然是非正义的。反之则为正义的。3.战争的胜负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比较多,其中从根本上说是国家的实力,而实力能否充分发挥、能否由弱变强,又受制于社会制度、统治政策、战争性质等各种因素。其次从战争的进程来看,指挥员的素质、军队的战斗力、战役谋略得当与否、战场各部分的配合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战争的结果。4.

22、战争的影响任何战争都会造成对人类自身的巨大破坏,造成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损失。但是,有些战争在客观上会产生积极作用,而且这种积极作用要比其损害大得多。有无这种积极作用、积极作用的大小则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规模。三、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1.原因(1)从历史上看,第三世界的许多国家之间,存在着民族、宗教矛盾或领土、边界纠纷。其中有一些矛盾和纠纷,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者有意制造而形成的历史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统治的崩溃,新兴的独立国家在历史上形成的种种矛盾和纠纷开始表面化、尖锐化,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2)从现实情况看,地区霸权主义的抬头也是第三世界国家

23、之间频频发生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2.教训(1)发生冲突的国家往往两败俱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遭受灾难性的破坏。(2)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应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当受到尊重;国与国的争端,应当遵循国际关系准则,本着友好协商的精神加以解决,而不应当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四、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局部战争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热战”的原因(1)根本原因:在美苏冷战的重点地区欧洲,两国没有直接发生战争,但在亚洲,美国控制能力较低,苏联的势力也不能直接控制,于是为了确保在该地区的利益,在冷战中出现了“热战”。局部“热战”是冷战格局在某一具体地区的集中

24、体现,地区上的矛盾被双方所利用,导致局部战争发生。美国对华“扶蒋反共”失败后,对东亚、东南亚特别戒备。(2)直接原因在朝鲜,美国一直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眼中钉,希望能有机会铲除朝鲜半岛的社会主义力量。朝鲜内战一爆发,美国政府出于“冷战”意识,认为这是社会主义阵营有计划的集体行动,于是立即做出反应。在越南,美国担心越南革命会在东南亚引起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力量的普遍增长,故在法国撤出越南后,立即开始向越南渗透。(3)结果中国和苏联在这两场战争中,都给予朝鲜、越南人民以大力支持。美国在这两场战争中都以失败而告终。历史表明:称霸世界的政策不得人心;侵略他国,干预他国内政是行不通的。2.20世纪六七

25、十年代出现局部战争的原因(1)地区资源及其种族、宗教、领土纷争等矛盾交织在一起。(2)美苏争霸的“冷战”格局的影响,争夺世界霸权、大国插手、干涉别国内政。(3)殖民主义的遗留问题,新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加深了这些地区的矛盾和冲突。3.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关系变化对局部战争的影响(1)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苏联经济的衰退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战略、国际“冷战”格局开始降温,呈现美攻苏守的特点,局部战争增多。(2)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格局消失,原来抑而未发的各地民族和领土等争端在国际力量失衡状态下爆发。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

26、)从中立到参战这一转变的一个原因是政府的备战运动,运动期间的军事宣传有助于在心理上为全民族参战作准备。另一个因素是由于潘乔维拉袭击新墨西哥州而引起的美国对墨西哥的武装干预,这次干涉虽然没有带来什么结果,但它却提供了无灾害、无牺牲的军事行动的刺激。造成介入战争的还有美国的金融家和工业家,他们一直在用赊销的方式向英国和法国提供军用物资,如果他们的顾客战败了,他们也将破产。德国无限制潜艇战导致美国人员和舰只的损失也加速了美国的参战。最后,1917年3月沙皇政权的垮台使美国有可能加入民主国家的联盟,反对中欧的独裁统治的国家。这些因素结合起来,促使威尔逊总统于1917年4月对德国宣战。材料二交战国军需品

27、的生产量(百万吨)1914年8月1日1914年9月15日1917年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生铁222216255015钢192116255816煤394331346355851340以上材料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美国最终参战的原因有哪些。(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参战的目的及对战局产生的影响。解析第(1)问,据材料信息“运动期间的军事宣传有助于在心理上为全民族参战作准备”“美国对墨西哥的武装干预提供了无灾害、无牺牲的军事行动的刺激”“美国的金融家和工业家一直在用赊销的方式向英国和法国提供军用物资,如果他们的顾客战败了,他

28、们也将破产”“德国无限制潜艇战导致美国人员和舰只的损失也加速了美国的参战”“沙皇政权的垮台使美国有可能加入民主国家的联盟”进行归纳总结。第(2)问,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参战是为了争夺霸权;美国参战加速了战争结束的进程。答案(1)美国政府的备战运动在心理上为全民族参战作了准备;美国对墨西哥的武装干预中无灾害、无牺牲的军事行动的刺激作用;金融家和工业家希望美国参战保住自己的经济利益;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给美国造成损失;俄国政权更迭的影响。(2)目的:捞取战利品;争夺世界霸权。影响:使协约国在军需、人力方面占有决定性的优势,加速了战争结束的进程。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以最明确的

29、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两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是不应该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分割得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前的边界归还我们。这样,我们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国的国家。”摘自英国瓦特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材料二在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包括战败的德国加入国际联盟;联盟各会员国应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摘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一战后法国和美国对德国政策的区别,并分别指出其原因。(2)根

30、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和会无法实现真正和平的原因。答案(1)法国:严厉制裁德国和肢解德国。原因:法德之间宿敌;法国为防止德国东山再起,企图独霸欧洲大陆。美国:主张吸收德国加入国际联盟。原因:在联盟内部利用德国对抗英法;通过控制国际联盟进而称霸世界。(2)原因:国家之间矛盾重重;国联缺乏权威性,存在制度缺陷;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几年就出现过几次轰炸袭击。对于平民人口的轰炸引起了公众的强烈抗议。轰炸的出现以及人们对此做出的反应,引发了这样一种论点,即轰炸后方城市是迫使政府讲和的一种有效手段。结果,在20世纪30年代,欧洲的

31、空军开始研制远程轰炸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轰炸被运用于各种目标,包括军事目标、敌人的部队以及平民人口等。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平民的轰炸使得战争的后方也变得很危险。(二战中)首次进行的持续的平民轰炸开始于1940年9月初。伦敦人第一个遭受了沉重打击。德国的空军昼夜不停地轰炸伦敦达数月之久。数千人被打死或受伤,损失无法计算。但是,伦敦人的士气仍然很高。英国人称德国的这种空袭为“闪电战”,它很快成为英国全国的一种经历。闪电战被带到英国的其他许多城镇。伦敦人保持士气的能力为其他的英国人树立了榜样。认为选择平民作为轰炸目标会迫使英国讲和的看法,被证明是错误的。摘自美杰克逊斯皮尔福格尔著世界历史材料二为

32、了摧毁中国抗战的后方基地,动摇大后方人民的抗日意志,迫使重庆国民政府屈膝投降,从1938年1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日军集中了侵华陆军和海军的主要航空兵力,先后出动军用飞机9 000架次,对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之久的轰炸。重庆大轰炸,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的血腥暴行之一,其轰炸时间之长、次数之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之惨重,不仅居于中国各大城市的首位,而且在世界反法西斯各国城市中也名列前茅。潘洵、杨光彦论重庆大轰炸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6月(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这一观点出现的历史因素。(2)综合上述材料并据所学知识,概括伦敦大

33、轰炸和重庆大轰炸客观上的积极作用。解析本题考查二战期间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以对伦敦大轰炸和重庆的大轰炸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获取信息、把握阶段特征、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军事轰炸所造成的灾难和恐怖的基础上,辩证分析大轰炸对反法西斯双方产生的不同影响,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引导学生坚信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信念,理解面对人类共同威胁团结合作的重大历史意义。答案(1)观点:轰炸后方城市和平民是取得战争胜利的有效手段。因素:一战后期几次轰炸袭击的舆论成效;军事科技进步的推动;战略轰炸的破坏力和威慑力。(2)积极作用:充分暴露了法西斯侵略者的血腥残暴;激发了伦敦人民和重庆人民的反抗斗志;

34、提高了伦敦和重庆的城市地位;彰显了英中两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突出贡献与影响力;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与团结。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艾奇逊对于英国的态度很不满意。他在1月23日对国务院高级官员们说,他考虑美英两国在朝鲜问题上会不会距离太大。大家都认为他该与英国大使弗兰克斯谈谈。实际上,弗兰克斯本人在两天前就在给贝文的电报里讲道,杜鲁门当局正受到舆论和国会的强大压力,逼它宣布中国为侵略者。它本身既有同感,也无法阻止或推迟这一行动,因为它怕被指责为对共产党不够强硬。大使说如果联合国不把中国打成侵略者,美国公众就会对联合国失去信心,这样就将影响英国跟亚洲,特别是跟印度的关系。联合国

35、大会在2月1日通过决议,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打成“侵略者”。第二天,艾奇逊向内阁报告大功告成。南斯拉夫总统对来访的美国助理国务卿帕金斯说,就他对苏联人心理的了解,他不认为苏联会做出任何要被世界舆论指责为侵略者的事。摘编自华庆昭从雅尔塔到板门店(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朝鲜问题引发国际局势紧张的理由。(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宣布新中国为“侵略者”反映的本质问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的朝鲜问题。第(1)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朝鲜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另外从地区稳定、新中国对朝鲜问题的态度等角度阐述理由。第(2)问,从二战后初期美国控制联合国、西方对抗美援朝的歪曲以及敌

36、视新中国、大国霸权主义盛行等角度分析本质问题。答案(1)理由:朝鲜问题是美苏冷战的产物之一;朝鲜内战会引发局部地区的热战,是影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方式、方法直接影响到亚洲其他地区稳定;中国是世界五大国之一,新中国对朝鲜问题的态度,将引起美、苏、英、法等多个大国的关注。(2)本质问题:二战后初期的联合国被美国操控;新中国抗美援朝的正义行动被西方大国歪曲;新中国遭到西方大国的仇视与扼杀;两极格局下,大国霸权主义的横行促使地区性冲突不断升级。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据外媒2015年3月22日报道称,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表示可能将在“可能预见的未来”展开攻势。而就在前一日,美

37、英两国同时宣布向乌克兰派遣士兵帮助训练乌国军队,在乌境内展开军事培训工作。就在俄罗斯大规模庆祝克里米亚入俄一周年之际,美英联盟如此“高调”支援乌克兰政府军,乌民间武装又抛出“进攻”言论,不禁让人对乌局势以及美国对乌政策是否发生“转变”产生猜想。而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美国对乌培训行动此前一直没有启动,是担心此举会刺激普京。但近日普京频频“大秀肌肉”,不仅在黑海、克里米亚等多地举行实战军事演习,还下令俄北方舰队及伞兵部队进入全面戒备状态。普京的“不甘示弱”着实刺激了美方,促使美国将对乌援助公开进行,“意在向俄罗斯表明普京削弱邻国、将克里姆林宫的控制强加于人不会再得到容忍。同时也向莫斯科表明,英

38、国与西方将准备继续支援基辅政府”。摘自新浪新闻(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乌克兰危机爆发的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乌克兰危机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美俄干涉和乌克兰国内的政治、经济、民族矛盾、政策失误等角度考虑。第(2)问,根据乌克兰危机对世界和涉及到的各方势力的角度来考虑其影响。答案(1)原因:乌克兰处于两大势力争夺层(或外部力量插手);西方的长期渗透;乌克兰当局政策失误;乌克兰政治腐败;乌克兰国内民族矛盾激化;乌克兰经济状况恶化;前苏联解体的影响。(2)影响:俄美(西方)对抗升级;加大欧洲裂痕不利全球化;影响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凸显中国的危机平衡作用;

39、加速前苏联小国加入北约;对俄国及欧洲经济影响大。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邓小平在1975年复出后,他以“消肿”为突破口,抓军队质量建设,抓装备,抓编制邓小平指出:“我们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军队很臃肿。真正打起仗来,不要说指挥作战,就是疏散也不容易。”为此,他提出:军队要整顿,要消肿,要抓编制,抓装备,抓训练,提高现代化水平。要“减少不必要的非战斗人员。减少统率机构、指挥机构人员,最主要的是减少干部”。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民解放军数量变化的趋势并说明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此次裁军的目的。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

40、合材料一表格数据总结;第二小问,从材料中上升时期分别是1951年、1975年,结合相关史实回答,下降时期从1952年和1982年开始,结合相关史实回答。第(2)问,从材料二“他提出:军队要整顿,要消肿,要抓编制,抓装备,抓训练,提高现代化水平”可知,目的是推动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增强国防力量;从“减少不必要的非战斗人员。减少统率机构、指挥机构人员,最主要的是减少干部”可知,目的是精兵简政,减少财政支出;为支援地方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结合20世纪80年代世界局势逐渐缓和的国际形势可知,目的是进一步缓和国际形势,维护世界和平。答案(1)趋势:虽然有所起伏但总体呈下降趋势。上升原因:朝鲜战争爆发;“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的影响。下降原因:新中国政权巩固;朝鲜战争结束;80年代以来国际局势逐渐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2)目的:推动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增强国防力量;精兵简政,减少财政支出;进一步缓和国际形势,维护世界和平;为支援地方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