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比一比 苏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659795 上传时间:2024-06-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比一比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比一比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比一比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 比一比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础是儿童在生活中已经积累的一些直接经验。比较是常用的思维方式。它可以帮助人们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也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法,它有助于人们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发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教学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初步建立长短、高矮、轻重的观念,而且可以让学生体会比较的基本方法,形成初步的观察和比较的意识,初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这部分的教材编写有如下一些特点: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主动进行比较,获得认识。2.重视比较方法的引领。二、学情分析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估计没有什么困难。教学

2、中,通过一些教学环节,让学生多次经历比的过程,应用比的方法,感受这些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应用意识。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长短、高矮、轻重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2.使学生通过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3.使学生初步感受比较的意义和价值,感受日常生活现象与数学的联系,初步培养用数学眼光和数学方式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四、教学重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物体长短、高矮和轻重的一般比较方法。五、教学难点 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在多个物体之间

3、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 课题:比一比 课时:1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并说出两个简单物体的长短、高矮或轻重。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形成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简单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认识,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比较长短、高矮、轻重等。教学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根毛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出示教材例题场景。 谈话;小朋友,这是校园的一角。请你仔细观察,图上都有些什么。2.揭示课题。 启发:你觉得图

4、上石榴树和柿子树有什么不同?小朋友跳的两条绳子会有哪些不同? 谈话:校园一角的两棵树高矮会有不同,绳子可能长短不同,这些都是比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一比,比出一些物体的长短、高矮、轻重或大小。(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体会方法1.比较长短。 引导:请看图上两人手里的跳绳,你觉得哪条绳长一些,哪条绳短一些? 现在两条绳在两人手里,都是弯弯的,大家说不清哪条长些哪条短些。你觉得可以怎样比出跳绳长短?互相讨论讨论,再说给大家听听。(板书:比长短)谈话:可以把绳子拉直,一端对齐,看另一端就可以比出绳子长短。那么我们来看一看。 出示教材小朋友跳绳图和比较长短的图,要求学生比一比,长的画“”。 交流

5、:哪条绳长一些,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追问:我们刚才是怎么比出绳子长短的? 指出:比较两根跳绳的长短,就要把这两根绳拉直、一端对齐,香另一端比一比,就可以知道结果。现在我们发现,红绳比黄绳长,反过来可以说黄绳比红绳(短) 。 让学生说一说;红绳比黄绳长,黄绳比红线短。2.比较高矮。 引导:滑梯上有两位小朋友,他们两人可以比一比什么?(板书:比高矮) 提问:从站在滑梯上的图看,你觉得两人谁高一些,还是一样高呢?说说你的想法。 要能一眼看出来他俩的高矮,你觉得他俩怎样站着比,比较方便? 谈话:小朋友都知道,比高矮要站在同样高的地方来比,就能一眼看出来。(出示教材上滑梯图和比高矮的图) 现在请小朋友自

6、己比一比,高的画“”。让学生交流比较结果,说说哪个比哪个高,哪个比哪个矮,并说说比高矮一般要怎样比。3.比较轻重。 引导:除了可以比一比两件物品的长短、高矮,你们觉得还可以比什么呢?(板书:比轻重、比大小、比多少) 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石榴和柿子的轻重。 出示教材上石榴和柿子及比轻重的图,说明是放在天平上来比的。要求学生想想哪个重哪个轻,在重的下面画“”。 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判断,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结合强调:如果两边一样重,天平会怎样:如果不一样重,天平会怎样。 迫问:在天平上比轻重,可以怎样看出谁重谁轻,或是一样重?你能说说石榴和柿子谁比谁甫、谁比谁轻吗?4.尝试应用启发:图里还有哪些可以像这样

7、比一比昵?试着找一找,互相说一说。 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比的什么和比的结果。三、组织练习,巩固内化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请同桌小朋友每人拿出1支铅笔,比比谁的长。 交流:你是怎样比的,谁的长一些? 请同桌小朋友拿出三支或四支铅笔,想想怎样比出哪支最长,哪支最短,并且自己比一比。 交流:你是怎样比出最长和最短的? 强调:比长短可以把一端对齐,看另一端来比较长短。2.比毛线长短。 请同桌小朋友把你带来的毛线想办法比一比,看谁的长一些。3.做“想想做做”第2 、3 题。 引导学生完成并交流结果,说说怎样比出来的。4.做“想想做做”第4 题。 出示情境图,学生完成。 交流:男孩和女孩谁高?你

8、是怎样比的? 说明:看,男孩受伤了,而女孩在帮助男孩,真是好孩子。因为男孩坐着,这时看上去男孩和女孩差不多高,但男孩如果站起来,他就比女孩高。5.做“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完成并交流结果。 追问:为什么第二个杯子里水最多,第三个杯子里水最少?6.做“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完成并交流。 追问:为什么1个红萝卜比1个胡萝卜重? 指出:这里1个红萝卜和3个胡萝卜一样重,那么1个红萝卜就比1个胡萝卜重。7.做“想想做做”第7 题。 提问:如果小朋友要比谁高谁矮,你觉得怎样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让几个小朋友自己从高到矮排队。 提问:从前往后他们是怎样排的,从后往前是怎样排的? 这些小朋友里谁最高、谁最

9、矮?四、总结方法,拓展运用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10、: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

11、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1.谈话:小朋友,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怎样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2.拓展;小朋友学得真不错,老师带你们一起去智慧岛看一看。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课件出示拓展题:这里有1个气球和1个皮球(气球比皮球大)。让学生比一比它们的大小、轻重,互相说一说。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3. 做“思考题”。让学生看思考题,小组讨论交流,在书上完成。然后要求说明理由。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