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成语、古诗、文言文必考题型分类复习一、我会理解词语或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 成语加点字的意思成语加点字的意思邯郸学步杞人忧天滥竽充数刻舟求剑掩耳盗铃画蛇添足守株待兔和睦相处没精打采灰心丧气无忧无虑相提并论争奇斗艳准确无误望闻问切耿耿于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窃窃私语二、我会理解古诗中加点字的意思。古诗加点字意思古诗加点字意思迟日江山丽泥融飞燕子正是河豚欲上时梅子黄时日日晴绿阴不减来时路小溪泛尽却山行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路上行人欲断魂牧童遥指杏花村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独怜幽草涧边生野渡无人舟自横上有黄鹂深树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不知转入此中来三、我会理解文言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文言文加点字的意思文言文加点字的意思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四、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春天到了,燕子忙碌地衔着春泥筑巢,河边的沙地上,几只鸳鸯在懒洋洋地晒太阳。这正是杜甫的诗句“ , ”中描绘的景象。2.周末,我跟爸爸去郊外散步。看到竹林旁边的三两枝桃花悄然开放,不远处的河面上,有几只野鸭在闲游,爸爸不禁吟诵起苏轼的名句“ , ”来赞美眼前的春景。3.苏轼用诗句“ , ”,把早春时节江水变暖的情景描绘得美
3、妙传神。杜甫吟诵着“ , ”,来赞美春天的明丽之景。看见江边阳光普照,鲜花似火,春光水碧的景色,我想起白居易的诗句“ , ”。4.走进古诗。你看,“_,_”,燕子繁忙,鸳鸯闲适,一动一静,相映成趣;“_,_”,花竹交错,红绿掩映,桃花报春,水暖鸭知;“_,_”,春风吹拂,绿水满江,晨光映照,红花似火。5.春天是万紫千红、婀娜多姿的!古代大诗人眼中的春天更是各具特色。在贺知章的眼中,春天是“ ,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姿;在杜甫的眼中,春天是“两个黄鹂鸣翠柳, ”的鸟影;在孟浩然眼中,春天是“ ,处处闻啼鸟”的鸟声;在高鼎眼中,春天是“草长莺飞二月天, ”的柳烟6.元日写的传统节日是 节,诗句描写了
4、节日 、 、 的习俗。“元日”是指农历的 (时间),从元日中“_”和“_”两句中,我联想到了春节时辞旧迎新的 景象。7.我听爸爸说这种酒的产地是杏花村。顿时两句古诗浮现在我的脑海:“ ?. 。”这两句诗出自 朝诗人 之手。这首诗描写的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有 、 的习俗。8.当思念家乡、亲人时,我们可以吟诵李白的“举头望明月,_”,还可吟诵王维的“_,_。”9.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_,路上行人欲断魂。千门万户曈曈日,_。独在异乡为异客,_。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1)诗句描写的传统习俗有_。诗句与传统节日_节有关。(2)按一年中传统节日的先后顺序给上面的诗句排序:_。(填序
5、号)10.本学期,我积累了不少的古诗名句,我们可以用诗句“ , ”来描写春节时人们张灯结彩、贴春联的情景;用诗句“ , ”来描写佳节时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用诗句“ , ”来描写清明节人们扫墓时的情景。阳春三月,看到江边桃花开放,水中鸭子嬉戏,我会吟诵苏轼的诗句“ , 。”11.滁州西涧作者是_代诗人_,诗中描写的是_季的景色。诗中描写诗人唯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鹂在树荫深处啼鸣的诗句是“_,_。”这首诗后两句是“_,_”12.“宋人有耕者。 。兔走触株, 。 ,冀复得兔。 ,而身为宋国笑。”这是一个 故事,像这样的故事还有 和 。除了中国古代寓言,我还知道伊索寓言中的 这两个寓言故事
6、。13.守株待兔选自 宋人“释其耒而守株”的起因是“ , 。”(用原文回答)这个宋国人没有再得到兔子是因为“ ” (用原文回答)只是一个偶然事件。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五、我会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宋人有/耕者 B.兔/走触/株 C.兔/不可复得2. 下列诗句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沙暖/睡/鸳鸯 B.蒌蒿/满地/芦芽短 C.正是/河豚欲/上时 D.小溪/泛尽/却山行3.下列诗句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春风/送暖/入屠苏 B.路上/行人/欲/断魂 C.每逢/佳节/倍/思亲。 D.遍插/茱萸/少一/人。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7、 )。 A.独怜/幽草涧边/生 B.上/有黄鹂/深树鸣C.春潮/带雨/晚来急 D.野渡无/人舟自横阅读与鉴赏5.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B.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C.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D.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6.给成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欣然怒放()A.生气,愤怒。 B.形容气势很盛。(2)含笑一现()A.现在,此刻。 B.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3)四面飞散()A.分开,由聚集而分离。 B.分布,分给。(4)逆风而飞()A.向着相反的方向。 B.抵触,不顺从。7.给古诗加点的字词选择正
8、确的解释。(1)爆竹声中一岁除( ) A.消除。 B.过去。(2)独在异乡为异客( ) A.特别。 B.另外的,别的。(3)借问酒家何处有( ) A.请问。 B.借东西时询问。(4)千门万户瞳瞳日( ) A.目光闪烁的样子。B.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5)元日。( ) A.除夕 B.一月一日 C.农历正月初一(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 A.华山以东 B.山东省 C.山的东面(7)独怜幽草涧边生( ) A.可怜 B.可爱 C.喜爱(8)野渡无人舟自横( ) A.横着 B.随意漂浮 C.杂乱8.给文言文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兔走触株( )。 A.走路,步行。 B.跑。 C.离开。
9、(2)因释其耒而守株( )。 A.因为。 B.原因。 C.于是。(3)冀复得兔( )。 A.河北的简称。 B.姓。 C.希望。9.下列成语中加点字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A.刻舟(船)求(寻找)剑 B.滥(失实的,假的)竽充(冒充)数C.掩(遮蔽,遮盖)耳盗(偷)铃 D.邯郸(战国时赵国的人名)学步(学习走路)10.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兔走触株(行走) B.冀复得兔(希望)C.因释其耒而守株(因为) D.兔不可复得(重复)11.下列词语中的“释”与“因释其耒而守株”中的“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解释 B.释疑 C.冰释前嫌 D.手不释卷12.根据课外阅读在括号里填上
10、意思相近的成语。(1)自欺欺人( );(2)口是心非( );(3)见识短浅( ) A.叶公好龙 B.掩耳盗铃 C.井底之蛙13.下面与“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描写的画面最相符的一幅图是( )。 14.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D.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5.下列诗句与其它三句不是一类的一项是(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16.下
11、列古诗与哪个传统节日有关?选一选。A.元宵节 B.端午节 C.清明节 D.重阳节(1)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2)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怀。( )(3)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4)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17.下列诗句跟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C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D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指现在的山东省B.清明中的“清明”指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C.元日中的“元日”指现在的元旦节D.“
12、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屠苏”指屠苏草19.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惠崇春江晚景是作者为惠崇画的春江晚景所作的题画诗。B.绝句和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季节都是春天,三衢道中描写的季节是初夏。C.在惠崇春江晚景中,作者看到了悠闲的野鸭和逆流而上的河豚。D.三衢道中一诗中,“三衢”指的是浙江衢州,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20.小故事有大道理,把下面的寓言故事及其蕴含的道理对应起来。A.滥竽充数 B.自相矛盾 C.杯弓蛇影 D.掩耳盗铃(1)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前后一致,不能相互抵触。( )(2)不要总是疑神疑鬼,要善于观察事物,发现真相。( )(3)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13、。( )(4)做人要有真才实学,弄虚作假迟早会被拆穿。( )参考答案一、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 学步:学习走路。杞人忧天:忧,担忧。 滥竽充数:滥:失实的,假的。充:冒充。 刻舟求剑:舟:船。求:寻找。 掩耳盗铃:掩:遮蔽,遮盖;盗:偷。画蛇添足:脚。 守株待兔:株:树桩 待:等待和睦相处:睦:友好,亲近。 没精打采:采,精神。灰心丧气:丧,失去。 无忧无虑:忧,忧愁。顾,顾虑和担心。相提并论:并,齐。争奇斗艳:奇:奇异; 艳:色彩鲜艳。 准确无误:误:误差 望闻问切: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耿耿于怀:耿耿:有心事的样子。怀:心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14、也:信,信用;其:那;可:可以。窃窃私语:窃窃:形容声音细小;私:私下;语:说话。二、迟日:春日。丽:美丽、秀丽。 泥融:这里指泥土湿润 。欲:将要。 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初夏)。阴:树荫。 泛,乘船。 尽,尽头。 却,再,又的意思。谙:熟悉。 胜:胜过。如:胜过。 忆:怀念。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除:过去 屠苏:一种酒,古代习俗,常在元日饮用瞳瞳: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桃符:旧指春联。欲:将要。 遥:远 山东:华山以东 异:另外的,别的。逢:遇到 遥:远 遍:都、到处 独:唯独 怜:喜爱横:随意漂浮 深树:枝叶茂密的树芳菲:盛开的花,也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尽:指花
15、凋谢了。始:开始 不知:岂料,想不到 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三、株:树桩。 走:跑。 触:撞到。 折:折断。因:于是。释:放下。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家具。冀:希望。 复:又,再。 得:得到。 身:自己。 为:被。四、1.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2.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4.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行白鹭上青天 春眠不觉晓 春眠不觉晓 拂堤杨柳醉春烟6. 春 放鞭炮、喝屠苏酒、换桃符 正月初一 爆
16、竹声中一岁除 总把新桃换旧符 热闹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 杜牧 清明节 扫墓、踏青 8.低头思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9.清明时节雨纷纷 总把新桃换旧符 每逢佳节倍思亲 (1)更换桃符 七夕 (2)10.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1.唐 韦应物 春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12.“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寓言 刻舟求剑和亡羊补牢 狼和小羊乌鸦喝水13.选自韩非子五蠹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兔走触株 做事应该靠自己的努力,不能心存侥幸,想着不劳而获。五、1-5.CCDCB 6.BBAA 7.BBA BCA CB 8.BCC 9.D 10.B 11.D 12.BAC 13.A14.A 15.D(D是初夏) 16.CDAB 17-19.DBC 20.BC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