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时作业:第15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63010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时作业:第15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时作业:第15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时作业:第15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时作业:第15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时作业:第15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时作业:第15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通用版)课时作业:第15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必修经济成长历程第八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5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年福建质检)宋初,民户需轮流充当州县差役。后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由民户按户等高低分摊相应的雇人费用。这一政策的调整()(导学号 50520146)A改变了服役主体资格 B催生了新型生产关系C改善了国富民穷状况 D保证了小农生产稳定2战国时期,越王勾践曾下令,孕妇临产时官府派医生看护,生男孩赏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赏两壶酒一头猪,一胎生三孩派给乳母,一胎生两孩供给口粮。这一人口政策反映了()A两性地位日趋平等的现实 B诸侯重视农业,

2、富国强兵的要求C儒家“仁政”思想逐渐被接受 D诸侯注重人口与资源的协调发展3(2016年陕西商洛二模)古代中国的游牧与农耕两种异质性文明圈的互动与演进首先表现为文明的冲突,但是由于二者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导致其历史趋势是在冲突中()A版图扩张 B间歇互动 C走向融合 D相互对峙4(2016年福建质检)明初建立了鱼鳞册和黄册的登记制度。鱼鳞册主要登记每块田地所有权的归属及其四至疆界,黄册登记每户人口的具体情况。该制度旨在()A保障政府赋役征调 B促进小农经济成长C巩固大土地所有制 D推动商品经济发展5(2016年广东深圳一模)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制

3、”,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这一制度()(导学号 50520147)A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 B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C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D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6(2016年广东高考适应性考试)根据北魏的均田制,大部分国有土地授出后要求受田者年老身死时交还国家再分配,但这种“还”和“受”大多在户内进行。这说明均田制客观上()(导学号 50520148)A抑制了土地兼并 B加剧了皇权的衰落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D造成了国有土地的私有化7(2017届湖南雅礼中学月考)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38年“郑子产作丘赋”。对此,现代学者解释说:“丘赋是领主按丘征发军赋,丘内新垦土田愈多

4、,分摊军赋愈轻。”据此分析,子产推行军赋改革的进步性在于()A开创了赋役制度改革之先例 B为争霸战争准备了条件C增加了封建国家的财税收入 D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8(2016年山西晋中名校联考)太平御览记载了为诸葛亮造三千口刀(时称“神刀”)的蒲元,他已经能够鉴别取自不同江河的水,由于水质不同具有不同的淬火能力。据此可知当时()A淬火工艺只有少部分人掌握 B三国时期的手工业实行官营C水质对兵器质量有绝对影响 D对淬火冶炼规律有较深认识9(2016年湖北武汉模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役使田里、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

5、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导学号 50520149)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10(2016年河南洛阳三模)明代中后期,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通过诗文、书画、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名医名卜等则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这反映了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C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D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11(2017届湖北黄冈中学模拟)2015年,在江西南昌发掘的海昏侯墓不仅是首次发现的各项要素齐备的西汉列侯墓园,而且

6、还有数以千计的竹简和近百版木牍,对于西汉历史研究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以下出土文物和结论之间相符的是()选项文物结论A出土285枚金饼,并发现题记:“南海海昏侯臣贺元康三年酌金一斤”汉代商品经济发展迅速B 出土五铢钱数量甚多,多达200万枚当时社会经济比较富足C 一面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绘有孔子画像的屏风此画像就是孔子的真实相貌D 东周的青铜缶和西周的青铜提梁卣各一件汉代官营手工业技术先进12.(2016年福建厦门二模)秦汉时期,盐铁等官营手工作坊中劳动者的主要来源有:官府奴婢、犯罪刑徒、官府征发的服役者以及有一定手艺的自由身份的工匠。可见秦汉时期官营手工业()A不计劳动力成本 B效率极其低下C

7、产品与市场无关 D工艺水平不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导学号 50520150)材料一北魏到隋唐,均田制绵延了 300 多年,保留了大量的国有小农,但这一制度到唐中叶已经崩溃。宋代不立田制,国家不再干涉土地财产关系的变化,结果是租佃关系盛行,成为主导的土地经营形式。宋代佃户人身自由,法律上也和主人有基本的平等地位地租形式主要是分成租和定额租。分成租随整个产量的多少而波动,所以地主还对土地的经营加以干预。而定额租则佃农可完全自主经营有人估计,宋代的亩产量比唐代要提高1.5 倍。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鱼鳞册始行

8、于洪武二十年。量度田亩方圆,次以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丈尺,编类为册,状如鱼鳞,号曰“鱼鳞图册”。先是,诏天下编黄册,以户为主,详具旧管、新收、开除、实在之数为四柱式。而鱼鳞图册以土田为主,诸原坂、坟衍、下湿、沃瘠、沙卤之别毕具。鱼鳞册为经,土田之讼质焉。黄册为纬,赋役之法定焉。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三据史载:“(明末清初)吾邑地产木棉,行于浙西诸郡,纺绩成布,衣被天下,而民间赋税,公私之费,亦赖以济。”“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间,织者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外,未卒岁,室庐已空矣。其衣食全恃此。”故一旦商贩阻塞,棉花和棉布滞销,农民经济的运转就会出现危机。

9、郑学檬简明中国经济通史(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到宋朝农民身份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分析明代黄册、鱼鳞图册的历史作用和明清时期农业经济的主要特征。(16分)(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宋至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关系的变化趋势及影响。(9分)14(12分)(2016年福建福州一模)阅读下列材料,从中提取两项有关汉、唐时期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汉代灌区分布示意图唐朝灌溉工程数量简表地区长江以北长江以南时间中唐以前中唐以后中唐以前中唐以后灌溉工程数量982923938第15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1.D解析: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改变了服役主体

10、资格,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催生了新型生产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改善了国富民穷状况,故C项错误;据材料“民户需轮流充当州县差役”和“后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保证了小农生产稳定,故D项正确。2B解析:两性地位平等是指男女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妇女的地位明显下降,两性日趋平等的现实与史实不符,材料也没有涉及,故A项错误;材料中越国的人口政策是为了增加人口总量,从事农业生产,发展农业,实现富国强兵,故B项正确;“仁政”思想在战国时期没有被接受,因为它不适应诸侯争霸的需要,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人口与资源协调发展,故

11、D项错误。3C解析:古代中国的游牧和农耕两种异质性文明圈的互动和演进,首先表现为文明的冲突,但二者在经济上有很强的互补性,会使得两种文明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走向融合,故C项正确;A、B、D三项皆为阶段性特征,故A、B、D三项错误。4A解析:明朝土地登记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土地所有权,以保障政府赋役征调,故A项正确;促进小农经济成长并非其主旨,故B项错误;明朝土地登记制度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保护了自耕农,与巩固大土地所有制无关,故C项错误;该制度保护小农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5B解析: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与材料中“分配给每个儿子”不符,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有利于土地自由流

12、转,与材料中“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相符,故B项正确;材料中“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主要是促进农业而非工商业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中“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推动了小农经济的确立发展而非瓦解,故D项错误。6D解析: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均田制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具有限制兼并的作用,但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抑制兼并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皇权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得出促进经济发展的结论,故C项错误;按照材料意思,均田制理论上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异化为户内田产的世代继承,名义上的国有土地变成了事实上的私产,故D项正确。7D解析: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

13、税亩”首先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开创了赋役制度改革之先例,故A项错误;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是为了掠夺土地和人口,不属于进步范畴,故B项错误;春秋时期仍为奴隶社会,故C项错误;子产的军赋改革有利于新土地的开垦,冲击井田制,使土地向私有转化,顺应了土地私有化的趋势,故D项正确。8D解析:材料中蒲元掌握了淬火工艺,但不能据此推断只有少部分人掌握,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三国时期手工业的经营类型,故B项错误;“由于水质不同具有不同的淬火能力”,水质是影响兵器质量的因素之一,不能推断是决定性因素,故C项错误;材料中水质对兵器质量的影响,体现出工匠对淬火冶炼规律有较深认识,故D项正确。9B解析:庄园中的冶

14、铁、制盐等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竞争的情况时有存在,但材料并未提及官营手工业发展如何,不能得出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故A项错误;庄园中的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形成竞争,以获取利润,有利于民间手工业发展,故B项正确;庄园经济是为了满足庄园的需要,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故C项错误;庄园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的竞争只是“时有发生”,远不能达到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的程度,故D项错误。10B解析:重农抑商政策是政府的一种行为,材料现象与政府行为无关,故A项错误;通过多种途径都可以获得社会地位、政治身份和经济收益,体现了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倾向,故B项正确;材料重点强调的是各种职业的人通过本身技艺可以获得政治和经济收益,体现

15、不出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故D项错误。11B解析:据材料“出土285枚金饼,并发现题记:南海海昏侯臣贺元康三年酌金一斤”可知这批金饼是海昏侯进贡朝廷所用,不能反映汉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故A项错误;据材料“出土五铢钱数量甚多,多达200万枚”可知货币流通量大,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比较繁荣、富足,故B项正确;据材料“一面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绘有孔子画像的屏风”只能说明“迄今为止”最早的一幅孔子画像,但不能说明它就是孔子的真实画像,故C项错误;据材料“东周的西周的”可知这批文物是周代手工业作品,不是西汉的手工业作品,故D项错误。12A解析:据材料“官营手工作

16、坊中劳动者的主要来源:官府奴婢、犯罪刑徒、官府征发的服役者”可知,秦汉时期官营手工业不计劳动成本,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秦汉时期,盐铁等官营手工作坊中劳动者的主要来源”,与劳动效率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产品与市场的关系,故C项错误;古代官营手工业工艺水平高,因此D项与史实不符,同时材料也与其工艺水平无关,故D项错误。13(1)变化:由国有小农转变为自由佃农。(2分)原因:生产规模化,生产资料迅速集中;商品经济发展,土地买卖频繁;国家政策变化,均田制崩溃,宋不抑兼并等。(6分)作用:一定程度上明确土地所有权,保护农民利益,抑制土地兼并;赋役征收具备确实根据,保证政府的税收。(4分)特

17、征:生产区域化和专业化,产品商品化。(4分)(2)趋势:国家对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手工业与商品经济结合,农村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4分)影响:农民生产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逐渐增强,推动了经济继续发展;市场与农民的联系、影响日益紧密。(5分)14示例一:信息:汉代的灌区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中期以后江南的灌溉工程数量大幅增长。说明:从汉到唐随着江南的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封建经济不断发展。示例二:信息:从汉到唐灌溉水利事业不断发展。说明:农耕经济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事业,精耕细作水平不断提高,封建经济不断发展。示例三:信息:中唐前后江北和江南灌溉工程数量变化对比明显。说明:中唐以后北方政局混乱,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南方相对安定,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要求:至少提取两项,其中每一项信息2分,说明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