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初考试 语 文 试 题 答 案 2019.09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3分,共15分)1.答案:C 解析:A项关联词与主语位置关系不当;B项缺少宾语中心语; D项句式杂糅。2.答案:D 解析:D项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一生动荡不安,好像漂泊在海面上的浮萍;A项“朱户”即朱门,代指富贵人家;B项“尺素”代指书信、消息;C项“黄”,指代黄狗;“苍”,指代苍鹰。3. 答案:D 解析:D项颂的是汤显祖;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著有“玉茗堂四梦”。玉茗堂是汤显祖用来写作、会客、家宴和演戏的居所。4.答案:B5.答案:C
2、解析:地上有一个钱包,一个人走到钱包前却又绕道而行,走过去后又回头看那个钱包,他在想这是不是一个陷阱。画中的钱包本不是陷阱和诱惑,画中人有这种想法是社会发展中人与人缺乏信任造成的。二、文言文阅读(21分)6答案:D 解析:名:说明白,说清楚。7答案:C 解析:C项两个“以”都相当于“而”,连词,表并列;A项第一句中“乃”,副词,表判断,“是”;第二句中“乃”,副词,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B项第一句中“且”,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即将出现,“将,将要”;第二句中“且”,连词,表递进,“况且,何况,再说”;D项第一句中“其”,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第二句中“
3、其”,语气副词,表期许,“一定”。8.(1)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其”、“孰”、句子通顺各1分)(2)古代的君子,他责求自己严格并全面,他对待别人宽容又简约。( “责”、“重以周”、“轻以约”各1分)(3)假如真的知道事情会这样,即使让我做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因此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诚”、“万乘”、“辍”各1分)(4)可是在朝廷上不被人信任,在私下里得不到朋友的帮助。( 被动句、“公”、“私”各1分)9.有力;有志;有物相之。(1点1分)三、古诗词鉴赏(8分)10(1)头发斑白;视力下降;听觉迟钝;体力衰弱;(每点1分) (2)年
4、老体衰之哀;思归不得之悲;仕途失意,不受赏识之愤;(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得2分,答对3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 四、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8分)11(1)只是当时已惘然(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朝搴阰之木兰兮(4)信誓旦旦(5)无以至千里(6)而御六气之辩(7)靡不有初(8)落霞与孤鹜齐飞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12.化用诗句,(1分)运用比喻修辞手法,(1分)写出了清晨芋头叶清新、富有活力的特点,(1分)表达了作者对芋的喜爱(1分);引出下文对富有诗情画意乡村的描写。(2分)13.将芋头和稻谷作对比;将东坡先生和我老家乡里吃芋头的方法作对比;将众人对煮红薯和煮芋头的态度
5、表现作对比;将扣肉与芋头作对比;将芋头崽和芋头娘作对比。(1点1分,4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给分)14.多用叠词;多用短句,整散结合;使用口语、俗语,语言质朴;运用比喻修辞手法。(1点1分,4点即可)15.对故乡芋头的回味;对乡村和童年生活的怀念;对像芋头一样坦然、随和、低调、善解人意的品质的赞美;对知足常乐、心存美好的生活态度的肯定。(每点2分,3点即可)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16.首先交代了中国制扇的历史;然后说明扇子备受国人喜爱的原因;最后指出制扇工艺蕴含的美学意趣。(每点2分)17.历史和文化;选料和制作;制扇艺人的精神和追求。(每点2分)18.能扇风引凉,雅致精巧,具备艺术
6、风韵;(3分)蕴含民族文化,诠释传统美德,传承民族精神。(3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给分)七、作文(70分)19.一、试题: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二、审题立意提示:1.本则材料的核心词是“岁月极美”和“必然的流逝”,因此,本次材料应该是要清楚解释为什么“岁月美在于必然的流逝”。也可就此讨论面对“岁月必然的流逝”,我们该怎么做。“岁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年月”。但在日常生活中也可用来形容一段生活经历,包括承载人们的感情,可以容纳世间一切酸甜苦辣。2.立意提示:岁月流逝是必然的规律,因而要顺应自然规律;美好岁月转瞬即逝,因而要懂得珍惜;岁月虽必然流逝,但仍需认真对待;生活中酸甜苦辣都只是暂时的,因而要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评分标准参见2019高考作文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