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把握高考》2013高考语文最新专题综合演练课件:1.4《词语—熟语》考点整合(人教版).ppt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61146 上传时间:2025-11-10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2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握高考》2013高考语文最新专题综合演练课件:1.4《词语—熟语》考点整合(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把握高考》2013高考语文最新专题综合演练课件:1.4《词语—熟语》考点整合(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把握高考》2013高考语文最新专题综合演练课件:1.4《词语—熟语》考点整合(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把握高考》2013高考语文最新专题综合演练课件:1.4《词语—熟语》考点整合(人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把握高考》2013高考语文最新专题综合演练课件:1.4《词语—熟语》考点整合(人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把握高考》2013高考语文最新专题综合演练课件:1.4《词语—熟语》考点整合(人教版).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把握高考》2013高考语文最新专题综合演练课件:1.4《词语—熟语》考点整合(人教版).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把握高考》2013高考语文最新专题综合演练课件:1.4《词语—熟语》考点整合(人教版).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把握高考》2013高考语文最新专题综合演练课件:1.4《词语—熟语》考点整合(人教版).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把握高考》2013高考语文最新专题综合演练课件:1.4《词语—熟语》考点整合(人教版).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把握高考》2013高考语文最新专题综合演练课件:1.4《词语—熟语》考点整合(人教版).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一第四节三、熟语“正确使用熟语”是“正确使用词语”的重要组成部分。熟语主要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格言、歇后语等。对熟语的考查主要以成语为主。正确使用熟语就意味着能准确理解它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并能妥当运用。考查时往往在熟语运用中将正误选项相杂,这就需要具备结合给定语境辨析熟语的能力。1.望文生义熟语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整体性的特征,有其丰富的人文背景。因此,在掌握或运用熟语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它的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同时必须准确理解其中一些含有特殊意义的关键语素。切忌主观臆断,望文生义。如:一个风雨飘摇的夜晚,晏殊独坐在晃动着昏黄灯光的书房,双目微闭,口中缓缓吟出:“晚雨微微,待

2、得空梁宿燕归。”一副身处太平世道的闲适自足的神态。“风雨飘摇”形容形势很不稳定。句中望文生义,将其理解为天气不好。2.误用褒贬熟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有时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在运用时,要注意目的、场合和对象。用于赞扬、夸奖,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使用贬义成语。否则,成语运用就会不恰当。如: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针砭时弊,成为南宋词坛豪放派的杰出代表。“翻云覆雨”比喻耍手段,弄权术,反复无常。句子的意思是说辛弃疾笔下的功夫很深,而且富有豪情,这里显然是误用。3.搭配不当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

3、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有些成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规则不能违背,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应搭配,动词与宾语应搭配,成语本身不能带宾语,等等。如:身处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发现和浩如烟海的新技术,你也许会发出“我落后了”的感叹,于是,“终身学习”的理念应运而生。“浩如烟海”形容书籍、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不能用来修饰“新技术”。4.用错对象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特定的适用对象和“方向性”,命题者常常故意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把使用的适用对象、特定的“方向性”有意弄错。如果不了解它特定的适用对象及特定的“方向性”,就会出现错误。如:让梨推枣是广为传颂的谦

4、让美德的表现,假如只有一个梨,孩子们难道不应该让给妈妈吗?“让梨推枣”用于指兄弟关系友爱,不能用于母子关系。5.重复累赘重复累赘是指不明白成语的确切含义,从而造成了语境中的一些词的含义与成语的含义重复。这种类型的误用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造成整个句子犯重复啰唆的毛病。如:我们不能苛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众多普通的芸芸众生,但很高兴能看到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芸芸众生”一般泛指众多的平常人,与前面的“众多普通的”重复。6.谦敬错位有些成语是谦辞,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辞,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常见的谦辞有:狗尾续貂、班门

5、弄斧、姑妄言之、信笔涂鸦、一孔之见、不情之请、蓬荜生辉、敬谢不敏等。敬辞有:鼎力相助、高抬贵手、卓尔不群、高朋满座、大材小用等。如:在这方面,我静心研究了十几年,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可以说我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当之无愧”指接受某种光荣称号或荣誉毫无愧色。多作敬辞赞语,表示对人的赞扬,只能用于对方。7.自相矛盾有一些成语,由于我们没有准确而全面地掌握它们的意义,因而在使用过程当中出现其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之间存在表达上的语意矛盾。如:初春校园,学校举办篝火晚会,师生们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欢乐围绕在每个人身边。“春意阑珊”的“阑珊”是将尽、将衰的意思,用来形容春天即将过去,与句子中的“初春”矛盾。8.不合语境有些成语使用时需要特定的语言环境和一定的使用范围,有些成语的误用常是由于分不清语言环境和使用范围的大小。如:如果在社会上,大家都能把写错别字、使用不规范词语同对待乱倒垃圾的行为那样侧目而视,就说明我们的宣传工作成功了。“侧目而视”指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此处运用不当,应用“嗤之以鼻”才合语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