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说课稿【说教材】一、教学内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 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 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 “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 泥道的喜爱之情。本文语言优美,通俗易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 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体会 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是激发学生 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的 好教材。二、学习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2、,体会并描述“我” 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3. 在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铺满金色巴 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 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4. 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增强观察 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5. 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6. 通过本课的学习,结合学生自己走进大自然时经历的有趣事情或独 特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 的愿望,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体会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养 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三、教学重点通过对内容的理解
3、,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 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四、教学难点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会细致观察的 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 中的美。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说教法】L美读感悟法: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 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 代替学生的实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讲解分析, 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 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
4、言文字中所描 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 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2. 多媒体情景法: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 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 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同 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 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3. 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 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说学法】语
5、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 学,因此,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 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 结合本课语言优美,情境奇特的特点,我引导学生用“自读自悟、美 读交流、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 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说教学程序】一、创境质疑,激探究之情。出示法国梧桐树图片,鼓励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法国梧桐树的资 料。交流谈话导入课题,鼓励学生看课题进行质疑:巴掌为什么是金 色什么?水泥道上怎么会铺满金色巴掌?并引导学生联系对梧桐树 的介绍,把梧桐树和巴掌连起来,说一句话。这样,一方
6、面注重学生 “说话”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 特点;另一方面,学生所叙述的内容都融入了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 体现语言学科的人文性。同时,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探究 的欲望。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对话。但对话的基础应是学生潜心融入 文本。在学生产生了读书兴趣、探究欲望后,让学生自读全文,体验 自主学习的乐趣,为“美读”打下基础。1.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解决不了 的提出来。3. 检查自读情况。4. 熟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三、指导朗读,深入探究。如何指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教师不必细细讲解、分析,应 重视“读”。因此,教学中教师以读代讲,以评代导。1. 读第一自然段,结合自身经历谈感受。2. 读第二部分,了解作者的发现,感受作者的情感。(1)自由读第第二至十一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2)有了新发现后,“我”有什么变化?(3)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4)此时此刻,作者又有什么感受?(我第一次觉得,门前的水泥 道真美啊!)四、联系实际,课外延伸。1. 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感受?相互交流。2. 教师小结:我们要走进大自然,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在 大自然的怀抱里体会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养成积极的生 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