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蚌埠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敬畏是人类的一种伦理精神与道德品格。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有
2、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意思是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有德之人,敬畏圣人的思想理论;小人不懂天命而不加敬畏,对有德之人态度轻慢,对圣人的言说多有轻蔑。其中的“天命”实际上是指自然及其运行规律。那么,人类又为什么要对自然和自然规律怀有敬畏之心呢?这是因为,人类是自然在演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高级动物,须根据大自然的时节变化、气候变迁与星移斗转来安排自己的生产与生活,如春耕夏作、秋收冬藏,春夏减衣、秋冬加衣。饮食也是依时节而变。这表明,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在根本上必须遵从自然秩序和自然法则。不仅如此,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向人类提供生
3、命存活与延续的物质给养,每个人的衣、食、住、用、行所需要的物质资料,都来自大自然的恩赐和馈赠。因而,马克思说:“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而从自然生态史来看,在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之前,某些动植物就早已生活于地球之上。这就意味着,某些地球生物具有比人类更为悠久的地球生活史,人类应该对它们予以敬畏、尊重和爱护。现代自然科学和生态学的研究已经表明,地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每一生物物种在地球生态系统中都有他人他物无法代替的独特功能与价值。并且,任何一个物种,上至人类下至一株小草或一只蚂蚁,也都有着自身的生存法则。也就是说,每一地球物种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态位”
4、。就人类而言,站好“生态位”不仅要求人类必须有特定的生存空间和活动边界,而且要有正确的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且与其他物种保持适度的张力与动态平衡。如果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地超越自己的“生态位”,一方面,破坏和污染自然生态环境,过多消耗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另一方面,又不断强占、挤压其他生物物种的生存空间,如把野生动物作为自己的盘中美味,这些行为势必招致自然界和其他生物物种的强烈回应与报复,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带来危机。因此,老子就曾告诫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这就是说,天地之所以长久,是因为它不争或没有自己的私利。恩格斯也警示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于自然界
5、的每一次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正因如此,遵循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安排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用生态道德来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恰恰是人类对自然心怀敬畏的必然要求。(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年2月17日)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认为人应该敬畏自然及其运行规律,敬畏是高尚的人所具心有的伦理精神和道德品格。B. 人类对自然和自然规律怀有敬畏之心,比如人类春耕夏作、秋收冬藏,春夏减衣、秋冬
6、加衣,饮食也依时节而变。C. 人类要敬畏大自然的原因是大自然时时刻刻都在向人类提供生命存活与延续的物质给养,人要靠自然界生活。D. 自然界万物都有自身的生存法则,有特定的生存空间和活动边界,并与其他物种保持适度的张力与动态平衡。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文章开篇先提出中心论点,并通过一系列论证,最后提出人类要对自然心怀敬畏的要求。B. 文章以设问突出观点,围绕原因,从多个角度加以分析,逻辑严密,思路清晰,说服力强。C. 作者从伦理道德和科学研究两方面展开论证,指出人类要生存必须调节好与自然的关系。D. 文章引用孔子、老子、马克思、恩格斯的名言,既丰富了文
7、章内容,又有力支撑了论点。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人类不应该妄言战胜自然,人类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最终都将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B. 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总会面临始料末及的变化,很多时候开始的成功到最后却毁于一旦。C. 老子认为,人类不能因自己的利益而破坏自然,不能去争抢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这样人类才能长久地生存下去。D. 如果人类不断破坏和污染自然生态环境,强占挤压其他生物物种生存空间,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必将走向毁灭。(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呼兰河传(节选)萧红这事情注一发,全院子的人给王大姑娘做论的做
8、论,做传的做传,还有给她做日记的。做传的说,她从小就在外祖母家里养着,一天尽和男孩子在一块,没男没女。自从团圆媳妇死了,院子里似乎寂寞了很长的一个时期,现在虽然不能说十分热闹,但大家都总要尽力地鼓吹一番。虽然不跳神打鼓,但也总应该给大家多少开一开心。于是吹风的,把眼的,跑线的,绝对的不辞辛苦,在飘着白白的大雪的夜里,也就戴着皮帽子,穿着大毡靴,站在冯歪嘴子的窗户外边,在那里守候着,为的是偷听一点什么消息。若能听到一点点,哪怕针孔那么大一点,也总没有白挨冻,好作为第二天宣传的材料。所以冯歪嘴子那门下在开初的几天,竟站着不少的探访员。这些探访员往往没有受过教育,他们最喜欢造谣生事。比方我家的老厨子
9、出去探访了一阵,回家报告说“那草棚子才冷呢!五风楼似的,那小孩一声不响了,大概是冻死了,快去看热闹吧!”老厨子举手舞脚的,高兴得不得了。不一会他又戴上了狗皮帽子,他又去探访了一阵,这一回他报告说:“没有死,那小孩还没冻死呢!还在娘怀里吃奶呢。”这新闻发生的地点,离我家也不过五十步远,可是一经探访员们这一探访,事情本来的面目可就大大的两样了。有的看了冯歪嘴子的炕上有一段绳头,于是就传说着冯歪嘴子要上吊。有的探访员晓得了冯歪嘴子从街上买来了一把家用的切菜的刀,于是就大放冯歪嘴子要自刎的空气。冯歪嘴子,没有上吊,没有自刎,还是好好地活着。过了一年,他的孩子长大了。过年我家杀猪的时候,冯歪嘴子还到我家
10、里来帮忙的,帮着刮猪毛。到了晚上他吃了饭、喝了酒之后,临回去的时候,祖父说,让他带了几个大馒头去。他把馒头挟在腰里就走了。人们都取笑着冯歪嘴子,说:“冯歪嘴子有了大少爷了。”冯歪嘴子平常给我家做一点小事,磨半斗豆子做小豆腐,或是推二斗上好的红黏谷做黏糕吃,祖父都是招呼他到我家里来吃饭的。就在饭桌上,当着众人,老厨子就说“冯歪嘴子少吃两个馒头吧,留着馒头带给大少爷去吧”冯歪嘴子听了也并不难为情,也不觉得这是嘲笑他的话,他很庄严地说:“他在家里有吃的,他在家里有吃的。”等吃完了,祖父说:“还是带上几个吧!”冯歪嘴子拿起几个馒头来,往哪儿放呢?放在腰里,馒头太热。放在袖筒里怕掉了。于是老厨子说:“你
11、放在帽兜子里啊!”于是冯歪嘴子用帽子兜着馒头回家去了。东邻西舍谁家若是办了红白喜事,冯歪嘴子若也在席上的话,肉丸子一上来,别人就说:“冯歪嘴子,这肉丸子你不能吃,你家里有大少爷的是不是?”于是人们说着,就把冯歪嘴子应得的那一份的两个肉丸子,用筷子夹出来,放在冯歪嘴子旁边的小碟里。来了红烧肉,也是这么照办。来了干果碟,也是这么照办。冯歪嘴子一点也感不到羞耻,等席散之后,用手巾包着,带回家来,给他的儿子吃了。他的儿子也和普通的小孩一样,七个月出牙,八个月会爬,一年会走,两年会跑了。夏天,那孩子浑身不穿衣裳,只戴着一个花兜肚,在门前的水坑里捉小蛤蟆。他的母亲坐在门前给他绣着花兜肚子。他的父亲在磨房打
12、着梆子,看管着小驴拉着磨。又过了两三年,冯歪嘴子的第二个孩子又要出生了。冯歪嘴子欢喜得不得了,嘴都闭不上了。在外边,有人问他:“冯歪嘴子又要得儿子了?”他呵呵笑着。他故意地平静着自己。他在家里边,他一看见他的女人端一个大盆,他就说:“你这是干什么,你让我来拿不好么!”他看见他的女人抱一捆柴火,他也这样阻止着她:“你让我来拿不好么!”可是那王大姐,却一天比一天瘦,一天比一天苍白她的眼睛更大了,她的鼻子也更尖了似的。冯歪嘴子说,过后多吃几个鸡蛋,好好养养就身子好起来了。他家是快乐的。冯歪嘴子把窗子上挂了一张窗帘,这张白布是新从铺子里买来的。冯歪嘴子的窗子,三五年也没有挂过帘子,这是第一次。冯歪嘴子
13、买了二斤新棉花,买了好几尺花洋布,买了二三十个上好的鸡蛋。冯歪嘴子还是照旧地拉磨,王大姐就剪裁着花洋布做成小小的衣裳。二三十个鸡蛋,用小筐装着,挂在二梁上每一开门开窗的,那小筐就在高处游荡着。门口一来挑担卖鸡蛋的,冯歪嘴子就说:“你身子不好,我看还应该多吃几个鸡蛋。”冯歪嘴子每次都想再买一些,但都被孩子的母亲阻止了,冯歪嘴子说:“你从生了这小孩以来,身子就一直没养过来。多吃几个鸡蛋算什么呢!我多卖几斤黏糕就有了。”祖父一到他家里去串门,冯歪嘴子就把这一套话告诉了祖父。他说:“那个人才俭省呢,过日子连一根柴草也不肯多烧。要生小孩子,多吃一个鸡蛋也不肯。看着吧,将来会发家的”冯歪嘴子说完了,是很得
14、意的。(选自呼兰河传第七章有删改)注这事情:身为磨倌的冯歪嘴子娶了王大姑娘,并且生了个孩子。4.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小说叙写“探访员们”探听冯歪嘴子家中的事情、咒骂冯歪嘴子及其孩子,揭露了他们喜欢造谣生事、冷漠的性格特征。B. 作品善以细节传神,写老厨子“举手舞脚”,写王大姐“一天比一天瘦,一天比一天苍白”,都是以外在细节刻画人物的内在特征。C. 文中写祖父让冯歪嘴子带馒头回家,冯歪嘴子将自己的家事告诉祖父,这表现了祖父的和善、可亲,也表现了冯歪嘴子对家人的关爱。D. 文章结尾冯歪嘴子“看着吧,将来会发家的的话不但展现了他对未来生活充满希
15、望,也表现出他对目前生活状态的厌恶。5. 请以冯歪嘴子的形象为例,简析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6分)6. 茅盾先生说:“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请你谈谈本文的叙事有哪些特点。(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每一次灾难发生时,艺术作品都不曾缺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在持续深入,全国范围内迅速产生了一批以防控疫情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得益于自媒体时代的即时性传播特点,大量的音乐作品成了艺术“抗疫”的主力军。不过,抗击疫情的歌曲基本以讴歌、宣传与劝导为主题,内容上显得“千歌一面”。从传播效果来看
16、,能够引发广泛传唱的寥寥无几。需要警惕的一点是,“抗疫文艺”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种扭曲的“文艺狂欢”,更直白一点,为了创作而创作的并不在少数。艺术创作有其内在规律。从目前的情况看,能够有较大影响力的“抗疫作品大多数非常接地气,能够让观者在灾难中会心一笑。当疫情过去,我们或许会发现,真正能留下来的经典,是因为能引发跨越时间空间的共鸣,是因为能直面善恶并彰显于世的真实性,是因为人性的力量。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灾难是创作的重要母题,因此有“国家不幸诗家幸”之说。客观而言,中国的灾难文艺总体水平并不高,与中国多灾多难的历史与现实相比,中国为世界贡献出的优秀灾难文艺作品还不多。从长远看,如何摆脱急功近利的
17、心态,在人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方面进行深化,从生命、伦理、道德等方面探讨灾难的自然与人文含义,是值得中国的文艺创作者们反思的命题。(摘编自普曼“战疫”当前,我们需要怎样的文艺作品)材料二:极端境遇的灾难不仅带来难以估量的破坏还会带来人类在面对灾难时对生命的敬畏与反思。就目前发表的抗疫文学作品来说,具体内容有两个明显倾向:一是强调集体抗疫而非个体行为,二是突出人与疾病的抗争。不少文学作品突出以向上的姿态与疾病搏斗,有激情,有担当,书写着胜利的希望,闪耀着勇敢的光芒。中国人历来有很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在民族危急时刻,绝不向命运低头。抗疫文学通过灾难叙事,激发出民族忧患意识和民族凝聚力
18、,进而深化国家和民族共同体。抗疫文学只有将个体、群体的命运沉浸在国家命运的激流中去感知和表达,才能深深融入人民生活,才能对时代做出准确记录,才能摸准中华民族奋勇前行的脉搏,才能提升为一种强劲的精神力量,才能强化文艺的思想引领功能,才能体现出“文章合为时而著”的本色担当。疾病让人痛苦,但痛苦不应变成伤害。抗疫文学作品短时间内呈现的时效性是人们直面疫情的必然反应,但真正好的文学作品还是要有生活作为底色,要有深邃的思想作为内在支撑,要有真挚情感的切近传达,要有精到的艺术构思,从而获得更大的影响力与生命力。(摘编自李雪用文学凝聚抗疫精神力量)材料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文艺界迅速行动起来,用作品凝聚人
19、心,鼓舞士气,助力抗疫。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作品纯粹是为了“蹭热点”,赚取流量和关注,本质其实是消费灾难,利用灾难。还有大量的诗歌、绘画等浮于表面,空喊口号,缺乏艺术性及感染力。一流的文艺作品往往不以功利为创作目的在灾难面前,不消费苦难,不利用苦难,这是基本的伦理底线。而拥有同情、共情的能力,我们便能掂出同胞的病痛之重,让我们更加体物入微,感受他人的情感,进而才能发现,诗歌、舞蹈、音乐文艺正是人类情感最好的表现途径。守护常识,这既是对人的尊重,也是对文学与艺术的尊重。无论是文字语言还是肢体语言,都不是在图书馆里产生的,而是从乡野故里、汪洋大海、涓涓河流、漫漫长夜,从黎明破晓中演进而来。我们
20、对文艺作品有着诸多的高要求,但它们并不是精致的点缀或高阁上的观赏品,也不是职业作家及艺术家的特权。文艺作品愈是充满人性的召唤,我们的回应就愈是深刻。好的文艺作品是不朽的,所以当全国各地的人民心系病患时,当各地医护人员义无反顾驰援湖北时,人们会一遍遍地想起那些经过时间淘洗留下的经典文艺作品,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摘编自陈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战“疫”文艺)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符合艺术创作内在规律的幽默文艺作品,因为在灾难中能让人会心一笑而成为优秀的作品,有可能成为疫情过后的经典。B.抗疫文学作品只强调集体抗疫和突出人与疾病的抗争,而没有把抗疫放到国家命运的
21、层面进行灾难叙述,这是这些作品的缺陷所在。C.诗句“我要感谢你冠状君,因为你让我看到了一种甘露叫众志成城”没有伦理底线,是利用疫情、消费灾难的体现。D.材料三举例说在抗疫斗争中人们不断想起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是因为这首诗有生活的底色、深邃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每一次灾难发生都会出现相关文艺作品,但有时会出现类型化问题,像目前抗疫作品中的有些音乐,就有类型化严重的缺点。B.贺拉斯的“无论风暴把我带到什么岸边,我都将以主人的身份上岸”的思想,诠释了材料二第一段表达的抗击疫情的精神。C.生命的渺小脆弱,疫情的突发偶然,会激发文学艺术家们
22、的创作激情;但抒情不是矫情,不能放大痛苦,造成心理的二次伤害。D.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所以要接受诸多高要求,即便是职业作家和艺术家,都没有特权把这些高要求作为作品的点缀和观赏品。9.在抗疫斗争中,艺术家们如何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抗疫文艺作品?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
23、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后到京师,受业太学。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而平子被病将亡,谓其妻曰:“吾闻山阳范巨卿,烈士也,可以托死。吾殁后,但以尸埋巨卿户前。”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乃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未至四五里,乃委素书于柩上,哭别而去。其兄弟闻之,寻求不复见。长沙上计掾史到京师,上书表式行状,三府并辟,不应。举州茂才,四迁荆州刺史。友人南阳孔嵩,家贫亲老,乃变名姓,佣为新野县阿里街卒。式行部到新野,而县选嵩为导骑迎式。式见而识
24、之,呼嵩,把臂谓曰:“子非孔仲山邪?”对之叹息,语及平生。曰:“吾蒙国恩,致位牧伯,而子怀道隐身,处于卒伍,不亦惜乎!”嵩曰:“候赢长守于贱业,晨门肆志于抱关。子欲居九夷,不患其陋。贫者士之宜,岂为鄙哉!”式敕县代嵩,嵩以为先佣未竟,不肯去。嵩在阿里,正身厉行,街中子弟,皆服其训化。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于是送马谢之。嵩官至南海太守。式后迁庐江太守,有威名,卒于官。 (选自后汉书范式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 岂宜侵盗乎/B
25、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C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D遂辟公府/之京师道/宿下亭/盗共窃其马/寻问知其嵩也/乃相责/让曰/孔仲山善士/岂宜侵盗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文中“少游太学”指年轻时在太学游学。B烈士,古义指有志于建功立业之人,今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C辟,指征召出仕,与文中“举州茂才”都由皇帝直接向社会征聘任命。D夷,古时对我国东方诸少数民族的泛称,后也可用来泛指四方的少数
26、民族。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范式信守承诺,按时拜访老友。范式在太学求学时跟张劭关系很好,分别时,范式约定两年后要去拜见张劭家人,到约定的那天,范式果然前往。B范式接受重托,不负同窗之谊。范式与陈平子虽同窗却从未见过面,平子生病快死的时候将身后事情托付给范式,范式将平子视作死友,照料平子的妻儿。C范式不求回报,淡泊名利。范式将平子的灵枢护丧完成后就哭着离去,后来有官吏到京师上书称述范式的事迹,范式受到三府征召,但他都没应召。D范式偶遇故友,为他深感惋惜。范式与孔嵩本是好友,范式巡视本州到新野,孔嵩主动担任向导骑马去迎接范式,范式一见便认出了孔嵩,为他的
27、处境感到惋惜。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5分)(2)式敕县代嵩,嵩以为先佣未竟,不肯去。(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送 柴 侍 御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注】这首诗是诗人被贬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时的作品。这位柴侍御将要从龙标前往武冈,诗人写下这首诗为他送行。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龙标与武冈由“沅水”相通,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B. “送君
28、不觉有离伤”,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乐观豁达,为诗歌定下昂扬的情感基调,完全没有送别诗常有的离愁别绪。C.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两句诗,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表达对远行人的宽慰之情,恳切感人。D.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化“远”为“近”,使“两乡”成为“一乡”,虽人分两地,却情同一心,传达出离别时的一片深情厚谊。15.2020年初,一场空前的“新冠肺炎”灾难席卷了中国大地,四方朋友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不久前,日本舞鹤市政府驰援我国大连一批物资。在捐赠物资的包装箱上,写着“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诗句。请问:日本朋友为什么选用这两句唐诗?(6分)(三)名篇名句
29、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列子虽免于步行,但还没有达到逍遥的境界,因为他“_”;只有做到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 ,“_”,遨游于无穷的境域,才算逍遥。(2)杜甫登高中用“_,_”两句,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3)在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两句是“_,_”。 第卷 表达题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17-19题。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的楼兰古城,是人类向大自然过度索取留下的深刻教训;润泽一方的都江堰,记录下中国人 利用自然的朴素智慧
30、;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代塞罕坝人接力传承,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人类与生态环境互动的诸多事例,一遍遍警示和昭示我们: 、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已走到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已是必然选择。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生态创伤,也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我们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如今,绿色生活方式已经是中国社会的新时尚,生态环保思想日益成为主流文化。垃圾分类制度逐步推进,绿色出行为“最后一公里”难题找到了答案,“地球一小时”等环保公益活动 ( );保护环境的自觉,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1
3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黄沙漫天 妥善 杀鸡取卵 如火如荼B黄沙漫天 妥当 以卵击石 如日中天C过眼云烟 妥善 杀鸡取卵 如日中天D过眼云烟 妥当 以卵击石 如火如荼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生态创伤,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B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C工业化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也留下了满目疮痍。D工业化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也留下了满目的生态创伤。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热爱自然的情怀,凝结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B对自然的
32、热爱,凝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C热爱自然的情怀,凝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D对自然的热爱,凝结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快递并非现代专属,古已有之。最早的“快递公司”出现在秦朝,主要是为了传递信息和文书,称为“驿传”。到了汉朝,“驿传”逐渐走向成熟, :五里设邮,十里设亭,三十里设驿或传;同时,政府还将所传递的文书按照不同等级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和时间传递。到了隋唐时期, ,规模继续扩大,出现了以京城为中心,辐射全国各地的格局,就连一些边远山区也设有“网点”。当然,既是“快递”
33、,那在速度上肯定有所要求。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中写道:“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可见, 。21.下面是网友设计的武汉“雷神山医院”LOGO 图案,请写出除文字部分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 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80 字。(5分) 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防控疫情期间,强华中学校园网络平台的“体育锻炼大家谈”论坛上,推送了三则与之相关的材料,鼓励全校师生参与讨论。 钟南山从小就喜欢运动,足球、篮球、跑步都有涉猎。他的百米速度最快是11秒2,年轻时举重的最高重量是100公斤,卧推可以达到70公斤。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读书期间
34、,他参加学校运动会曾创下几项纪录,至今无人能破。最近一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视力下降率、肥胖检出率继续攀升 有同学说,学业压力这么大,哪些闲心体育锻炼?有老师说,课时这么紧,还要让学生打球跑步吗?有家长则认为,花时间运动不如参加数理化培训性价比高。那么,你对这个事件有哪些看法?请结合上述文字,联系社会实际或自己的人生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不得套作与抄袭。1.答案:A 解析:B项,例子属于“怀有敬畏之心”的原因。C项,原因不完全,还有“人类的生存与
35、生活在根本上必须遵从自然秩序和自然法则”以及“某些地球生物具有比人类更为悠久的地球生活史”。D项,后半句“并与其他物种保持适度的张力与动态平衡”仅针对人类。 2.答案:A解析:A项,“文章开篇先提出中心论点,并通过一系列论证,最后提出人类要对自然心怀敬畏的要求”说法错误。第一句不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在根本上必须遵从自然秩序和自然法则。3.答案:D解析:D项,结合原文“如果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地超越自己的“生态位,一方面,破坏和污染自然生态环境,过多消耗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另一方面,又不断强占、挤压其他生物物种的生存空间,如把野生动物作为自己的盘中美味,这些行为势必招致自然界
36、和其他生物物种的强烈回应与报复,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带来危机”分析可知,“生存带来危机”并不等同于“必将走向毁灭”。4.答案:D解析:“他对目前生活状态的厌恶”错误,从冯歪嘴子说话的状态是“得意”以及他对孩子妻子的关爱等方面可以看出他没有“厌恶”目前的生活。 5.答案: 用个性化的语言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他在家里有吃的,他在家里有吃的”,反复强调,表达冯歪嘴子对养活孩子的自信;“你让我来拿不好么!”表现出他对妻子的关心和家庭责任感。用他人的表现反衬人物形象,如描写他人在红白喜事的席上对冯歪嘴子极尽嘲讽之事,反衬出冯歪嘴子的顽强生命毅力。借助作者的议论表现人物,如“冯歪嘴子,没有上吊,没有自刎,
37、还是好好地活着”,表明冯歪嘴子是生活的强者。用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状态,如孩子捉小蛤蟆、妻子绣花兜肚子、窗子挂了窗帘,衬托出冯歪嘴子乐观、快乐的心态。 6.答案:多重视角的重叠。小说将第一人称视角与第三人称视角交织使用。作品中以“冯歪嘴子”为叙事承担者,以“我”为叙事视角,讲述了冯歪嘴子的抗争史,显得自然、真实、全面。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这事情一发,全院子的人给王大姑娘做论的做论”“过了一年,他的孩子长大了”“又过了两三年,冯歪嘴子的第二个孩子又要出生了”,散文化叙述,节奏舒缓。注重场合的细节描述。小说主要选取“我家里”“办红白喜事的东邻西舍”“冯歪嘴子的家里”三个场所表现冯歪嘴子的行为叙
38、事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7.答案:A解析:A项,“幽默文艺作品”错误,文中说的是“能够有较大影响力的抗疫作品大多数非常接地气,能够让观者在灾难中会心一笑”。 8.答案:D解析:D项,“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所以要接受诸多高要求”强加因果;“把这些高要求作为作品的点缀和观赏品”错,原文的意思是这些要求作家要遵守,不能把它们当作点缀,而不是作品中的点缀。9.解析:从创作的角度分析,应该在作品的内容、情感、手法等方面着力。结合具体材料可以看出,从作品内容上看,抗疫作品要体现人性、体现对生命的敬畏。从情感表达上看,要体现人们战胜疫情的决心等;从创作手法上看,要稳扎稳打,从疫情的实际出发,关注现实和未来等
39、。答案:创作内容上,要体现人性(人情共情),体现人类对生命的敬畏和反思,内容表达要全面(既要有个体,也要有群体的抗疫内容)。情感表达上,要体现人们对疫情勇敢抗争的精神,体现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创作思想和手法上,要摆脱急功近利(消费灾难)的心态,从抗疫的实情出发(坚持现实主义风格),关注现实和未来。10.答案:B解析: “之”是到的意思,宾语为“京师”,“道”是路上的意思,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A项、D项。“责让”是斥责、谴责的意思,不应该断开,排除C项。句意:他终于被三公府召用。孔嵩到京师,路上在亭中住宿,盗贼们一道偷了他的马,不久他们打听到是孔嵩的马,就相互责备说:“孔仲山是善良之士,难道可
40、以偷他的东西吗!”故选B。11.答案:C解析: C项,“与文中举州茂才都是由皇帝直接向社会征聘任命”错误。“辟”是中央官署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官,再向朝廷推荐;“举州茂才”是由地方官推荐人才。故选C。12.答案:D解析:D项,“孔嵩主动担任向导骑马去迎接范式”与原文不符,原文“而县选嵩为导骑迎式”,而县府挑选孔嵩当向导骑马去迎接范式。故选D。13.答案:(1)后来快到约定的日子,元伯将事情详细地禀告母亲,请母亲准备饮食等候范式。(采分点:“期”,限定或约定的时间;“以白”是“以之白”的省略,“元伯具以白母”(省略句); “设馔”,准备饮食。语句通顺1分。)(2)范式吩咐县府派人换下孔嵩,但孔
41、嵩认为先前的受雇没有到期,不肯离开。(采分点:“敕”,吩咐、命令;“佣”,雇用、受雇用;“竟”,完毕、完成。语句通顺1分。)【参考译文】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他年少时到太学游学,当太学生,同汝南人张劭结成朋友。张劭字元伯。二人一道告辞回家乡。范式对元伯说:“两年后我将回来,将去拜访您的父母,看看您的孩子。”于是一起约定了日期。后来快到约定的日子,元伯将事情详细地禀告母亲,请母亲准备饮食等候范式。母亲说:“分开两年,千里之外约定的话,你为什么这么相信?”元伯回答:“巨卿是守信用的人,一定不会失约。”母亲说:“既然如此,我就为你酿酒。”到约定的那天,巨卿果然来到,到堂上拜见、喝酒,尽情欢乐而别。
42、后来范式到京师,在太学接受教育。当时太学生长沙人陈平子也一同在太学学习,与范式没有见过面,但平子生病快死的时候,对妻子说:“我听说山阳范巨卿,是位有志之士,能够托付死后的事情。我死以后,可将我的尸体埋在范巨卿的门前。”接着撕开丝帛写了一封信,留给巨卿。平子死后,他的妻子根据他的话去做了。当时范式刚好回来,看了书信,见到坟墓,悲伤感动,对着坟墓作揖哭泣,将平子视作死友。于是他照料平子的妻子儿子,亲自护送平子的灵枢到临湘。距临湘还有四五里地时,他将平子在丝帛上写的信放在灵枢上面,哭着告辞离去。平子的兄弟知道以后,找范式找不着。长沙的佐理上计事务的官吏到京师,上书称述范式的事迹,三公府同时召他,他不
43、应召。范式被州府举荐为茂才,经四次升迁担任荆州刺史。他的朋友南阳人孔嵩,家中贫穷,父母年老,就改变姓名,受雇在新野县阿里当负责街道治安和打扫的差役。范式巡视本州到新野,而县府挑选孔嵩当向导骑马去迎接范式。范式一见便认出了他,叫声孔嵩,抓住他的手臂说:“您不是孔仲山吗?”对着孔嵩叹息,谈及过去的经历。范式说:“我受到国家的重用,当上州牧职位,而您身怀道术,隐藏自己,身处士卒之中,不也可惜了吗!”孔嵩说:“候赢长期从事低贱的职业,晨门对管城门觉得快意。孔子想住在九夷的地方,不嫌九夷的鄙陋。贫穷是士人自然的事情,难道算鄙贱吗!”范式吩咐县府派人换下孔嵩,但孔嵩认为先前的受雇没有到期,不肯离开。孔嵩在
44、阿里,为人端正,砥砺操行,街中的少年都服从他的训导德化。他终于被三公府召用。孔嵩到京师,路上在亭中住宿,盗贼们一道偷了他的马,不久他们打听到是孔嵩的马,就相互责备说:“孔仲山是善良之士,难道可以偷他的东西吗!”于是将马送还,向他道歉。孔嵩做到南海太守。范式后来调任庐江太守,有威望,卒于其任。14.答案:B解析:诗人虽说不觉得有离别的悲伤,但未必没有“离伤”,只是为了宽慰友人,不得不将“离伤”强压心底,不让自己的“离伤”感染对方。“完全没有离愁别绪”,说法太绝对;“昂扬的情感基调”,也不恰当。15.答案: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你我虽然分隔两地,但有青山相连,同沐云雨,在同一轮明月照耀之下,彼此心意相
45、通,就如同身处一地,何必悲伤呢!真挚地表达了对朋友的宽慰之情。日本朋友借此要表达的意思是:日本与中国虽然是两个国家,但中日一衣带水,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个世界里,中国人遭受的灾难,我们感同身受。表达了对中国人深切的关怀与激励,令人倍感温暖。借用中国的诗句来表达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非常恰当得体;不仅表现出对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的尊重,也表明了中日之间深厚的人文渊源,而且语言典雅,展示了日本的文明感。(每点2分,大体意思对即可)16.答案:(1)犹有所待者也,而御六气之辩(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17.答案:A解析:过眼云烟: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黄沙漫天:风大
46、将地面上的沙土吹起,现在多指是由气候、环境恶劣导致。妥善:妥当完善。妥当:稳妥适当。杀鸡取卵:比喻只图眼前的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以卵击石: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如火如荼:原形容军容之盛。后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如日中天:形容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18.答案:D解析:“疮痍”与“创伤”重复,排除A;句序不当,排除A、B;“制造”和“财富”搭配不当,排除C。19.答案:C解析:利用句式的一致性,排除B、D;“凝聚”比“凝结”更合乎语境,排除A、D。20.答案: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 “快递”业发展十分迅猛 唐朝对快递速度要求很高21.答案:要素:盾牌、莲花和“雷”字等元素。 寓意:盾牌象
47、征阻挡病毒的疯狂进攻,保护病人。莲花象征涤清污秽,净化重生。 “雷电”象征惩罚罪恶。面对新型冠状病毒,雷神出马,重还天下安宁。(构图要素各 1 分,寓意各 1 分。如有其他答案解读合理,酌情给分。如莲花寓意解读为 “对病毒起到免疫和净化作用”亦可。)22.【分析】对于防控疫情期间“体育锻炼”问题,题目给了三则材料,材料一以钟南山院士的例子说明运动锻炼不会妨害学习;材料二的报告说明全国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突出,暗示体育锻炼的必要性;材料三是学生、老师和家长不愿意学生体育锻炼的原因。思考三则材料的关联,材料是要呼吁学生积极锻炼,增强体质。参考立意:体育锻炼,你的疫情护身符。体育锻炼,增强你的体质。适度体锻,健康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