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选择题:(每小题均只有唯一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50分)1、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A.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B.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的快速发展C.农田水利灌溉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D.农业和畜牧业经验的交流促进了生产的发展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
2、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结果是:A.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B.农耕技术的成熟C.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3、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 “鲁人善织屦(麻等织成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阶级关系现出了变化 “鲁莽”典故由此而来当时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 南北社会生活已经趋同A B C D4、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为朋矣”,“缙绅之女(婚嫁)唯财是计,不问
3、非类”。导致这种社会巨变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国家放弃重家抑商政策C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D民主思想的影响5、国富论写到:“中国幅员是那么广大,居民是那么多,气候是各种各样,因此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产物,所以单单这个广大国内市场,就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并且允许很可观的分工程度。假设能在国内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他各地的国外市场,那么更广大的国外贸易,必能大大增加中国制造品,大大改进其制造业的生产力。”亚当斯密的这种观点对当时政局的影响是A指出当时中国工商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B暗示西方列强尽快打开中国市场C羡慕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条件优越D盛赞康乾时期中国经济的高度繁荣6、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4、记载:“南方之金属矿,与北方之煤矿同受欧战之影响,故湖南之锑,民国三年不过值200万余元,至五、六年殆值千万。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故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材料显示原材料价格受一战影响大涨 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一战中重工业与轻工业同步发展 技术与管理也关系到民族工业的兴衰A B. C D7、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更确切地说,德意志帝国的建筑材料是煤和铁,而不是铁和血。”这段话的含义是 A对政敌的恶意攻击 B重工业发达是德意志帝国的突出特色C主张民主,反对武力
5、 D工业革命是推动德意志统一的根本动力8、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品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与这种国际分工相关联是A.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B.英国已经成为“日不落帝国”C.近代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D.两次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展开9、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与这种趋势相关的因素是A.清政府成为资本主义列强侵华的代理人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传统经济在新时期的进一步发展 D.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0、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
6、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这一现象说明A.中国人实现了“实业救国”的梦想B.抵制洋货运动取得明显成效C.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求生存D.早期的民主共和思想在中国产生根本的影响11、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苏联经济模式可能更适合中国的国情B.中国真正代表社会主义的方向C.认识到了苏联的问题,可以少走弯路D.苏联的帮助给中国奠定了基础,起点更高12、“西人于园中筑高台临池,上下以车,轮行铁路,用机关运动,人出小银圆二枚,则许乘车登台,即坐小舟自台上推下,投入池
7、中,舟颠荡若甚危险,其实无妨也。西人喜之,乘者颇众;华人胆怯,多不敢尝试。”(忘山庐日记光绪二十九年八月十六日)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新式交通工具很少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C近代中国人对新式交通工具的排斥较多D近代社会风俗融入了西方的形式13、根据美国官方的数字,从1973年到1995年中期,美国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6,而普通职工的实际小时工资却下降了14%。在80年代,所有的收入增额都归于上层的20的职工,而其中1占去了增额的64。如果不以工资计,而以收入计,差距就更大,最上层的1的人得到增长额的90。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有A.国家政府推行大规模的福利政府B.第三次科技革
8、命的发展是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C.国家实力大幅度削弱D.凯恩斯的理论起了关键作用14、1844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令,规定8至13岁的儿童每天工作6.5小时,外加3小时教育时间;13至19岁的青工和女工每天工作12小时。1847年5月,十小时工作的提案在下院通过,6月8日“十小时法案”得到王室批准成为法令。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英国下院是工人阶级的代表 B.王室具有最高的审批权C.推动了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D.表明英国的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15、“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的稞麦,每公斤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国家售价比购价高出5-6倍,结果使农业生
9、产遭受了严重破坏。在短短的十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饿死了1000万人。”对此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有:A.该史料否定了苏联的巨大成就,不可信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让农民负出了沉重代价,史料完全可信C.史料客观指出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可以相信D.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失误的主要原因和材料的信息完全相同16、2011年3月11日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巨大的海啸。几分钟后,这一不幸的消息已传到了世界大部分地区。人们迅速获知这一消息的途径主要是报刊杂志 移动通信 电视 互联网A B. C. D. 17、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斯基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
10、,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 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D削减农业税,大幅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18、康熙五十六年(1717)定例:“出洋贸易人民,三年之内,准其回籍,三年不归,不准再回原籍。”四十七年(1708),“禁商贩米出洋”。五十九年(1720)规定:“沿海各省出洋商船,炮械军器概行禁止携带。”乾隆二十四年(1759),“禁丝觔贩卖出洋”。清政府推行上述政策带来的主要危害有抑制了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导致农业生产日益萎缩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巩固了封建政权的经济基础 A B C D19、世界经济一体化
11、、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改革开放不仅要请进来,还要走出去,融入到国际经济体系中去。为此中国应对时代主题的举措是A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加入亚太经合组织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恢复关贸总协定成员国地位20、2011年9月13日浙江日报撰文指出:目前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除了美元之外,一种或几种其他主要国际货币将会崛起,欧元和人民币是主要的候选对象。这反映的实质是A政治格局多极化 B经济格局多极化C科学技术多极化 D思想文化多元化21、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写道: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12、。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C.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霸主和世界霸主地位22、“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 , 典制六材。”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A.官营手工技术水平高超 B.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C.官营手工业分工细密 D.官营手工业代表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23、下面是湖北某农民家在1974年、1980年贴的两副对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
13、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 人民公社的推行C.农业科技的直接推动 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4、改革开放后,人们对服饰文化由穿得暖到时尚、个性,由封闭走向开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传统价值观被完全抛弃 B.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C.完全摆脱了封建思想束缚 D.大众媒体的宣传与引导25、“我们知道,物质、能量、信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要素。没有物质的世界是一个空虚的世界,没有能量的世界是一个死寂的世界,没有信息的世界则是一个混乱的世界。物质、能量及信息三者缺一不可。”对材料可能理解错误的是A人类对物质、能量及信息的认识
14、和利用都是伴随着科学理论的突破而进行的B人类对信息的认识与利用,是伴随着对物质和能量的认识与利用而开始的C由于信息的复杂性导致建立在理论水平上的信息技术出现的稍晚一些D人类对物质、能量及信息的认识和利用,不是同步的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货值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1886年以前,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日本茶叶的排挤,数
15、量日减。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赵德攀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材料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4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外,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还想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他们的推动下,取消了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材料三 欧元纸币图案是奥地利纸币设计家罗伯特卡利纳所设计。各种纸币正面图案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门和窗,象征着开放和合作的精神。欧盟12星代表了欧盟国家之间的活力与和谐。背面主图案是桥梁,象征着欧洲国家之间以及欧洲与世界的合作与沟通。各种门、窗、桥梁图案分别代表欧洲新时
16、期的建筑风格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对外贸易由顺差向逆差转变的原因,这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影响?(10分)(2)据材料二,二战后由美国主导建立了哪一“国际贸易体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体系进行简要评价。(8分)(3)据材料三指出欧元纸币图案设计理念主要基于什么时代主题?并简析欧元诞生对欧洲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8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败绩,证明了自强运动有不足之处。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官员意识到这场运动的局限性,认为必须扩大现代化的纲领,把政治改革也包括进去。自信的思想家康有为和他著名的弟子梁启超,鼓动皇帝遵循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的方式,实行维新变法。然而,即
17、使在后期阶段,维新分子也并不倡导完全西化,而只是鼓吹建立一种融中西诸因素于一体的混合政体。康有为改革方案的结果,是1898年的“百日雏新”,但却突然地以失败而告终。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康梁之徒,欲以最短期内铲除千余年之积弊,俾中国欲为强国。不知环境之阻力,偏于理想,多招忌妒,终则一无所成,其人固无经验之书生也。一一陈恭禄中国近代史回答:(1)材料一中康有为和梁启超主张建立的“混合政体”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认识戊戌变法失败原因。你认为影响变法成败的因素有哪些?(7分)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甲午战争
18、后,清廷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其中第四款规定:“中国约将库平银贰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同时还约定,这笔两亿两的赔款必须在3年内分8次付清,否则,未付清的款目要另外支付5%的年息。1897年清政府筹办第三次借款时,英国和沙俄为独占贷款权争执不下,形成僵局。清政府对双方都不敢得罪,决定停借外款,靠发行内债来解决。此项借款关乎国家的自立自强,所以黄思永请将借款“股票”命名为“自强股票”。后来,在制定章程之时,侍郎张荫桓将之改名为“昭信股票”,意即“就认股数目以昭信守”,显示政府信用。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决定用举借内债的办法筹款,于1898年发行“昭信股票”白银一亿两,年息五厘,承诺20年内归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人民教育出版社回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清政府解决财政危机的措施与过去相比较有何不同?请谈谈你的看法?(13分)26参考答案:28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