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6.27记承天诗夜游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57508 上传时间:2025-11-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6.27记承天诗夜游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6.27记承天诗夜游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记承天寺夜游【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了解写作背景;背诵并默写本文。 2、通过揣摩和品读课文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感情;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3、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领悟他面对逆境时的心态。 目标达成:1、通过揣摩和品读课文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感情;2、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学习流程: 【课前展示】1、默写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环境优美宁静的句子 2、默写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生活安乐幸福的句子3、背诵桃花源记【创境激趣】抢答:他是谁?提示一:他才华横溢,诗、词、文、书俱佳。21岁即中进士。提示二:但他的人生并未因此而一帆风顺。42岁满怀报国之志的他却因“

2、毁谤朝廷”之罪被贬官黄州,做了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提示三: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自学导航】 1、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_,号_,_(朝代)四川眉山人,与其父_、其弟_,并称“三苏”,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2、 读准字音:遂(su)寝(qn)藻(zo)荇(xng)【合作探究】 1、练习翻译课文。 2、讨论:(1)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2)文中叙述部分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表达了什么情感,你是否能有感情的朗读出来。【展示提升】 典例分析 知识迁移【强化训练】 1、补充句子:从记承天寺夜游中,我看到了一个的苏轼。 2、练习背诵课文。3、判断下列说法

3、的正确与否,对的打“”,错的打“”。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B“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归纳总结 】1、你认为“闲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闲人”指谁?为何自称“闲人”? “闲人”二字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复杂情感?2、主题思想: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叙事:月色入户_ 亦未寝_写景:积水_盖_抒情议论:何_何_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