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西藏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69996 上传时间:2024-06-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西藏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解析》西藏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解析》西藏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解析》西藏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解析》西藏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解析》西藏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解析》西藏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解析》西藏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解析》西藏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解析》西藏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解析》西藏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解析》西藏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解析》西藏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解析》西藏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17-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一、选择题(20*3=60分)1. “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材料反映了。A. 商人的逐利投机行为B. 男耕女织方式的瓦解C. 商人富裕祥和的生活D. 作者的重农抑商思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中“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梁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信息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商人没有农民的辛苦却能得到农民种很多土地才能得到的收入,言语中透露出对商人的不满,主张重农抑商,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重农

2、抑商政策,没有体现出商人的逐力投机行为和商人的生活状况,故AD项错误;B项错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没有瓦解。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 . 【名师点睛】重农抑商政策: 1、含义:中国封建王朝限制、打击工商业、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地租征收,以巩固封建统治的政策。 2、原因: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兵源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长期斗争使统治者认识到解决好农民问题是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统治的关键。2. 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反映的实质A.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 清朝前期

3、大机户兼并小机户C. 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规模D. 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材料可以理解到,清政府明令规定,机户的织机不得超过百张,对于超过的要进行处罚,本题主要考查“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质。从现象上讲是说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而实质上体现了封建的生产关系的阻碍作用。因此选D。考点:古代经济政策点评:明清时期封建统治日益腐朽,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妨碍商业资本发展和向手工业资本转化,严重地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3. 明清两代曾实行闭关政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一概禁绝外商来华贸易B. 使中国与世界隔绝,落伍于世界潮流C.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范

4、西方国家的侵略D. 根本上是由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决定的【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自明太祖起,中国政府逐渐确立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即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故A项中“一概禁绝”的表述错误。本题应选A项;B项是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C项为闭关锁国政策推行的直接原因、D项为闭关锁国政策推行的根本原因,均与史实相符。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名师点睛】“海禁”与“闭关锁国”的区别“海禁”不等于“闭关锁国”。“海禁”政策不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只是要求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即所谓“朝贡贸易”。闭关锁

5、国政策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也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如清朝中外贸易被限制在固定贸易场所广州十三行。“闭关锁国”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不等同于“绝对禁止”一切对外交往。4. 中国古代由对外开放转变为闭关锁国,对中国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A.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B. 使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C. 拉大了与西方的差距,使中国落后于西方D. 导致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清朝实施闭关锁国政策给中国带来严重后果,使清朝与世隔绝,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最重要的是未能适时地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落后于西方,故排除A,C项正确。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排

6、除B。D项因果倒置,因为农耕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天朝上国的心态,使统治者认为无需与外国交往,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5.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这表明。中国棉纺织业水平下降资本主义制度优于封建制度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手工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A. B. C. D. 【答案】B【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洋布因其质优价廉占据中国市场,中国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洋布倾销中国市场不是由于中国棉纺织业水平下降。故项错误。洋布倾销中国市场不能反映国家制度的优劣。故项错误。洋布倾销中国市场说明

7、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项正确。土布无法和洋布竞争反映出手工生产难以和机器生产竞争。故项正确。综上所述,正确,错误,故排除ACD,选B。6.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A. 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B. 引进近代科学技术C. 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D. 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希望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政府统治,增强封建力量是“栽花”,不是“插柳”,排除A。引进近代科学技术是有心,不是“无心插柳”,排除B。洋务运动是希望通过“师夷长技以自强”,抑制外国经济实力扩张是有心,不是“无心插柳”,排除C

8、。洋务运动是希望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政府统治,而诱导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客观作用,是“无心插柳”,D项正确。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比如说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字,一句话等。本题的题眼是“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根据对题眼的了解,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7.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是。沿海地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农民手工业者破产进入劳动力市场外国在中国开办企业的刺激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诱导A. B. C. D. 【答案】D【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70年代,自然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发展

9、提供了商品市场和自由劳动力市场,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东南沿海地区产生,因此正确,排除ABC,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8. 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A. 西方科技的传播B. 重商思潮的影响C. 清政府放宽了限制D. 改良思想的推动【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为解决因此加重的财政困难,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C项正确。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兴办事业单位热潮,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其他三项也是因素,但不是直接因素。故应选C。9. 鸦片战争后中国

10、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是指。A. 西方国家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B. 中国经济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C. 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生产逐渐分离D.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答案】C【解析】其“解体”指的是随着外国商品输入的冲击,家庭手工业破产,打破了手工业与小农生产的结合,自给自足不复存在,因而必须与市场联系,同时也出现了自由劳动力,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10. 1947年,上海五家专门印制钞票的印刷厂一分钟能印制1600万元的纸币,日夜赶制仍不能满足需要。后来,国民政府只好发10万元的大钞。这给民族工业带来的影响是。A. 提供了更多的民族资本B. 使民族工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11、C. 减轻了官僚资本的压迫D. 使民族工业遭到了致命打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所叙述的历史现象是1947年国民党滥发纸币,造成其大幅贬值,使民族工业多年的积累顷刻间化为乌有,遭到了致命打击。A应该是减少了更多的民族资本;B应该是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C应该是加重了官僚资本的压迫。故答案选D。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官僚资本的压制【名师点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曲折发展六阶段阶段时间原因主要史实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1)自然经济开始瓦解(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1)上海的发昌机器厂(2)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

12、(3)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初步发展19世纪末(1)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2)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3)实业救国热潮(1)民间出现办厂热潮(2)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3)由沿海向内地扩展短暂春天19121919年(1)辛亥革命的鼓舞(2)“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4)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1)纺织业、面粉业发展迅速(2)厂矿企业增多(3)一战后萧条较快发展19271936年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2)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沉重打击抗战爆发后(1)沦陷区:日军的破坏和吞并(2)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官僚资本

13、的压榨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日益萎缩陷入绝境抗战胜利后(1)美国取得在华特权(2)官僚资本的挤压(3)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11.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经济上看。A. 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B. 促进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C. 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D. 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难以独立发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经济上看”,A属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故选A

14、。B属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阶级结构的影响,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思想文化的影响,D属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的缺陷而非影响,因此排除。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兴起。 12.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促进了民族工业兴起。这种促进作用不包括。A.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销售市场B.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C.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本原始积D. 刺激一些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答案】C【解析】民族工业的兴起未经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而是通过直接采用西方机器生产而产生的。13. 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

15、、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A. 五四运动B. 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C. 第一次世界大战D. 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答案】C14. 学习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一课后,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讨会上发言如下,其中观点不准确的是。A. 列强的侵略是民族企业发展的最大阻碍B. 民族企业在诞生之日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C. 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和革命史上都有重要贡献D. 民族企业在近代中国的命运表明,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政治民主后,它才能健康发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6、,由于官僚资本是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出现的,所以民族企业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因此B项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CD三项符合史实,故排除。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官僚资本15. “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在这一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的最大特点是。A. 优先发展重工业B. 优先发展轻工业C. 轻重工业同时进行D. 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答案】A【解析】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一五”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最大特点,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

17、确;优先发展的是重工业而非轻工业,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轻重工业并非同时进行,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优先发展重工业而非高科技产业,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一五”计划就是要优先发展重工业。16. 对下图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图片反映了农业合作化运动B. 农民积极拥护走农业合作化道路C. 农民由于分配到属于自己的土地而喜笑颜开D. 农民积极拥护党的政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从图片可看出的信息是农业生产合作社,故A、B、D三项表述正确;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业生产合作化使得土地由农民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故

18、C项符合题意。考点:农业合作化运动。点评:农业合作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10月至1953年,以办互助组为主,同时试办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社;1954年至1955年上半年,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第二阶段,初级社在全国普遍建立和发展;1955年下半年至1956年底,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三个阶段,也是农业合作化运动迅猛发展时期。17. 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是正确的。因为这一论断A. 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B. 反

19、映了剥削阶级在我国已基本消灭的客观实际C. 明确了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D. 强调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这种论断是基于剥削阶级在我国已经被基本消灭的史实作出的,B项正确。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是属于客观原因,而主要矛盾的提出是基于国情的判断,排除A。 CD两项属于正确认识和解决主要矛盾的方法,与材料强调的原因不符,排除。18. 江泽民说:“引进来与走出去是对外开

20、放的两个轮子,必须同时转起来。”对于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招商引资与走出国门并重招商引资是为了解决我国建设中的资金不足的问题2003年,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招商引资国家“走出去”是为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A. B. C. D. 【答案】A【解析】略19. 近代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因素是A. 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渗透B. 中国民众主动学习西方C. 政府的提倡D.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主要有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渗透、中国民众主动学习西方、政治变革和政府政策的推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等,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渗透,故排除B

21、CD,所以选A。点睛:本题是因果关系型选择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设问是主要因素(最佳式的),四个选项与题目都有关系,但“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渗透”相比其他三个选项更主要。20. 近代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发生质的变革是由于A. 中国传统工具的进一步改进B. 统治者鼓励发明创造的结果C. 西方近代化交通工具的引进D. 清政府主动引进外来文明成果的结果【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交通运输方式不是由传统工具的改进而来,排除A。B项不符合史实,近代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发生质的变革是由于引进近代西方工具的结果,排除。近代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发生质的变革是由于引进近代西方工具的结

22、果,是西方文明影响的结果,C 项正确。D项中的“清政府主动引进”不符合史实,排除。二、材料题(20*2=40分)2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早期中国民族企业表材料二据统计,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平均速度为15%。这一时期创办了许多著名的民族工业企业。材料三19121919年,中国的民族工业又得到了一次发展的机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请回答: (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

23、在什么时候?近代早期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分布有何特点?(2)材料二表明,在18951913年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请举两例加以说明(创办人、企业)。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个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案】(1)19世纪六七十年代。特点:地域上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行业上主要分布在轻工业。(2)两例:张謇创办大生纱厂;荣氏兄弟创办保兴面粉厂。原因: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客观条件;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以挽救民族危机;在内外

24、交困的形势下,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3)主要因素: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解析】试题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第二小问从地域分布和行业结构两个方面分析近代早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分布特点。(2)联系所学史实,举出18951913年间创办的两家民族企业(包括企业名称和创办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发展的原因可以从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清政府的政策调整等方面分析回答。(3)材料三反映了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结合所学知识,其他方面的因素还有

25、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近代中国政局动荡、政府政策等等。考点: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点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产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进一步发展于20世纪初;短暂繁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的间隙;日益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道:“一九七九

26、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材料二1984年邓小平在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中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探究思考:(1)材料一中的“老人”是谁?“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春天”的内涵是什么? (2)从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考虑,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是什么?(3)材料二中“不是收,而放”是指这个圈后来又扩大了。那又是怎样扩大的?【答案】(1)邓小平;是指广东、福建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春天(2)既便于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新兴产业,又可以利用当地劳动力

27、优势,发展出口加工。(3)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开放格局【解析】(1)根据材料一“一九九七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邓小平等领导人决定对外开放,1979年在广东、福建两省试点,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其中“春天”是指改革开放的春天。(2)关于从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考虑,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利用当地劳动力优势,发展出口加工等方面思考作答。(3)根据材料二 “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和联系所学知识可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等方面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