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_2016学年高中语文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后反思素材1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56692 上传时间:2025-11-1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_2016学年高中语文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后反思素材1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6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反思:语文语用观教育明确表明,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会并灵活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用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培养和训练学生扎实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素养;努力实现语文教育的目标。所以,在我的教学过程中,第一步,要夯实基础的字音、字形,做到读准、认准,积累必要的词汇 。第二,了解有关辛弃疾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增加学生的语文和古典文学的知识储备。本课用典较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对典故解读的环节,一方面有利于本词的学习,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历史和文化知识的积累,为写作积累素材。第三,教学过程

2、的重点是对教材语言文字的赏读,在赏析和解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所以在本课教学设计的第五环节就是重点挖掘教材文本的表现力。以词的内容为依托,围绕重点名句的赏析展开,进一步提升朗读、感悟和语言表达的技巧和能力,以期逐步提升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这个工作需要教师细心的引导和点拨,积累一些必要的鉴赏技巧和方法,比如本课的“用典”“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第四,情感价值的熏陶和教育,我是通过反复朗读来强化和完成的。在诗词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和强调朗读,因为在朗读中才能充分调动感情深入其境,在自我感染的过程中培养高尚的审美和价值取向,把握了情感就把握了作品的“神”,最后自然就成诵了。第五,对课外语文知识进行相关的拓展,搜寻和梳理辛弃疾的其他词作,进一步了解他生平和思想,可以为诗歌鉴赏做知人论世的必要积累,最后的随笔练习,可以训练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意识,增强议论文的文学性。总之,本节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主要在于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一种审美体验和满满的成就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