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 细胞的代谢B卷 滚动提升检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第1-13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2分,第14-1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对酶及其在代谢中作用的描述合理的一项是()A用盐析沉淀的方法获取的酶和高温处理后的酶都可以恢复活性B酶主要在细胞质中合成且能在胞内和胞外起作用C植物光合作用的酶都是由细胞核中的基因控制合成的D线粒体内膜上的酶大大加快了细胞呼吸中CO2的产生速度。2.如图表示某酶的作用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B该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C该酶催化的过程中有
2、氢键的形成和断开D该酶不能催化蛋白质或脂肪水解3.用a、表示ATP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aPP),把少量ATP的P用32P标记后加入到酵母提取液中,短时间后32P出现在Pi中,但ATP的含量几乎不变。而标记P后做同样的实验,相同时间内32P不出现在Pi中。该现象不能说明()AATP中位的磷酸基团容易脱落B该过程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C32P标记的Pi是由被标记的ATP水解形成的DATP是细胞内直接能源物质4.为研究Cu2+和Cl-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小组设计了如下操作顺序的实验方案: 甲组:CuSO4溶液缓冲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温检测 乙组:NaCl溶液缓冲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
3、保温检测 丙组:蒸馏水缓冲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温检测 各组试剂量均适宜,下列对该实验方案的评价,不合理的是A. 缓冲液的pH应控制为最适pHB. 保温的温度应控制在37左右C. 设置的对照实验能达成实验目的D. 宜选用碘液来检测淀粉的剩余量5.下图为某植物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四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b箭头表示的是O2进出细胞的过程B. e,f箭头表示的是O2进出细胞的过程C. 以C18O2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光照下,测得含18O的细胞呼吸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dD. 以H218O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呼吸强度下,测得含18O的光合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b
4、6. 温度会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其作用机理可用坐标曲线表示如图。其中a表示底物分子具有的能量,b表示温度对酶空间结构的影响,c表示酶促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温度的升高,底物分子具有的活化能增加B处于曲线c中1、2位点酶分子活性是相同的C酶促反应速率是底物分子的能量与酶空间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D酶适于低温保存,原因是底物分子的能量低7.在线粒体的内外膜间隙中存在着腺苷酸激酶(AK),它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AMP上而形成ADP该过程需要有Mg2+的参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MP在细胞中可作为合成RNA的原料B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CAK发挥
5、作用时有高能磷酸键的形成D线粒体中ATP合成的速率取决于AK的活性8.如图为豌豆种子萌发时吸水和呼吸的变化(呼吸熵RQ:生物体在同一时间内,释放二氧化碳与吸收氧气的体积之比或摩尔数之比),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0-12h,种子通过胚根的渗透作用迅速吸水B0-24h,种子主要进行无氧呼吸,RQ1CA点时,种子无氧呼吸速率和有氧呼吸速率相等,RQ=1D48h时,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底物只有糖类9.图示装置用于研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本装置可用来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B适宜温度放置一段时间,滴管中冒出气泡的原因是酵母菌呼吸作用释放O2C加大滴管中葡萄糖溶液的浓度,气泡释放速
6、率可能会变小D一段时间后,取滴管中培养液,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可使溶液呈现灰绿色10.研究小组在不同O2浓度条件下,对人体内甲、乙两种细胞的呼吸强度进行了测定,其中a的O2浓度为0,且呼吸底物均为葡萄糖,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细胞可能为神经细胞,乙细胞可能为骨骼肌细胞B氧浓度为a时,乙细胞释放的能量大多以热能形式散失C氧浓度为b时,乙细胞的线粒体基质和细胞溶胶均能利用HD甲细胞的呼吸强度不随O2浓度升高而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呼吸酶数量有限11.下列有关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给水稻提供14CO2,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环境有可能出现14C2H5OHB. 给水稻提供14CO
7、2,则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C. 用15N标记某种氨基酸,出现放射性的顺序依次是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D. 小白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0,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18O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物种 指标 构树 刺槐 香樟 胡颓子 光补偿点(千勒克司) 6 4 1.8 1.1 光饱和点(千勒克司) 13 9 3.5 2.6 (光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强;光饱和点: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强)A. 光照强度小于6千勒克司时,构树幼苗叶
8、肉细胞需要的CO2全部来自于外界B. 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司时,影响构树和刺槐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都有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C. 若将光照强度突然由2千勒克司增加到4千勒克司,香樟幼苗叶肉细胞中的C3会增加D. 在树冠遮蔽严重、林下光照较弱的环境中,胡颓子和香樟的幼苗存活率高于刺槐和构树1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将等量甲、乙两个品种的新鲜小麦叶片,分别置于两个体积、CO2浓度等完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利用灵敏的CO2红外线测量仪追踪相同条件下两个小室内CO2浓度的变化,获得如图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题中“相同条件”是主要指光照、温度等相同Bt1t2时间段,乙品种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为0C从0
9、到t2时间内,甲品种叶片内有机物含量增加D乙品种与甲品种相比,乙品种能在较低的CO2浓度下生长下列关于生物实验中“对照”及“变量”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中,有氧和无氧均是自变量B一组对照实验中,可以设置两个自变量,其余因素要保持相同C“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是因变量D“探究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无关变量为光照强度15.某人利用基因工程改变功能性区域的酶甲基因,剔除部分区域后,获得酶乙丁。取等量的酶甲丁进行酶活性分析,结果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直接导致酶乙、丙、丁活性差异的原因是酶甲基因的区
10、域差异B提供酶丙更高浓度的底物,其活性会持续升高C若横坐标改为不同的温度,则甲曲线的变化趋势不变D若获得具有结构的酶戊,则其酶活性变化可用丁曲线表示16.氰化物是一种剧毒物质,但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杏仁中含有的苦杏仁苷就是一种氰化物,它能与线粒体内膜中的某些蛋白质结合,阻断ATP的生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有机物中的能量部分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B氰化物可导致细胞内ADP/ATP的比值下降C氰化物可能会抑制线粒体内膜某种酶的活性D氰化物对无氧呼吸中ATP的生成有影响17.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据图中信息推断有关叙述错
11、误的是()A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没有有氧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B当氧浓度为b和d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过程相同C当氧浓度为c时,1/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Da、b、c、d不同氧浓度下,细胞都产生H和ATP18.自然条件下植物所处的光环境非常复杂,其中强光和弱光都是植物经常遭遇的环境光照强度。将黄瓜盆栽苗分为3个组处理:T1组为持续5h强光,然后持续5h弱光;T2组是强光和弱光每3min更替1次,总时间为l0h;T3为完全弱光处理l0h。处理结束后测量了幼苗干重、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的比值等指标,结果如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T2组较Tl组幼苗干重偏低是由于光照强度减弱所致BT2组处理后
12、导致了叶绿素a含量降低较叶绿素b更加明显CT3组叶绿素含量增加但幼苗干重下降与CO2供应不足有关D光照能量相同时,稳定光照比更替频繁光照更有利于幼苗的生长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9.(13分)将酵母菌破碎并除去ATP后,分别放入甲、乙、丙三只试管中;将差速离心处理后只含有酵母菌线粒体的沉淀物分别放入、三只试管中,分别进行如下操作。请回答:组别加入物质氧的消耗量组别加入物质氧的消耗量第一组甲葡萄糖几乎为零第二组丙酮酸较大乙ATP几乎为零葡萄糖几乎为零丙葡萄糖和ATP较大细胞溶胶和葡萄糖较大(1)第一组实验的结果说明细胞的有氧呼吸需要 。(2)第二组实验的结果说明葡萄糖分解场所是 ,丙酮酸
13、分解场所是 。(3)丙试管中加入2,4-二硝基苯酚(DNP),DNP对有氧呼吸产生的H与氧结合形成水过程没有影响,但会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的形式耗散,则DNP会使分布在 的酶无法合成ATP。(4)号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甲烯蓝溶液(甲烯蓝氧化态为蓝色,接受氢后为无色),试管中液体呈蓝色,液体表面覆盖适量石蜡油,37保温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蓝色变浅,原因是 。20.(17分)耐高温淀粉酶在食品加工领域有很广泛的应用。为探究某耐高温淀粉酶的性质,某研究小组做了如表实验,测得的酶活性如图1所示:组别处理12345678可溶性淀粉溶液(3%)10mL10mL10mL10mL10mL10mL10mL1
14、0mL淀粉酶(2%)1mL1mL1mL1mL1mL1mL1mL1mL温度30405060708090100各组在相应温度下保温5min测定酶的活性回答下列问题:(1)酶活性属于该实验中 变量。该实验在实验步骤的设置上有些不合理,请修改 。(2)根据图1,能否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为80,并说明理由 。3号和8号试管中酶活性均较低的原因不同,其差异是 。(3)图2为6号试管中产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请在图中画出4号试管中产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4)某兴趣小组欲探究该耐高温淀粉酶的专一性,请你用以上实验的材料及蔗糖溶液、斐林试剂、碘液等为其设计一实验(写出实验步骤及其结论): 。21.(15分)
15、图甲为菠萝叶肉细胞内的部分代谢示意图,其以气孔白天关闭,晚上开放的特殊方式适应干旱环境。 (1)图甲所示,PEP、OAA、RuBP、PGA、C为菠萝叶肉细胞内的部分相关代谢物质,其中能参与CO2固定的有_,推测C是_。(2)干旱条件下,菠萝细胞白天产生CO2的具体部位是_,菠萝细胞夜间pH下降,原因是_。(3)以测定CO2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为指标,探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 5 10 20 25 30 35 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速率/(mgh-1) 1 1.8 3.2 3.7 3.5 3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速率/(mgh-1) 0.5 0.75 1
16、2.3 3 3.5 温度在2530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_(增加/减少)。假设细胞呼吸速率昼夜不变,植物在30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4 h,则一昼夜净吸收CO2的量为_mg。将该植物置于较弱光照下一段时间后取其叶片进行色素分离,与适宜光照下分离的色素带进行比较,发现弱光下滤纸条下端两条色素带明显加宽,推测该植物可通过_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同一植株的底部叶片呼吸作用强度比顶部叶片弱,其内部原因最可能是_。22.(14分)人的一生中,睡眠大约占到了三分之一的时间,睡眠能够促进生长发育、恢复体力和增强抵抗力。研究发现,睡眠主要依靠脑部多个脑区的胞外腺苷水平来调节。(1)腺苷由1分子的腺
17、嘌呤和1分子的 组成。神经元胞内的ATP主要来自 (细胞器)。(2)依赖膜蛋白扩散到胞外的ATP在相关酶的催化下脱去 个磷酸基团后可形成腺苷。胞外腺苷作用机制类似于神经递质,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腺苷受体(R)发生结合后会通过降解来灭活,以防止 。(3)神经元细胞膜上常见的R有R1和R2两种。咖啡因是腺苷类似物,可能与某种R结合,但并不引起腺苷相应的效应。研究者用适量咖啡因分别处理野生型小鼠和R1、R2基因敲除小鼠,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处理。测定小鼠觉醒时间,结果如图所示。注:箭头对应时刻为处理时刻。R1、R2基因敲除小鼠的实验结果与野生型相比, ,因此可推测咖啡因通过与 结合发挥作用。咖啡、茶、可乐
18、等饮料中均含有咖啡因,有些人喜欢用这些饮料来“提神”,以缓解睡意。请解释咖啡因的“提神”机理: 。咖啡因虽可“提神”,但不能过度饮用,这是由于咖啡因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降解,过度摄入咖啡因就会引起 第三单元 细胞的代谢B卷 滚动提升检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第1-13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2分,第14-1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对酶及其在代谢中作用的描述合理的一项是()A用盐析沉淀的方法获取的酶和高温处理后的酶都可以恢复活性B酶主要在细胞质中合成且能在胞内和胞外起作用C植物光合作用的酶都是由细胞核中的基因控制合成
19、的D线粒体内膜上的酶大大加快了细胞呼吸中CO2的产生速度1.B【解析】用盐析沉淀的方法获取的酶可以恢复活性,但用高温处理后的酶已经变性失活,不能再恢复活性,A错误;酶主要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且酶合成后能在胞内和胞外起作用,B正确;植物光合作用的酶不都是由细胞核中的基因控制合成的,有部分是由叶绿体中的基因控制合成的,C错误;有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是第二阶段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不是线粒体内膜,因此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不能加快细胞呼吸中CO2的产生速度,D错误。2.如图表示某酶的作用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B该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
20、H的影响C该酶催化的过程中有氢键的形成和断开D该酶不能催化蛋白质或脂肪水解2.A【解析】该酶能和底物RNA间进行碱基互补配对,说明其化学本质是RNA,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A错误;该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B正确;该酶能和底物RNA间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由此可见催化过程中有氢键的形成;经过酶促反应后,酶与底物RNA分离,此时有氢键的断开,C正确;酶具有专一性,该酶不能催化蛋白质或脂肪水解,D正确。3.用a、表示ATP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aPP),把少量ATP的P用32P标记后加入到酵母提取液中,短时间后32P出现在Pi中,但ATP的含量几乎不变。而标记P后做同样的实验,相同时间内3
21、2P不出现在Pi中。该现象不能说明()AATP中位的磷酸基团容易脱落B该过程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C32P标记的Pi是由被标记的ATP水解形成的DATP是细胞内直接能源物质3.D【解析】把少量ATP的P用32P标记后加入到酵母提取液中,短时间后32P出现在Pi中,说明ATP中位的磷酸基团容易脱离,形成ADP,A正确;ATP的含量几乎不变,说明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B正确;把少量ATP的P用32P标记后加入到酵母提取液中,短时间后32P出现在Pi中,说明32P标记的Pi是由被标记的ATP水解形成的,C正确;由于题干中没有说明ATP供能的过程,所以不能说明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D
22、错误。4.为研究Cu2+和Cl-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小组设计了如下操作顺序的实验方案: 甲组:CuSO4溶液缓冲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温检测 乙组:NaCl溶液缓冲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温检测 丙组:蒸馏水缓冲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温检测 各组试剂量均适宜,下列对该实验方案的评价,不合理的是A. 缓冲液的pH应控制为最适pHB. 保温的温度应控制在37左右C. 设置的对照实验能达成实验目的D. 宜选用碘液来检测淀粉的剩余量4.C【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Cu2+和Cl-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有无Cu2+和Cl-,其他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甲、乙是实验组,丙是对照组。缓冲液的作用
23、是为了调节pH,维持pH稳定,本实验pH以及温度都是无关变量,为了避免温度和pH对实验的干扰,因此温度和pH都应该设置到最适,A、B正确;与对照组相比较,甲、乙只能说明CuSO4和NaCl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但甲乙两组实验中除了有Cu2+和Cl-,还有硫酸根离子和钠离子,需要排除二者对实验的干扰,还需要再设置一组排除硫酸根离子和钠离子干扰的对照实验,因此设置的对照实验只有一组不能达成实验目的,C错误;本实验的因变量是淀粉的剩余量,根据碘遇淀粉变蓝可以检测实验中淀粉是否有剩余,D正确。5.下图为某植物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四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b箭头表示的是O2进出细
24、胞的过程B. e,f箭头表示的是O2进出细胞的过程C. 以C18O2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光照下,测得含18O的细胞呼吸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dD. 以H218O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呼吸强度下,测得含18O的光合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b5.C【解析】a箭头表示的是CO2进入细胞的过程,b箭头表示的是O2运出细胞的过程,A错误;e箭头表示的是O2进出细胞的过程、f箭头表示的是CO2运出细胞的过程,B错误;以C18O2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光照下,测得含18O的细胞呼吸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d,C正确;以H218O作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在较强呼吸强度下,测得含18O的光合作用产物的
25、主要去向是图中的c, D错误。6. 温度会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其作用机理可用坐标曲线表示如图。其中a表示底物分子具有的能量,b表示温度对酶空间结构的影响,c表示酶促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温度的升高,底物分子具有的活化能增加B处于曲线c中1、2位点酶分子活性是相同的C酶促反应速率是底物分子的能量与酶空间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D酶适于低温保存,原因是底物分子的能量低6.C【解析】由图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底物分子具有能量增加,A错误;处于曲线c中1、2位点酶促反应速率相等,但酶分子活性不一定相同,B错误;由图可知,底物分子的能量与酶空间结构都会影响酶促反应速率,C正确;由图可知
26、,酶适于低温保存,原因是低温只是抑制酶活性,不会使酶变性失活,D错误。7.在线粒体的内外膜间隙中存在着腺苷酸激酶(AK),它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AMP上而形成ADP该过程需要有Mg2+的参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MP在细胞中可作为合成RNA的原料B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CAK发挥作用时有高能磷酸键的形成D线粒体中ATP合成的速率取决于AK的活性7.D【解析】ATP除去两个高能磷酸键为AMP,AMP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A正确;“腺苷酸激酶(AK),它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AMP上而形成ADP该过程需要有Mg2+的参与”可见无机盐
27、对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B正确;“腺苷酸激酶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而形成ADP”,故腺苷酸激酶发挥作用时伴随着高能磷酸键的断裂与形成,C正确。线粒体中ATP合成,发生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而腺苷酸激酶(AK)存在线粒体的内外膜间隙,线粒体中ATP合成的速率取与AK无关,D错误。8.如图为豌豆种子萌发时吸水和呼吸的变化(呼吸熵RQ:生物体在同一时间内,释放二氧化碳与吸收氧气的体积之比或摩尔数之比),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0-12h,种子通过胚根的渗透作用迅速吸水B0-24h,种子主要进行无氧呼吸,RQ1CA点时,种子无氧呼吸速率和有氧呼吸速
28、率相等,RQ=1D48h时,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底物只有糖类8.B【解析】干种子的细胞中没有大的液泡,所以0-12h,种子通过胚根的吸胀作用迅速吸水,A错误;0-24h,种子主要进行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于吸收的氧气,所以RQ1,B正确;A点时,释放的二氧化碳等于吸收的氧气,所以种子不进行无氧呼吸,只进行有氧呼吸,C错误;48h时,释放的二氧化碳少于吸收的氧气,所以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底物不仅仅是糖类,D错误。9.图示装置用于研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本装置可用来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B适宜温度放置一段时间,滴管中冒出气泡的原因是酵母菌呼吸作用释放O2C加大滴管中葡萄糖溶
29、液的浓度,气泡释放速率可能会变小D一段时间后,取滴管中培养液,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可使溶液呈现灰绿色9.B【解析】本装置在水下,隔绝空气,另外放置一段时间,消耗掉氧气,就可以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A正确;适宜温度放置一段时间,滴管中冒出气泡的原因是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B错误;葡萄糖溶液的浓度过高,会导致酵母菌细胞失水过多死亡,C正确;一段时间后,取滴管中培养液,由于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可使溶液呈现灰绿色,D正确。10.研究小组在不同O2浓度条件下,对人体内甲、乙两种细胞的呼吸强度进行了测定,其中a的O2浓度为0,且呼吸底物均为葡萄糖,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30、()A甲细胞可能为神经细胞,乙细胞可能为骨骼肌细胞B氧浓度为a时,乙细胞释放的能量大多以热能形式散失C氧浓度为b时,乙细胞的线粒体基质和细胞溶胶均能利用HD甲细胞的呼吸强度不随O2浓度升高而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呼吸酶数量有限10.B【解析】骨骼肌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氧浓度为a时,乙细胞进行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多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到ATP中,B正确;氧浓度为b时,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只有细胞溶胶中能利用H,C错误;甲细胞的呼吸强度不随O2浓度升高而增加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D错误。11.下列有关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给水稻提供14CO2,则其
31、根细胞在缺氧环境有可能出现14C2H5OHB. 给水稻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C. 用15N标记某种氨基酸,出现放射性的顺序依次是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D. 小白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0,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18O11.C【解析】给水稻提供14CO2,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环境会进行无氧呼吸,有可能出现14C2H5OH,A正确;给水稻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B正确;用15N标记某种氨基酸,出现放射性的顺序依次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C错误;小白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
32、中可以检测到H2180,水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18O,D正确。12.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物种 指标 构树 刺槐 香樟 胡颓子 光补偿点(千勒克司) 6 4 1.8 1.1 光饱和点(千勒克司) 13 9 3.5 2.6 (光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强;光饱和点: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强)A. 光照强度小于6千勒克司时,构树幼苗叶肉细胞需要的CO2全部来自于外界B. 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司时,影响构树和刺槐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都有光照强度和C
33、O2浓度等C. 若将光照强度突然由2千勒克司增加到4千勒克司,香樟幼苗叶肉细胞中的C3会增加D. 在树冠遮蔽严重、林下光照较弱的环境中,胡颓子和香樟的幼苗存活率高于刺槐和构树12.D【解析】光照强度小于6千勒克司时,构树幼苗叶肉细胞中光合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需要的CO2全部来自于细胞呼吸,A错误;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司时,影响构树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和CO2浓度,而影响刺槐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B错误;若将光照强度突然由2千勒克司增加到4千勒克司,香樟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H和ATP会增多,C3会减少,C错误;由于胡颓子和香樟的光补偿点较低,在树冠遮蔽严重、林下光
34、照较弱的环境中,胡颓子和香樟的幼苗存活率高于刺槐和构树,D正确。1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将等量甲、乙两个品种的新鲜小麦叶片,分别置于两个体积、CO2浓度等完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利用灵敏的CO2红外线测量仪追踪相同条件下两个小室内CO2浓度的变化,获得如图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题中“相同条件”是主要指光照、温度等相同Bt1t2时间段,乙品种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为0C从0到t2时间内,甲品种叶片内有机物含量增加D乙品种与甲品种相比,乙品种能在较低的CO2浓度下生长13.B【解析】本实验是测定不同品种小麦叶片相同条件下的光合作用,所以应保证单一变量,即光照、温度等条件相同,A正确;t1t2时间段
35、,密闭小室内CO2浓度稳定不变,说明该时间段内乙品种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但光合作用速率不为0,B错误;0t2时间内,甲品种叶片所在的密闭小室CO2浓度降低,说明甲品种叶片该时间内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即叶片内有机物含量增加,C正确;在两密闭小室中CO2浓度不变时,乙品种所在的小室中CO2浓度更低,说明乙品种可以在CO2较低的环境中生长,D正确。下列关于生物实验中“对照”及“变量”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中,有氧和无氧均是自变量B一组对照实验中,可以设置两个自变量,其余因素要保持相同C“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过氧化氢的分解
36、速率是因变量D“探究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无关变量为光照强度14.BD【解析】“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中,有氧和无氧均是自变量,A正确;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设置一个自变量,其余因素要保持相同,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B错误;“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是因变量,C正确;探究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为温度,光照强度只是无关变量中的一个因素,还有二氧化碳浓度也是无关变量,D错误。15.某人利用基因工程改变功能性区域的酶甲基因,剔除部分区域后,获得酶乙丁。取等量的酶甲丁进行酶活性分析,结果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直接导
37、致酶乙、丙、丁活性差异的原因是酶甲基因的区域差异B提供酶丙更高浓度的底物,其活性会持续升高C若横坐标改为不同的温度,则甲曲线的变化趋势不变D若获得具有结构的酶戊,则其酶活性变化可用丁曲线表示15.ABC【解析】直接导致酶乙、丙、丁活性差异的原因是酶的结构不同,A错误;因为实验酶量的限制,所以提供酶丙更高浓度的底物,其活性不变,B错误;若横坐标改为不同的温度,则甲曲线的变化趋势是先上升后下降,C错误;根据曲线甲、乙、丙分析可知,导致酶有活性的区域是和,丁曲线有区域但酶没有活性,所以可判断导致酶活性的区域是,而酶戊没有,D正确。16.氰化物是一种剧毒物质,但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杏仁中含有的苦杏仁
38、苷就是一种氰化物,它能与线粒体内膜中的某些蛋白质结合,阻断ATP的生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有机物中的能量部分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B氰化物可导致细胞内ADP/ATP的比值下降C氰化物可能会抑制线粒体内膜某种酶的活性D氰化物对无氧呼吸中ATP的生成有影响16.BD【解析】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机物中的能量部分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A正确;氰化物能与线粒体内膜中传递电子的蛋白质结合,阻断ATP的生成,可导致细胞内ADP/ATP的比值上升,B错误;氰化物能与线粒体内膜中传递电子的蛋白质结合,阻断ATP的生成,可能会抑制线粒体内膜某种酶的活性,C正确;无氧呼吸场所是
39、细胞质基质,氰化物发挥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故氰化物对无氧呼吸中ATP的生成没有影响,D错误。17.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据图中信息推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没有有氧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B当氧浓度为b和d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过程相同C当氧浓度为c时,1/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Da、b、c、d不同氧浓度下,细胞都产生H和ATP17.BC【解析】分析曲线可知氧气浓度为a时,产生酒精的量与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不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分析曲线可知氧气浓度为b时,产生二氧化碳的量多于
40、产生的酒精量,此时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氧气浓度为d时,不产生酒精,说明该点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B错误;当氧浓度为c时,酒精的产生量为6,说明无氧呼吸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为6,则有氧呼吸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为15-6=9,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式可以计算,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分别为1.5、3,因此2/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C错误;a、b、c、d不同氧浓度下,细胞都产生H和ATP,D正确。18.自然条件下植物所处的光环境非常复杂,其中强光和弱光都是植物经常遭遇的环境光照强度。将黄瓜盆栽苗分为3个组处理:T1组为持续5h强光,然后持续5h弱光;T2组是
41、强光和弱光每3min更替1次,总时间为l0h;T3为完全弱光处理l0h。处理结束后测量了幼苗干重、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的比值等指标,结果如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T2组较Tl组幼苗干重偏低是由于光照强度减弱所致BT2组处理后导致了叶绿素a含量降低较叶绿素b更加明显CT3组叶绿素含量增加但幼苗干重下降与CO2供应不足有关D光照能量相同时,稳定光照比更替频繁光照更有利于幼苗的生长18.ABC【解析】T2组和T1组的自变量是强光和弱光替换的频率,而不是光照强度,A错误;T2组叶绿素a/b的值最大,所以叶绿素b含量降低较叶绿素a更加明显,B错误;T3组是一直在弱光条件下处理,所以其幼苗干重下降
42、主要与光照强度降低有关,C错误;比较T1和T2组,稳定的光照有利于幼苗的生长,D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9.(13分)将酵母菌破碎并除去ATP后,分别放入甲、乙、丙三只试管中;将差速离心处理后只含有酵母菌线粒体的沉淀物分别放入、三只试管中,分别进行如下操作。请回答:组别加入物质氧的消耗量组别加入物质氧的消耗量第一组甲葡萄糖几乎为零第二组丙酮酸较大乙ATP几乎为零葡萄糖几乎为零丙葡萄糖和ATP较大细胞溶胶和葡萄糖较大(1)第一组实验的结果说明细胞的有氧呼吸需要 。(2)第二组实验的结果说明葡萄糖分解场所是 ,丙酮酸分解场所是 。(3)丙试管中加入2,4-二硝基苯酚(DNP),DNP
43、对有氧呼吸产生的H与氧结合形成水过程没有影响,但会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的形式耗散,则DNP会使分布在 的酶无法合成ATP。(4)号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甲烯蓝溶液(甲烯蓝氧化态为蓝色,接受氢后为无色),试管中液体呈蓝色,液体表面覆盖适量石蜡油,37保温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蓝色变浅,原因是 。19.(13分)(1)葡萄糖和ATP(3分)(2)细胞质基质(2分)线粒体(2分)(3)线粒体内膜(3分)(4)在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氢能使甲烯蓝还原(3分)【解析】(1)第一组实验中,甲、乙两组氧的消耗量几乎为零,只有丙组氧的消耗量较大,说明细胞的有氧呼吸需要葡萄糖和ATP。(2)第二组实验中,和比较,
44、说明葡萄糖分解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比较,说明丙酮酸分解场所是线粒体。(3)H与氧结合形成水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丙试管中加入DNP,DNP对有氧呼吸产生的H与氧结合形成水过程没有影响,但会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的形式耗散,则DNP会使分布在线粒体内膜的酶无法合成ATP。(4)甲烯蓝氧化态为蓝色,接受氢后为无色。号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甲烯蓝溶液,试管中液体呈蓝色,液体表面覆盖适量石蜡油,37保温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蓝色变浅,原因是在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还原性氢能使甲烯蓝还原。20.(17分)耐高温淀粉酶在食品加工领域有很广泛的应用。为探究某耐高温淀粉酶的性质,某研究小组做了如表实验,测得的
45、酶活性如图1所示:组别处理12345678可溶性淀粉溶液(3%)10mL10mL10mL10mL10mL10mL10mL10mL淀粉酶(2%)1mL1mL1mL1mL1mL1mL1mL1mL温度30405060708090100各组在相应温度下保温5min测定酶的活性回答下列问题:(1)酶活性属于该实验中 变量。该实验在实验步骤的设置上有些不合理,请修改 。(2)根据图1,能否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为80,并说明理由 。3号和8号试管中酶活性均较低的原因不同,其差异是 。(3)图2为6号试管中产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请在图中画出4号试管中产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4)某兴趣小组欲探究该耐高温淀
46、粉酶的专一性,请你用以上实验的材料及蔗糖溶液、斐林试剂、碘液等为其设计一实验(写出实验步骤及其结论): 。20. (15分)(1)因(1分) 应先将酶和淀粉溶液分别置于相应温度下保温5min,然后将相应温度下的淀粉和酶溶液混合,保温5min(3分)(2)不能:温度梯度较大(2分) 3号试管中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但其结构未被破坏;8号试管中高温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3分)(3)(3分)(4)实验步骤: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号甲、乙,甲试管中注入10mL,可溶性淀粉溶液,乙试管中注人等量的蔗糖溶液;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该耐高温淀粉酶,振荡试管,使其混合均匀;将两支试管的下半部浸入80左右的热水中,
47、保温5min;取出试管,向两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斐林试剂振荡摇匀,5065水浴加热约2min,观察两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4分)实验结论:若甲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乙试管不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耐高温淀粉酶具有专一性(1分)【解析】(l)通过分析可知,探究某耐高温淀粉酶的性质的实验中,不同高温属于实验的自变量,酶活性属于实验的因变量。由于酶具有高效性,可溶性淀粉溶液(3%)和淀粉酶(2%)混合再保温到相应温度,酶早已经催化反应了,这样实验影响实验结果,故应先将酶和淀粉溶液分别置于相应温度下保温5min,然后将相应温度下的淀粉和酶溶液混合,保温5min。(2)根据图1,不能确定该酶的最适温
48、度为80,因为设置的温度梯度太大。3号试管中酶的活性受到低温抑制,但其结构未被破坏;8号试管中高温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故3号和8号试管中酶活性均较低的原因不同。(3)根据图1可知,淀粉酶在温度为80时,酶活性最高,而4号淀粉酶的反应温度为60,酶活性低于6号试管,故4号试管中产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为:。(4)酶具有专一性,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不能催化蔗糖的水解,可利用该原理设计实验,证明耐高温淀粉酶的专一性。实验步骤: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号甲、乙,甲试管中注入10mL,可溶性淀粉溶液,乙试管中注人等量的蔗糖溶液;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该耐高温淀粉酶,振荡试管,使其混合均匀;将两
49、支试管的下半部浸入80左右的热水中,保温5min;取出试管,向两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斐林试剂振荡摇匀,5065水浴加热约2min,观察两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实验预期结论:若甲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乙试管不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耐高温淀粉酶具有专一性。21.(15分)图甲为菠萝叶肉细胞内的部分代谢示意图,其以气孔白天关闭,晚上开放的特殊方式适应干旱环境。 (1)图甲所示,PEP、OAA、RuBP、PGA、C为菠萝叶肉细胞内的部分相关代谢物质,其中能参与CO2固定的有_,推测C是_。(2)干旱条件下,菠萝细胞白天产生CO2的具体部位是_,菠萝细胞夜间pH下降,原因是_。(3)以测定CO2吸收
50、速率与释放速率为指标,探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 5 10 20 25 30 35 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速率/(mgh-1) 1 1.8 3.2 3.7 3.5 3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速率/(mgh-1) 0.5 0.75 1 2.3 3 3.5 温度在2530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_(增加/减少)。假设细胞呼吸速率昼夜不变,植物在30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4 h,则一昼夜净吸收CO2的量为_mg。将该植物置于较弱光照下一段时间后取其叶片进行色素分离,与适宜光照下分离的色素带进行比较,发现弱光下滤纸条下端两条色素带明显加宽,推测该植物可通过
51、_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同一植株的底部叶片呼吸作用强度比顶部叶片弱,其内部原因最可能是_。21.(15分)(1)PEP、RuBP(2分) 丙酮酸(1分)(2)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2分) 夜间菠萝细胞合成苹果酸或夜间细胞呼吸产生CO2形成H2CO3(2分)(3)增加(2分) 19(2分) 增加叶绿素含量(2分) 底部叶片衰老,酶活性降低(2分)【解析】(1)据图分析,参与二氧化碳固定的物质主要有PEP和RuBP。由于C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所以C表示丙酮酸。(2)干旱条件下菠萝细胞水分供应不足,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受阻,此时细胞还可以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菠萝细胞白天产生CO2的具体部位是细胞
52、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由于夜间菠萝细胞合成苹果酸;夜间细胞呼吸产生CO2形成H2CO3,所以菠萝细胞夜间pH下降。(3)据表分析,温度在2530间光合作用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速率都大于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速率,光合作用有有机物的积累,有机物含量逐渐增加。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呼吸速率+表观光合作用速率,一昼夜净吸收CO2的量为14(3.5+3)-243=19mg。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下端两条色素表示叶绿素,根据题意,弱光下滤纸条下端两条色素带明显加宽,说明其叶绿素的含量增加可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由于底部叶片衰老,酶活性降低,所以同一植株的底部叶片呼吸作用强度比顶部叶片弱。22.(14分
53、)人的一生中,睡眠大约占到了三分之一的时间,睡眠能够促进生长发育、恢复体力和增强抵抗力。研究发现,睡眠主要依靠脑部多个脑区的胞外腺苷水平来调节。(1)腺苷由1分子的腺嘌呤和1分子的 组成。神经元胞内的ATP主要来自 (细胞器)。(2)依赖膜蛋白扩散到胞外的ATP在相关酶的催化下脱去 个磷酸基团后可形成腺苷。胞外腺苷作用机制类似于神经递质,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腺苷受体(R)发生结合后会通过降解来灭活,以防止 。(3)神经元细胞膜上常见的R有R1和R2两种。咖啡因是腺苷类似物,可能与某种R结合,但并不引起腺苷相应的效应。研究者用适量咖啡因分别处理野生型小鼠和R1、R2基因敲除小鼠,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处
54、理。测定小鼠觉醒时间,结果如图所示。注:箭头对应时刻为处理时刻。R1、R2基因敲除小鼠的实验结果与野生型相比, ,因此可推测咖啡因通过与 结合发挥作用。咖啡、茶、可乐等饮料中均含有咖啡因,有些人喜欢用这些饮料来“提神”,以缓解睡意。请解释咖啡因的“提神”机理: 。咖啡因虽可“提神”,但不能过度饮用,这是由于咖啡因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降解,过度摄入咖啡因就会引起 。22.(14分)(1)核糖(1分)线粒体(1分)(2)3(2分)持续与R发生作用(2分)(3)R1敲除小鼠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觉醒时间差异与野生型相似,R2敲除小鼠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觉醒时间无显著差异,与野生型差异显著(2分)R2(2分)
55、咖啡因与R2结合,但不引起相应睡眠效应,同时减少了腺苷与R的结合(2分)神经系统长时间处于觉醒状态而超负荷工作(2分)【解析】(1)腺苷由1分子的腺嘌呤和1分子的核糖组成。神经元胞内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2)ATP在相关酶的催化下脱去3个磷酸基团后可形成腺苷。胞外腺苷作用机制类似于神经递质,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腺苷受体(R)发生结合后会通过降解来灭活,以防止持续与R发生作用。(3)分析题图可知:R1、R2基因敲除小鼠的实验结果与野生型相比,R1敲除小鼠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觉醒时间差异与野生型相似,R2敲除小鼠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觉醒时间无显著差异,与野生型差异显著,因此可推测咖啡因通过与R2结合发挥作用。咖啡、茶、可乐等饮料中均含有咖啡因,有些人喜欢用这些饮料来“提神”,以缓解睡意。咖啡因的“提神”机理:咖啡因与R2结合,但不引起相应睡眠效应,同时减少了腺苷与R的结合。咖啡因虽可“提神”,但不能过度饮用,这是由于咖啡因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降解,过度摄入咖啡因就会引起神经系统长时间处于觉醒状态而超负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