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周末作业(二十一)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盛夏,是一首绝句。偷得半日闲xi_,枕着诗书纳凉。听蛙鸣蝉唱,还有那点点雨滴轻敲窗梁;看稻花槐花,更有那田田荷叶蔓延方塘。荷叶cng cu_,荷花静放;宛若佳人,含笑凝香。清风,带走轻愁,留下了满院芬芳。(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加点字“蔓”正确的读音是()Amn Bwn(3)根据语境,填入方框中恰当的一项是()A不期而遇B不期而至暇苍翠AB2文文搜集了一些评价爱国人物的对联,其中对联内容与评价人物匹配不恰当的一项是()A为民主,为和平,为大众,成仁取义;反独裁,反内战,反特务,虽死犹生闻一多B少陵文章惊四海,诗圣万丈
2、光芒长陆游C代父从军巾帼不让须眉,为国征战布衣亦胜官绅花木兰D一生呐喊甘为人民牛马,从未彷徨无愧华夏脊梁鲁迅B【解析】B.描述的是诗圣杜甫,而非陆游。3古诗文知识梳理单。(一)思维导航小兰在阅读名著骆驼祥子和海底两万里后,写下了“蓝色的天空,书写着祥子的惊喜与希望;蓝色的海洋,带给人们神秘与瑰丽”的感悟,并绘制了如下思维导图:(二)思维溯源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小兰对相关材料进行了摘录,并有了新的发现:阅读摘录【摘录一】正是牲口脱毛的时候,骆驼身上已经都露出那灰红的皮,只有东一缕西一块的挂着些零散的,没力量的,随时可以脱掉的长毛,像兽中的庞大的乞丐。【A】可是祥子不曾嫌它们,不管它们是怎样的不体面
3、,到底是些活东西。他承认自己是世上最有运气的人,上天送给他三条足以换一辆洋车的活宝贝;这不是天天能遇到的事。他忍不住地笑了出来。东方的早霞变成一片深红,头上的天显出蓝色。老松的干上染上了金红,飞鸟的翅儿闪起金光,一切的东西都带出笑意。【摘录二】“没错!太太要不放心,我把她带来,教太太看看!”“那也好,”曹先生也笑了,“我先和太太提一声,改天你把她带来;太太点了头,咱们就算成功!”“那么先生,我走吧?”祥子急于去找小福子,报告这个连希望都没敢希望过的好消息。祥子出了曹宅,正是冬季一天里最可爱的时候。这一天特别的晴美,蓝天上没有一点云,日光从干凉的空气中射下,使人感到一些爽快的暖气。街心中汽车电车
4、疾驰,地上来往着人马,天上飞着白鸽,整个的老城处处动中有静,乱得痛快,静得痛快,一片声音,万种生活,都覆在晴爽的蓝天下面,到处静静地立着树木。【摘录三】尼摩船长走在前面,他的同伴在后面距离好几步跟随着我们。阳光可以照到洋面下三十英尺的地方,这股力量真使我惊奇。百米之外,水底现出天蓝一般的渐次晕淡的不同色度,在远处变成浅蓝【B】太阳光在相当倾斜的角度下,投射在水波面上,光线由于曲折作用,像通过三棱镜一样被分解这种所有浓淡颜色的错综交结。真正是一架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色缤纷的万花筒。总之,它就是十分讲究的水彩画家的一整套颜色!看来实在是神奇,实在是眼福!【摘录四】地中海,是最蓝的海,周围
5、广橘树、芦荟、仙人掌,喷出番石榴花的芳香,四周峻峭的群山环抱,空气纯洁清新虽然这海很美,但我只能很略微地望一下。尼摩船长在这次快速度的航海中,一次也没有出来。我估计诺第留斯号在这海底下所走过的路程约有六百里,而这次旅行,他用四十八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对我来说,事情很明显,这地中海正处在尼摩船长要逃避的人所居住的陆地中间,他不喜欢这海。这海水和这海风给他带来了纵然不是过多的悔恨,也一定是过多的回忆。阅读发现4老舍的用词极具地方特色,如画线句【A】:_5科学性和文学性的融合是科幻小说的一大特征,如画线句【B】:_语言通俗易懂,多为凡俗之语,并没有太多的雕饰。“不体面”“活东西”简洁准确,京味儿十足
6、。描写的是太阳光和海水结合的奇幻美景。文学性体现在所描写景色上,科学性则体现在太阳光被分解为七色光的描写上。(三)思维共探6看图忆情节。A祥子第一次失车的原因是_B尼摩船长一行人在南极海域被困冰山,最后是如何逃脱的?祥子盲目自信出险活,被大兵抢劫而不敢反抗。尼摩船长带领众人凿冰,给潜水艇“松绑”。7请根据小兰的阅读发现,对画线句【A】【B】进行赏析。A句:这种“不体面”的“活东西”恰恰能给人活路,就像文中让祥子看到希望一样,同时祥子也是这种“不体面”的“活东西”,虽然贫穷卑微活在底层,但是善良纯真。这种对比和隐射让骆驼祥子的形象更为突出。B句:这句话描写的是太阳光和海水结合的奇幻美景。既描写景
7、色的美丽与奇幻,又科学地体现太阳光被分解为七色光。8你认为小兰的感悟有道理吗?请结合上述图文,分别进行阐述。“蓝色的天空,书写着祥子的惊喜与希望。”“蓝色的海洋,带给人们神秘与瑰丽。”不对,骆驼祥子里的蓝色天空照射的是祥子逐渐麻木的内心,看着他一步步堕落走向灭亡,这也是说天底下所有善人恶人,好事坏事都在这蓝天底下的意思。所以“蓝色的天空”不是“书写着祥子的惊喜与希望”,而是一出悲剧的背景。不对,在海底两万里中,蓝色的海洋不光是神秘与瑰丽的象征,在所给文段里也写到了这是“悔恨”的海水与海风。阿龙纳斯教授和尼摩船长的不合与最后分道扬镳也是因为“海”的不同,这也指的是人们内心的差距,所以“蓝色的海洋
8、”不光有“神秘瑰丽”也有阴暗晦涩。9语文教材认为我们可以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阅读骆驼祥子,可以使用快速阅读的方法阅读海底两万里,请结合你的阅读积累和名著特点,阐述教材这样推荐的理由。老舍的骆驼祥子有着很深的群众基础和语言功底,里面的写作技巧是更适合直接学习借鉴的,所以要细品精读,圈点标注。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作品,虽然也有人文情怀寄托其中,但更多是想给读者以故事与画面上的震撼,所以用快速阅读的方式更为合适。梅之冷,易知也,然亦有极热之候。冬春冰雪,繁花粲粲,雅俗争赴,此其极热时也。三、四、五月,累累其实,和风甘雨之所加,而梅始冷矣。花实俱往,时维朱夏,叶干相守,与烈日争,而梅之冷极矣!故
9、夫看梅与咏梅者,未有于无花之时者也。张谓官舍早梅诗所咏者,花之终,实之始也。咏梅而及于实,斯已难矣,况叶乎?梅至于叶,而过时久矣。廷尉董崇相官南都,在告,有夏梅诗,始及于叶。何者?舍叶无所谓夏梅也。予为梅感此谊,属同志者和焉,而为图卷以赠之。夫世固有处极冷之时之地,而名实之权在焉。巧者乘间赴之,有名实之得,而又无赴热之讥,此趋梅于冬春冰雪者之人也,乃真附热者也。苟真为热之所在,虽与地之极冷,而有所必辩焉。此咏夏梅也。(选自钟惺夏梅说)【注释】朱夏:尔雅释天云,“夏为朱明。”因称夏季为朱夏。在告:官员在家休息。名实:名利。巧者:投机取巧的人。乘间:趁机会,找空隙。11.翻译下面句子。故夫看梅与咏
10、梅者,未有于无花之时者也。12结合上下文,谈谈加点字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叶干相守,与烈日争,而梅之冷极矣!所以观赏梅和歌咏梅的人,从没有在它无花的时候去的。“矣”在这里相当于“了”,表示感叹语气,表达了作者对夏梅不屈不挠的抗争性格的赞美和对趋炎附势的人的批判。13文中梅树所遭受的“冷”和“热”各指什么境遇?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冷”指梅树花实俱往,无人观赏的冷清;“热”指的是梅树繁花粲粲,雅俗争赴时的热闹。作者在文中谈梅论世、托物寓意,借人对梅的态度类比人对人的态度,从时令气候的冷热、赏梅咏梅的冷热,谈到人情世态的冷热,以此表达对趋炎附势的虚伪之徒的批判。【参考
11、译文】梅花不受欢迎,是容易理解的事情,但也有它极受欢迎的时候。冬春之际,冰雪之中,梅花开得繁多而又灿烂鲜明,雅人俗人纷纷抢着去欣赏,这就是它非常热闹的时候了。三、四、五月时,梅子结实繁多,和风吹,甘霖降,这时候(来赏梅的人)开始冷清了。当花朵凋零,梅子熟谢时,时间已经进入了炎炎的夏日,只剩树叶与树干相依相守,和烈日相互对抗,而这时(来赏梅)的真是冷清至极了!所以观赏梅和歌咏梅的人,从没有在它无花的时候去的。唐代诗人张谓的诗官舍早梅里头所歌咏的梅,是花快要凋谢,而梅子才刚要生出来的时候。歌咏梅而能涉及到梅子,已经是很难了,何况是梅叶呢!梅树到了叶子茂盛时,已经过了开花期很久了。董崇相廷尉,在南京当官,目前正在休假,他写了夏梅诗,才开始在诗歌里涉及到叶子。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梅叶,那也就不称其为夏梅了。我替梅感念这份情谊,就吩咐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写诗唱和,并画一幅图画来送给他。这世间本来就有处在非常受冷落的时间和地位,名利大权却握在手里的人。奸巧的人会利用机会去亲近他们,既能够得到实际的名利,又不会有趋炎附势的讥讽,这些奸巧的人就像是在冬春之际,冰雪之中跑去欣赏梅花的人,他们才是真正趋炎附势的人。假如真是“热”(权势)所在的地方,即便他是处在非常冷的时间和地位,也一定要分辨清楚,这就是我歌咏夏梅的真正意思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