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五年级第八单元知识盘点一、单元语文要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一主题来编排。主要由古人谈读书、忆读书和我的“长生果”这三篇文章组成。目的是通过介绍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二、单元课时目标和主题篇目课时目标人文主题古人谈读书背诵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每篇文章所表达的重点。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有所启发。介绍了名人自己悟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忆读书理清记叙的顺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品味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感受作者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培养读书的兴趣。(重点是感受作者所表达的“读书是我生命中
2、最大的快乐”的情感。)弄清文章的顺序,品味重点句子,悟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我的“长生果”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重点是通过介绍自己读书和写作的经历,悟出写作的道理。)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学习一些读书和写作的方法。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能积极参与口语交际,并能认真倾听,迅速抓住说话的重点。举办一次“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交流会。(重点是能大胆、准确、清楚地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人物。)用清晰的语言,大声地介绍自己喜欢的人物,要把人物的特点及喜欢的理由介绍给大家。习作推荐一本书:提示学
3、生推荐哪些内容能让别人接受。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重点要把推荐的理由写清楚。)会写题为“推荐一本书”的文章。通过习作使学生明白读书有益的道理。语文园地学会找课外读物的方法。学会把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到句子中。学习书写,规范自己的字体。增加积累。学会把比喻这种修辞方法运用到句子中,使句子生动形象。扩大积累。三、字词盘点1.易读错字。矣(y y) 斩(zn zhn)首 水浒(h h)荡寇(ku ku)志 烦琐(shu su) 栩栩(x x)来源:Z。xx。k.Com某(m mu)年 过瘾(yng yn) 书籍(j j)题例: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默而识( )之 教诲( ) 称谓( ) 耻( )辱舅(
4、)父 斩( )杀 水浒( )传 津( )津有味答案:zh hu wi ch ji zhn h jn 解析:本题是对易错字的考查。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2.难写的字矣:下边是“矢”,第二撇上边不出头。岂:下边是“己”,竖弯钩要舒展。诵:左小右大,右边部分不要少点。舅:上下结构,上部较扁,下部是“男”字。凯:左右结构,左部“岂”下面的“己”要变形,右部不要写成反文旁。衰:中间有一横。篇:“户”略扁,撇要写舒展。题例:读拼音,写词语。sng d hng xn su wi hu rn b jun来源:Z&xx&k.Com 答案:诵读 恒信 所谓 诲人不倦解析:本题是考察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
5、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注意笔画、结构,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3.形近字。称(胃 谓) (岂 起)不 (燕 宴)请(战 斩)首 (凯 慨)歌 敌(冠 寇)消(遣 谴) 书(刑 刊) 烦(锁 琐)呻(今 吟) 无(限 陷) (诲 悔)人不倦兴亡盛(衰 哀) (羽羽 栩栩)如生题例:选字组词。逸 益 溢 弈 安( )( )溢 ( )处 博( )皎 咬 跤 较 摔( )( )人 ( )量 ( )洁答案:逸 溢 益 弈 跤 咬 较 皎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同音字的区分。同音字,音同形不同,义也不同,可以根据固定词语区
6、分,如果没有积累相关固定词语,要从意思上来区分。“逸”的意思是“安闲,安乐”,所以是“安逸”;“溢”的意思是“充满而流出来”,所是“溢出”;“益”的意思是“更加”,所以是“益处”;“奕”的意思是“精神饱满的样子”,所以是“博弈”。第二组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分析选择。4.多音字传chun传说chun(传记) 卷jun(试卷)jun(卷曲)奔bn(奔跑)bn(奔头) 差ch差劲 ch(差错)c(参差) chi(出差)题例: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水浒传(zhun chun)讲述了一个个比传(zhun chun)说更精彩的故事。(2)我倔强(jing qing)地认为,水浒传虽然勉强(qing
7、qing)凑满了108人的数目,却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要强(jing qing)多了。(3)他把试卷(jun jun)卷(jun jun)成了圆筒形。答案:(1)zhun chun (2)jing qing qing(3)jun jun解析:本题考查多音字的读音。要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进行作答。如,第(1)题,“水浒传”中“传”的意思是“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的意思,读“zhun”;“传说”中“传”的意思是“流传”,读“chun”。其他两组用这种方法即可完成练习。5.近义词来源:Z&xx&k期待期盼 明白了解 催促督促 馈赠赠送决定决心 居然竟然 欣赏观赏 厌烦讨厌思考思索 消
8、遣解闷 烦琐琐碎 领悟领会质朴朴实 特别特殊 一知半解不求甚解题例:选词填空。一知半解 不求甚解 囫囵吞枣做学问不可以( ),这样笼统学习是不能把问题看明白的。读书切忌( ),对于不懂的地方要多问老师多査资料,深人研究,否则只能是( ),不能精通。答案:圆囵吞枣 不求甚解 一知半解解析:本题考查词语在语境中的运用。首先要理解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圆囵吞枣”的意思是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不求甚解”的意思是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一知半解”的意思是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做学问不可以(),这样笼统学习是不能把问题看
9、明白的”这个分句是说做学问不能笼统学习,这些字眼提示我们此处应填写“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和“一知半解”的意思是有区别的,所以“读书切忌(),对于不懂的地方要多问老师多査资料,深入研究,否则只能是(),不能精通”这个分句中前面要填“不求甚解”,后面要填“一知半解”。6.反义词无限有限 结局开端 朦胧清晰 仔细马虎 愉悦忧伤 浅显深奥 创造模仿 消遣工作津津有味索然无味 一知半解心领神会 千篇一律与众不同题例:在文中找出一对意思相反的词语。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难过( ) 暗淡无光( )答案:欢快 流光溢彩解析:这道题考査找反义
10、词的能力。做题的时候要注意:一是互为反义词的词,在意义上是互相对立,同时又互相联系的;二是构成一组反义词的词词性必须相同;三是一个多义词,它的每一个意义都可能有一个反义词,因此要根据词语在句中的具体意思便可以找出意思相反的词,如“快乐”的反义词是“难过”。7.词语积累。不耻下问 诲人不倦 缺一不可 栩栩如生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不能自已 天长地久索然无味 浮想联翩 悲欢离合 千篇一律8.词语归类AABC式词语:津津有味 念念不忘类似的词语: 栩栩如生 赫赫有名 侃侃而谈 高高在上 赫赫有名AABB式词语:勉勉强强 哭哭啼啼 朦朦胧胧类似的词语:欢欢乐乐 轰轰烈烈 摇摇摆摆 密密麻麻 嘻嘻哈哈如A
11、如B式词语:如醉如痴类似的词语: 如火如荼 如诗如画 如痴如狂 如狼似虎 如胶似漆四种事物并列的词语:风花雪月类似的词语:镜花水月 豺狼虎豹 风雨雷电 牛鬼蛇神 琴棋书画 柴米油盐 江河湖海量词:一幅画页 类似的词语:一篇范文 一次委屈 一轮玉盘动词:飞过花丛 流经山谷 类似的词语:涌起愉悦之情 撒给大地 挡着风寒 捧起果实 奉献人间 发挥作用含有两对反义词的词语:兴亡盛衰类似的词语: 悲欢离合 阴晴圆缺 古今中外修饰词:兴亡盛衰的滋味类似的词语:无病而呻的文字 质朴浅显的篇章 流光溢彩的画页 香飘四野的秋天 呕心沥血的创造有关读书的词语:专心致志 凿壁偷光来源:Z.xx.k.Com类似的词语
12、:好学不倦 学富五车 夜以继日 废寝忘食 开卷有益 学而不厌 博览群书 韦编三绝 悬梁刺股题例:补充词语,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填序号)。如饥( )( ) 千( )一律 别出( )( ) ( )( )有味 如醉如( ) 囫囵( )( ) 本文的作者酷爱读书,最早看“香烟人”小画片时,看得 ;后来,看连环画时 ;渐渐地,读文艺书籍时“ ”。作者正是不断地从书中 地汲取营养,才不断地成长起来。答案:似渴 篇 心裁 津津 痴 吞枣 解析:本题是对词语的理解、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综合考査。解答时,先要理清课文内容,明白作者在不同阶段读书的不同感受,然后选择恰当的词语来描述。四、佳句积累1.比喻句。(1)书
13、,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把书比喻成“长生果”,形象地说明了书在人类文明的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阙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把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比作画页和乐章,是为了说明自己对少年读书生活的怀念,可见那样的生活给了她十分美好的回忆。(3)渐渐地,连环画一类的小书已不能使我满足了,我又发现了一块“绿洲”小镇的文化站有几百册图书!这是一个比喻句,作者把小镇的文化站有几百册图书比作“绿洲”,说明了作者当时的惊喜。可见作者当时对书籍是多么的喜爱2.排比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这是一个排比句,
14、这样的句式增强了语势,更具有说服力,强调了自己对秋天的喜爱。3.精彩句(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聪明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是好学者对于学习的正确态度。(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这句话讲出了对待知识的正确态度。(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是宋代朱熹的读书心得,对我们读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为我们读书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指导。4.仿写句子。来源:Zxxk.Com(1)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仿写比喻句)像春风拂过脸颊,像暖阳照进卧榻
15、,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2)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仿写排比句)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万紫千红,爱她的春风拂面,爱她的生机勃勃。题例: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七色花引得我浮想联翩,血泪仇又叫我泪落如珠。(仿写句子) 答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心潮起伏,童年令我悲叹连声。解析:本题考査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时,首先要分析例句。例句是两个分句连在一起,分别讲什么书带给“我”什么感受。作答时,只要写出两本书,并分别把感受写出来即可。五、含义深刻的句子。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知:同“智”,智慧。(2)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
16、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聪敏。耻:以为耻。句意:聪敏而喜好学习,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是好学者对于学习的正确态度。3.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1)敏:此处指勤勉。(2)译文:我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地求取知识的人。4.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句意:我曾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这是宋代朱熹的读书心得,对我们读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为我们读书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方法。5.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是作者的阅读体会。阅读可以了解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开阔视野,扩充知识面
17、,提升语文素养。阅读能让人感到幸福,从书中作者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6.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开篇点题,总领全文,突出读书感受的强烈。7.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连用,起突出强调的作用,为自己读了许多书籍而起的自豪之感。8.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说明“生命中最大的快乐”是“我”读书最大的收获,得到做人处事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是“我”读书的另一个收获。本段是对作者读书经历的总结。9.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句意:读书很好、很有益处,应该大量地
18、读书,并且选择有积极意义的书来读。这句话从读书的意义讲到读书的方法,既是作者对自己读书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儿童的殷切期望。题例:读句子,完成练习。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从中可以看出 。我还会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答案:比喻 作者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的天真烂漫、多姿多彩 记忆像蜂蝶飞过花丛。解析:本题考査修辞手法的判断和对句子的理解。这个句子有明显的比喻词“像”“似”,再分析句子,发现有相应的本体和喻体,因此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用这些美好的比喻,写出了自己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的天真烂漫、多姿多彩。本题考査
19、仿写比喻句的能力。仿写时,首先要分析例句。例句是比喻句,比喻词是“像”,然后写一个比喻句即可。六、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七、主题思想。1.古人谈读书这篇课文主要记录了古人有关读书、学习的言论。第一则选自论语,是孔子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三句话;第二则是朱熹的学习方法,告诉我们读书要心想、眼看、口诵。 2.忆读书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冰心按时间顺序,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读书经历、多年的读书经验、选书的标准和读书的方法,表达了“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等感悟。3.我的“长生果”的作者是叶文玲,这是一篇叙事散文,“长生果”加上引号,说明它有特殊的含义,在文中指的是“书”。书是
20、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长久不衰的营养品,作者把书比作 “长生果”,表达了书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对书籍的无比喜爱。题例: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课题“长生果”加上引号,说明它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长久不衰的营养品,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成语,表达了 。答案:有特殊含义,在文中指“书” 书籍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作者对书籍的无比喜爱 解析:本题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回顾,又是对习作方法的总结。因此作答时,要仔细阅读课文,找到作者提出观点的句子,然后加以提炼。八、考试热点1.古人谈读书一课中,是一些古人对于读书的名言。常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对名句的积累。2.忆读书中常考查作者冰心的两句话的含
21、义,多以填空题或问答题的形式考查,也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3.我的“长生果”多考查句子的仿写,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名著的认识。考试点睛阅读时梳理文章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是考试的一个热点。常见的考查形式:阅读文章,说说文章讲了哪几件事,简要写出来,或是文章从哪几方面讲了这件事?小窍门九、习作。1.习作指导。1.推荐的时候首先要介绍这本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和主要内容等基本信息。然后把为什么推荐的原因写清楚,特别是最值得你欣赏的地方要写清。2.重点写推荐的理由,可以只写一点,也可以写几点。注意分段写,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如果你推荐的是一本小说,可以结合书中相关的情节、人物、对话或插图来说明你的理由
22、;如果你推荐的是本科普读物,可以说说你获取到哪些有趣的知识或独特的想法。另外,你还可以转述或摘录书中的精彩片段,引用别人对这本书的评价。3.写好后,互相交流一下,看看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再进行修改。2.写作提纲。3.开头和结尾。今天要向大家推荐的一本书,也是我的心爱之物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对我们青少年来说是十分有益的,以后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我们对这本书的理解会越来越深入,收益会越来越大,所以,它是值得我们用一生来读的真正的好书。题例:我会编写提纲。(1)题目: 。(2)写作方式。你会选择方式( )来完成本篇习作。A.模拟问答式:自己充当营业员向他人推荐书籍,模拟购书人,围绕书的特色
23、向营业员提出询问。B.模拟签名售书活动:自己充当作者,向读者介绍新书的思想内容、写作特色等方面的基本情况。C.好书推介会:开篇点题,将书介绍给读者,写出推荐理由。答案:(1)值得阅读的一本书(2)略解析:(1)本題考查拟定題目的能力,本次习作主题是推荐一本书,所以拟定的题目只要点出是推荐一本书即可。(2)本题考查习作的方式。本题给出的三种方式都是比较好、比较有新意的习作方式,结合自己所命的题目来选择即可。十、背一背。日积月累观书有感宋朱熹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1.观书有感(其一)中
24、,借水的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观书有感(其二)中,揭示了基本功到家了,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的道理的句子是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十一、单元达标测试(5045分为A;4440分为B;39分一下为C)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1)水浒传(zhun chun)这部电视剧让我认识(sh zh)了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剧情煞(sh sh)是好看,我差(ch ch)不多看了三遍。(2)哥哥是个书迷,每天一放学就直奔(bn bn)阅览室读书,看着他手不释卷(jun jun)的样子,我不禁暗暗
25、佩服。2.看拼音,写词语。(8分)ji f fn su kn w zh p sh shu pin zhng lng sng jio hu 3.选词填空(填序号)(4分)绘声绘色 栩栩如生 形态万千 姿态各异刘明是一位雕刻家,他雕刻的马( ),像真的一样。有的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四蹄腾空;有的高昂着头颅,抖动着优美的鬃毛真是( )、( )。他给客人讲起他雕刻的马来也真是( ),听得客人们是如痴如醉。4.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8分)(1)( )看了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小说的兴趣,( )我迫不及待地阅读起另一部著作水浒传。(2)三国演义真是好听极了,( )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
26、3)( )明天开始努力学习,( )今天就用功学习。(4)昨天的电视节目真精彩,( )儿童歌舞之外,( )我喜欢的动物世界。5.读句子,完成练习。(8分)(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书”还可以比喻成什么?仿写一个句子)来源:学科网 (2)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用现代汉语翻译这个句子) (3)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人们都爱春天,爱 ,爱 ,爱 。(4)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加点词中我可以体会到 。我会用加点词语造句: 。6.给
27、下列句子排序。(6分)( )历史的文明要靠书籍来传播。( )因此读书必须有选择。( )人类的智慧也要靠书籍来交流。( )书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然而,也毋庸讳言,一些内容不健康的书读了只能使人精神颓废,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一部好书,不但给人以知识,而且能帮助人们养成高尚的品德和情操。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1)读书“三到”包括 、 、 。不要读死书,要多积累、多思考、多探索,正如朱熹所说“ ”。(2)“默而识之, , 。”句中的“识”应读 ,是 的意思。(3)冰心先生把自己多年的读书感悟总结出来赠送给儿童,指导儿童读书的话是:“ 。”(4)忆读书这篇课文的
28、作者是 ,整篇文章通过自己的读书经历来告诉大家 。(5)我的“长生果”这篇课文中,作者首先点题、总起,提出 ,然后按时间顺序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以及读书对自己 的影响。8.回忆课文内容再填空。(4分)小雅说:“我喜欢将同一位作家的书对比着读,比如读了沈石溪的狼王梦,便将他的第七条猎狗最后一头战象斑羚飞渡等找来读。”你是怎样读课外书的?请结合具体例子进行介绍。 答案1.(1)zhun sh sh ch (2)bn jun2.舅父 烦琐 刊物 质朴 述说 篇章 朗诵 教诲3. 4.(1)因为所以 (2)但是 (3)与其不如 (4)除了还有5.(1)示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2)心思已经到了,那么眼睛和口还有不到的道理吗?(3)示例:她的和风细雨她的草长莺飞她的鸟语花香(4)作者对三国演义的喜爱之情我读书时,不是看一遍就算了,而是反复读,直到弄明白为止。6. 2 6 3 1 5 47.(1)心到 眼到 口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zh 记住(3)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4)冰心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5)书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写作8.我读的课外书,主要是与课文有关的,如,四年级学的冰项链选自青铜葵花,我就把整本小说找来看了。学了美丽的鹿角,我又去读了伊索寓言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