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绿课后练习一、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墨水瓶倒(do)了,倒(do)了一桌子墨水。B龙岩山国家森林公园里有的树木绿得(de)发黑,我得(di)用彩笔把它们画下来。C我要把重(chng)叠在一起的纸片分开,这一步很重(zhng)要。D集美旺角大学城商业街到处(ch)都在处(ch)理积压的商品。【答案】A二、读拼音,写词语。yngjzhhu墨 水 瓶拥 挤交 叉指 挥m shu pngjioch()()()()三、词语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与“绿”无关的是()A.一碧千里B.郁郁葱葱C.朱唇皓齿2.下列词语中颜色最深的是()A.墨绿B.嫩绿C.翠绿你还见过怎样的“绿”?试着
2、写出两种:_、_。CA草绿淡绿3.仿写词语。绿油油绿_绿_绿得发黑绿得_莹莹茸茸发亮四、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绿这首诗的作者是艾青写的。B厦门的秋天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C春天到了,花园里开满了桃花、荷花。D这里有很多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D一、满眼的绿1.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1)“倒翻”的意思是_,其中“倒”在这里读_。(2)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写一写。_打翻do示例:漫山遍野都是绿色的,绿色的树、绿色的草、绿色的河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绿色的墨水浸染过似的。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说明这些绿只是作者的想象,不是现实中所见
3、。B第二节诗写出了“绿”的深浅浓淡,体现了“绿”的丰富。C作者通过满眼的绿表现了眼中的一切充满了生机,充满了希望。D这里的“绿”是自然的色彩,是春天的色彩,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色彩。A()是绿的,()是绿的,()是绿的,()也是绿的。二、绿的浸染刮的风下的雨流的水阳光1.按课文内容填空。2对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作者的眼睛只能看见绿色的事物,所以他觉得一切都是绿的。B作者把一个个原来就是绿色的具体事物写得活灵活现。C作者写出了绿色的美丽,告诉人们只有绿色才是最有生命力的色彩。D作者在诗中表现了绿色带给人们的感觉,表达了对绿色的喜爱与赞美之情。D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
4、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三、绿的形态1这节诗运用了()的方法,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随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A静态描写 B动态描写 C动静结合 D以动衬静B2诗中表现的“绿”不仅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诗人的感觉,即“绿”指()A绿的颜色。B绿色的墨水瓶。C生命的颜色,生命的象征。C一、延伸阅读。西湖漫笔(节选)宗 璞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小坐,只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淙淙,
5、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也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油油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很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如同一幅青
6、绿的山水画。1西湖各处的绿不同,黄龙洞()A绿得幽B绿得野C绿得闲D绿得静A2下列有关青苔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重点写青苔,目的之一是突出苏堤的绿与众不同。B作者重点写青苔还突出了苏堤的形状有趣。C作者笔下的青苔是那样鲜嫩,那样可爱,表现了绿富有生命力。B3下列关于选文中的“绿”和艾青笔下的“绿”的异同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两文都写出了绿色的丰富和范围广,都体现了对“绿”的喜爱之情。B文体不同,宗璞的西湖漫笔(节选)是散文,艾青的绿是诗歌。C西湖漫笔(节选)描绘的景象比较写实,绿更多的是体现诗人的独特感受。D西湖漫笔(节选)突出了“绿”的生机和活力,绿着重表现了“绿”的不同特点。【答案】D4.你喜欢西湖的“绿”吗?为什么?_示例:喜欢。因为西湖的“绿”让人心情舒畅,西湖的“绿”各不相同,绿得自然。三、百字练笔。绿的第三节是一组排比句,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写出了“绿”满人间的美丽景象。请你仿照这种句式写一写金色的秋天。刮的风是绿的,_,下的雨是绿的,_,流的水是绿的,_,阳光也是绿的。_。示例:长的穗是金色的 开的花是金色的落的叶是金色的 落日也是金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