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1课 古诗词三首 (习题)-【上好课】四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52985 上传时间:2025-11-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 古诗词三首 (习题)-【上好课】四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课 古诗词三首 (习题)-【上好课】四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1课 古诗词三首 (习题)-【上好课】四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1课 古诗词三首 (习题)-【上好课】四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1课 古诗词三首 (习题)-【上好课】四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1课 古诗词三首 课时练一、根据语境,读拼音写字词。xsh( )的lba( )院墙,密实的 moyn( )土墙,屋前一片荷塘,屋后草z( )花旺,qntn( )往来翻飞,是古人理想的安居之地。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锄草(ch) 蛱蝶(xi) B.徐缓(x) 清平乐(l)C.亡赖(w) 翁媪(o) D.惟有(wi) 剥莲蓬(bo)三、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1.四时田园杂兴 ( ) A.高兴。 B.开始。 C.兴趣、兴致。2.树头新绿未成阴( ) A.树荫。 B.阴天。 C.不光明的。3. 儿童急走追黄蝶 ( ) A.跑。 B.离去。 C.走

2、路。4.最喜小儿亡赖( ) A.不务正业。 B.顽皮、淘气。 C.耍赖。四、下列诗词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篱落疏疏/一/径深 B.日长/篱落无人/过C.最喜/小儿/亡赖 D.醉里/吴音/相/媚好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 _、_、_、_ ”等词语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颜色不一、形态各异的特点;“ _”这一诗句,从侧面写出了初夏农事繁忙的情况。2.宿新市徐公店中,“ _”写出了春天万物生机勃发的景象;“儿童急走追黄蝶”这一诗句,刻画出了儿童_、_ 的神态和心理。3.清平乐村居中,从“ _ ”一句,可以看出老人的生活安详闲适、充满乐趣。4清平乐村居中“清平

3、乐”是_,“乐”的读音是_,“村居”一词说明诗中所描绘的是_的景象。六、品读诗句,完成练习。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1)诗句中描写的景物有_;这些景物的特点分别是_ 。(2)从这些景物中,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 )的情景,色彩鲜丽,有花有果,有色有形。A夏季南方农村B冬季南方农村来源:学科网2.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1)“亡赖”这里指小孩子_。“卧 字使用最妙,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2)想象画面,并写出诗句的意思:_来源:学科网七、课内阅读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

4、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这首诗描写的是_的景色,可从_、_等词来推断。2_、_这两个动词刻画了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3如果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画,我们可以给其取名:_。八、课外类文阅读。村晚来源:学科网ZXXK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注释】池塘:堤岸。陂:“bi”,池塘。寒漪:带有凉意的水纹。漪(y),水波。腔:曲调。信口:随口。1“衔”字运用_手法,写活了山,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2“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 ( )A不知道怎样骑坐牛背。

5、B调皮可爱、天真活泼的性格特点。C想快点回家。3结合注释,说说画线诗句的意思。_4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 )之情。A对乡村晚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B对牧童和短笛的喜爱之情。C对大山和落日的喜爱之情。【参考答案】来源:Zxxk.Com一、 稀疏 篱笆 茅檐 杂 蜻蜓二、 C三、 CAAB四、 C五、 1.金黄 、 肥 、 雪白 、 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2. 树头新绿未成阴 天真活泼、好奇好胜3. 醉里吴音相媚好4.词牌名 yu 农村六、1.(1)梅子、杏花、麦花、菜花黄、肥、雪白、稀(2) A2. (1)顽皮、淘气 卧(3) 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面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七、1.宋 杨万里 暮春 新绿 未成阴2.急走 追3. 儿童扑蝶图八、1.拟人 2. B3. 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4. A来源:学+科+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