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1.“无人送酒来”一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效果?(3分)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1.【答案示例】这句诗化用了有关陶渊明的典故,(1分)展现了军旅生活的寂寞、冷清与艰苦,同时表达了诗人的惆怅、凄凉之情。(2分)2.【答案示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及对和平的渴望。(3分)二、阅读十二章选段,回答问题。(10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2、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3、)A.不亦乐乎 回也不改其乐乐以忘忧B.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事在人为C.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则是无信信口开河D.七十而从心所欲 择其善者而从之 投笔从戎答案3.AA项,喜悦,愉快。B项,替/做/做。C项,诚信/诚信/任凭,听任。D项,顺从/学习/从事,参加。4.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52017德州中考结合选文,从形式和内容等方面概括论语的特点。(2分)答案4.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2分。关键词:不义、于)5.【答案示例】论语是语录体散文,语言简练,含意深远,多格言警句,体现了孔子的道德修养及学习方法、态度等。(2
4、分)6.2022信阳期末古人在“修身“方面有很多见解,请结合课文内容与下面两则链接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修身。(4分)【链接材料一】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四节)【链接材料二】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荀子非十二子)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答案6.【答案示例】不怨天尤人,不迁怒他人。要多反思自己。要勤学好问,懂得谦让。要真诚。要能忍受贫苦,不希求不义之财。要有坚定不移的志向。(4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理解与分析能力。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参考译文】【链接材料一】有道德的人做事不抱怨老天,也不抱怨他人。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链接材料二】不知道的就要问,不会做的就要学,即使能做也要谦让,这样才能成为有德行的人。君子修身养性,没有比真诚更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