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17课 爬天都峰 第二课时 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一:抓住“奋力而攀”,体会登峰之艰难1.朗读课文第35自然段,画出“我”与老爷爷的对话,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默读第6、7自然段,圈画表示动作的词语,边读边想象“我”奋力攀爬的姿势。学习任务二:抓住“互相道谢”,明白登山之道理3.朗读第810自然段,思考:(1)“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2) 爸爸的话揭示了什么道理?4.“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终于爬上了天都峰顶。从他们的故事中,你汲取了什么力量呢?学习任务三:抓住心理变化,探究写作手法5.爬天都峰的过程中“我”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呢?6.开始“我”不敢爬,最后“我”爬上去了,课文
2、是如何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参考答案1.(1)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这是对老爷爷的语言描写。“也”字表面是对“我”爬天都峰的怀疑,实际上是对“我”爬山精神的一种赞叹。(2)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这也是语言描写,从“我”的问话中可以感受到“我”虽然对老爷爷爬天都峰表示怀疑,但对老爷爷这种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是敬佩的。(3) 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我”和老爷爷都从对方身上得到了鼓舞,得到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2.“爬”“攀”“向上爬”这些动词写出了“我
3、”奋力攀爬的过程。3.(1)“我”和老爷爷都从对方身上获得了勇气,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2)爸爸的话揭示了“我”和老爷爷爬上天都峰的原因:一是“我”和老爷爷个人的奋斗和努力;二是我们都善于向他人学习,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4. 略。5.爬天都峰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缺乏自信,产生了畏惧的心理;在与老爷爷对话之后,“我”有了爬天都峰的勇气,由开始的不自信变得自信满满;爬上天都峰之后,“我”是兴奋的,激动的。6.课文抓住了“我”爬天都峰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行动来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在爬天都峰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缺乏自信,心里发颤。遇见老爷爷后,“我”被老爷爷的勇气及老爷爷与“我”的谈话鼓舞了,从而产生了力量和勇气。最终“我”克服了困难,勇往直前,爬上了天都峰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