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时作业:第8单元 第26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1917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时作业:第8单元 第26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时作业:第8单元 第26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时作业:第8单元 第26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时作业:第8单元 第26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时作业:第8单元 第26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考试模块版)课时作业:第8单元 第26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8单元 第26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20河北衡水摸底)近代中国交谊舞最初还局限于上流社会的少数人,但到20世纪20年代初,跳舞之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兴起。早年认为男女合群手舞足蹈“男女杂沓,大败风纪”“与中国美俗良法有所背离”避而不观的中国人,随跳舞潮流由临海一带向内陆澎湃涌来,其旧有之念渐次华离犋碎(支离破碎)。这反映了()A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B儒家的传统观念被国人完全抛弃C西方生活方式冲击了国人的传统观念D国人接受西方生活方式全盘西化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但到20世纪20年代初,跳舞之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兴起”“与中国美俗良法有所背离”“其旧有

2、之念渐次华离犋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交谊舞源于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后逐渐被人们接受,说明西方生活方式冲击了国人的传统观念,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民主平等的思想,故排除A项;B项说法绝对,传统儒家思想没有被完全抛弃;D项说法错误,国人生活没有全盘西化,排除。2(2019河北邢台高二期末)民国中后期,中式的长袍、西裤、礼帽、皮鞋,外加文明杖,是当时较为时兴的一种男性装束。这反映出()A崇尚西方服饰成为时尚 B传统消费观的根本改变C西服得到国人普遍接受 D传承与变异的服饰特征答案D解析正常的服装搭配是中式的或者西式的,但是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服饰模式,很多人不想放弃中国服

3、饰的外在气质,而又紧跟时代潮流,出现了“中式的长袍”加上“西裤、礼帽、皮鞋文明杖”的服饰变异现象,故选D项。A项表述不全面,崇尚西方服饰,但是又没有放弃本国服装,故错误;传统消费观没有根本改变,B项错误;普遍接受的说法有误,C项错误。3(2020河南南阳一中开学考)洋务运动期间一批中国幼童到美国留学,在遭遇异样眼光后,有些人就剪掉了辫子。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提议剪掉辫子。到了20世纪初,“辫子问题”与反清斗争联系在一起。由此可以得出的最恰当的认识是()A辫子问题受到西方文明和政治斗争的影响B有无辫子成为了表达政治立场的明显标志C近代中国习俗的发展呈现一个曲折的过程D剪辫体现近代中国习俗从

4、落后向先进发展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留辫子是社会习俗的体现,留美幼童“就剪掉了辫子”是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康有为曾上书提议剪掉辫子”“辫子问题与反清斗争联系在一起”则是政治斗争的影响,故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剪掉辫子或是受西方文明的影响,或是政治立场的体现,排除;“辫子问题”只是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一个表现,无法推断近代中国习俗的发展呈现一个曲折的过程,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只是少数知识分子对剪辫的认识及选择,不能说明近代中国习俗从落后向先进发展,排除D项。4(2019安徽皖江联考)1898年申报曾刊登一则“新式脚踏车”广告。这一现象表明近代中国()A封建自然经济瓦解B社会发展受到近代

5、化冲击C传统农耕文明衰微D百姓出行难问题得到解决答案B解析封建自然经济的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式脚踏车”广告的刊登远远无法说明封建自然经济瓦解,故排除A项;脚踏车是一种新式交通工具,这种交通工具的出现说明中国社会受到了近代化的冲击,故选B项;新式脚踏车是一种交通工具,它的出现不能说明传统农耕文明衰微,故排除C项;虽然刊登了新式脚踏车的广告,但并不能说明其在百姓中得到普及,也就无法说明百姓出行难问题得到解决,故排除D项。5(2020河南南阳一中开学考)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A

6、大众报业 B交通业C电报业 D互联网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福建茶叶市场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主要反映了信息传播速度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电报业可以将茶叶价格变动的信息及时地传向各地,故C项正确。报纸传播信息的即时性不如电报,故A项错误;交通业的传播速度也要慢于电报业,故B项错误;互联网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6(2019福建厦门期末)下图是新中国电影史目录的一部分。该目录反映了建国初期()第一章创建新中国红色电影(19491956)第一节社会主义电影的创建一、中国社会主义电影业的起步二、改造私营电影业三、国营电影厂新片展览月四、电影指导委员会A文艺工作

7、“以阶级斗争为纲”B中国电影实现零的突破C电影管理方式趋于宽松D多种电影经营体制并存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二、改造私营电影业”“三、国营电影厂新片展览月”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多种电影经营体制并存,故D项正确。A项是“文革”时期文艺工作的特征,故排除;1905年中国电影事业已经起步,排除B项;根据材料“电影指导委员会”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管理方式趋于严格,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7(2019福建厦门期末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一般认为,始于唐代的“古代报纸”邸报,由朝廷直接管理并统一发布,有清一代继续存在并有所发展。清初,衙门中的一些低级胥吏将刊刻抄发邸报作为自己的副业,这些报纸主

8、要刊载宫门抄、谕旨、章奏三部分,因而也被混称为邸报。直至乾隆初年,获准公开发行邸报的仅限于提塘官及其所设报房。清代民间报房的盛行,大体是乾隆中叶以后的事情,所刊内容基本为官报的翻版。19世纪末20世纪初,邸报等传统报纸逐渐走向消亡。摘编自方汉奇清代北京的民间报房和京报材料二1815年,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当时报与刊不分)由英国人在马六甲出版。到19世纪中期,外国人在南洋和中国东南沿海城市创办了几十种中文报刊,如第一份以“新闻”命名的报纸天下新闻、开中文报纸刊登广告先河的遐迩贯珍等。五六十年代,以中国人为主创办的近代报刊迅速兴起,如中外新报昭文新报等。这些报刊“传述各国之事,上自朝廷,下及闾里,

9、尽情议论”。90年代中后期,上百种报刊先后创办,“报馆之盛为四千年来未有之事”。这一时期的报刊以上海为最,遍及各主要城市。20世纪初,近代中文报刊再掀高潮。据统计,仅武昌起义后的半年内,全国报刊就增至700余种,大致有政权机关报、政党报、实业性和社会性报刊等,“共和”“民主”“民国”等字样在民初报刊名称上十分突出。摘编自姚琦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与百年社会变迁(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清代传统报纸与晚清近代报刊在刊载内容、办报环境方面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报刊演进的积极作用。答案(1)差异:内容:传统报纸以朝政信息为主;近代刊物内容多元

10、,涉及中外新闻报道、商业信息广告和时政评论等。环境:传统报纸受朝廷严格控制;近代办报相对自由,开放度大为提高。原因:传统报纸:专制皇权加强;农耕时代信息闭塞;思想文化专制。近代报刊:清朝统治衰落,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西学东渐,受西人办报影响;时代变革,社会进步,教育水平提高,民众信息需求增长。(2)作用:推动中国近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晚清的腐朽统治;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促进民主思想传播和社会政治运动发展;开阔国人视野,提升民众的近代国家、民族意识;丰富百姓的精神生活,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经济商业化、科学普及化等)。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内容上

11、看,根据材料一“这些报纸主要刊载宫门抄、谕旨、章奏三部分”“所刊内容基本为官报的翻版”可知,传统报纸以朝政信息为主;根据材料二“开中文报纸刊登广告先河的遐迩贯珍”“传述各国之事”“大致有政权机关报、政党报、实业性和社会性报刊等,共和民主民国等字样在民初报刊名称上十分突出”可知,近代刊物内容多元,涉及商业信息广告、中外新闻报道、时政评论等。从环境看,根据材料一“由朝廷直接管理并统一发布”“直至乾隆初年,获准公开发行邸报的仅限于提塘官及其所设报房”可知,传统报纸受朝廷严格控制;根据材料二“到19世纪中期,外国人在南洋和中国东南沿海城市创办了几十种中文报刊”“五六十年代,以中国人为主创办的近代报刊迅

12、速兴起”“90年代中后期,上百种报刊先后创办”“20世纪初,近代中文报刊再掀高潮”可知,近代办报相对自由,开放度大为提高。第二小问,注意分角度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回答,近代报刊发展快还与民众文化水平提高,信息需求增长有关。第(2)问,作用由小及大展开论述,首先推动近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应有之义);根据材料二“这些报刊传述各国之事,上自朝廷,下及闾里,尽情议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晚清的腐朽统治;根据材料二“大致有政权机关报、政党报、实业性和社会性报刊等,共和民主民国等字样在民初报刊名称上十分突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民主思想传播和社会政治运动发展,开阔国人视野,提升民众的近代国家、民族意识;根据材料二“中文报纸刊登广告”“传述各国之事”“共和民主民国等字样在民初报刊名称上十分突出”可知丰富百姓的精神生活,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