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二语文综合实践1234提示:点击进入讲评。1.八年级(1)班开展“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1)班长在班级群发布温馨提示,下面是其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修改。温馨提示:预防溺水,全体学生要做到“六不一会”。“六不一会”,即不私自下水游泳或到水边玩耍嬉戏,【甲】不与同学擅自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乙】会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方法。【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并加以修改。语序不当。应该改为“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乙】处画线句子标点使用有误,请提出修改意见。将“自救,求助,报警方
2、法”改为“自救、求助、报警方法”。(2)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你回答。班上发起了征集“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宣传语活动,要求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下面是小明同学的应征作品,但其不符合对偶的要求,请你提出修改意见。安全教育强化,杜绝溺水事故将“安全教育”与“强化”调换位置。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预防溺水的相关资料,请完成下列探究任务。A小伙伴溺水了该怎么办?图一是有关溺水救援的统计图,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示例:小伙伴溺水后要呼叫大人、给落水者抛救生圈,然后拨打120等,不要手拉手救人,也不能立即下水救人或什么都不做。B图二是某同学搜集的相关漫画资料,请你用简明的语言描绘漫画的内容,并写出漫画的寓意。漫
3、画中一个男孩子跳到不熟悉的水中游“野泳”,“水”就像一个怪物,张开大嘴,伸出手,准备吞噬男孩,水中还写着“溺水”二字。寓意:不能在没有家长或监护人的情况下,在没有安全设施或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否则随时有溺水的危险。2.我校举办了“寻找家乡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一段徽州文化介绍,其中有几处表述不当,请你帮忙修改。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指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组合,而不等同于安徽文化。徽州,古称歙州,又名新安,为浙江省最早雏形唐末两浙道的组成部分,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府治歙县,包括今安徽黄山市大部、宣城市绩溪县及
4、江西婺源县,清代设立安徽省的“徽”也由此而来。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迹,徽州文化包容了中国后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学术界对其的讲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被誉为与敦煌和藏学并列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句成分残缺,应在“_”后加“_”。句有一处标点错误,应将_改为_。句词语搭配不当,应将“_”改为“_”。文化之一第一个逗号顿号讲究研究(2)下面是活动中的三道题,请你回答。请选择安徽的一种特产,为其拟写一则宣传语。(不超过20字)示例:太平猴魁水不在深
5、,有龙则灵;茶不在多,猴魁则行。古徽州西递村的楹联文化博大精深,小华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了一副楹联的上联,请你为他选出最适合的下联()上联:善为玉宝一生用下联:_A心作良田百世耕 B行事莫将天理错C教子教孙须教义 D立身宜与古人争A【文化传承】请你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徽州人常用的两种交通工具。新安江水远相随:_独立云阳古驿边:_船(或:舟)马(或:马车)3.学校开展“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回答问题。(1)八年级(2)班在上届学校田运会上取得年级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本届田运会即将拉开帷幕,请你为该班级拟写一段开幕式入场词。(100字左右)示例:八年级(2)班是一
6、个顽强拼搏、团结奋进的班级。看,他们灿烂的笑容洋溢着快乐,他们矫健的步伐充满了自信。上届田运会,他们取得了年级团体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今天,他们尽遣精兵强将,将在本届田运会上展现风采,争取再创辉煌。(2)下面是学生会通讯组写的一篇报道,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9月28日,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在校体育馆正式拉开序幕。【甲】这次运动会旨在丰富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增强学生们的身体。【乙】比赛项目包括球类、田径类、拔河、跳绳、跳远等。【丙】运动员们发扬了朝气,赛场内外洋溢着热烈而祥和的气氛。各参赛运动员不畏困难、挑战自我、勇于进取、遵守规则、服从裁判,为荣誉而战,为梦想而拼搏,共同谱写出青春飞扬的
7、乐章。【甲】处画线句子成分残缺,应在“_”后加上“_”。【乙】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_。【丙】处画线句子搭配不当,应将“_”改为“_”。身体素质比赛项目包括球类、田径类、拔河、跳绳等发扬充满(3)你们班的张军同学想参加这次运动会,但他的妈妈怕影响他的学习不允许其参加。请你帮张军同学劝说其妈妈。示例:阿姨,您好!参加运动会有益于身体健康,还能放松心情。劳逸结合会更有利于张军同学的学习。请您放心,他不会因为参加运动会而影响学习的,您就让他参加吧!4.草木长,万物生。2020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扩大城乡绿
8、色空间,为人民群众植树造林,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为了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襄城区某校举行了“植树造林我参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为了调动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学生会拟写了一副对联,请你根据活动主题及宣传目的补充下联。上联:牢固树立环境保护理念下联:_【点拨】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对联的能力。对联分上下两联,这两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一致。积极参与树木种植活动(或: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2)作为学生会主席,你去邀请齐校长和同学们于3月12日上午8:30在学校集合后一起到汉江湿地公园植树,可齐校长当时不在,但在校长室门口你遇到了彼此熟悉的学校
9、团支部书记刘老师,你想请刘老师代为转告,你说:_【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做这类题的方法是:首先要语言得体,必须要有称呼,说话有礼貌,然后再考虑语言简明与连贯,即把缘由说出来,最后也要表明请求。“刘老师,您好!我们学生会想邀请齐校长和同学们于3月12日上午8:30在学校集合后一同去汉江湿地公园植树,可齐校长现在不在办公室,能否麻烦您转告齐校长?”(意对即可)(3)请结合下面的漫画和两则文字材料,说说你的探究结果。材料一:植树莫成植“数”材料二:植树造林不仅要讲求数量,更要讲求质量。“宁种百棵活,不种千棵死。”与其摆花架子,年年种树不见树,还不如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养树护树上,做到种一棵,
10、活一棵,真正做到植树造林,切莫成了植“数”造“零”。如此,还不如不种。材料三:按栽树的科学要求,需提前15天将坑挖好,并将挖出来的泥土打碎,使土壤风化,改良土壤性质;而树坑的宽度和深度,则根据不同树种和地质,又有不同标准;树苗栽好后还要浇足水,如遇干旱至少每周再浇一次水;树干直径超5厘米,还得做支架支撑,才能保证苗木生长和根系发育,才能保证成活率。探究结果:_植树造林不仅要讲求数量,更要讲求质量;要按科学要求来栽树。(4)下面是一段写植树造林益处的文字,请再仿写一组句子。植树造林好处多多:它为我们人类带来更加清新的空气,有效防止了雾霾的发生;_,_。【点拨】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仿写句式指抓住例句的句式特点,仿照其特点造新句。排比句、比喻句、对偶句是考查热点。仿写要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为基础。它为自然万物提供更加美好的环境 真正实现了共生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