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涟水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历 史试卷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8小题,每小题2分,共76分)1、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制作年代尺是提升时空观念的重要方法。我国远古人类“北京人”生活的时间应处于()AABBCCDD2、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基地是 (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人遗址3、商鞅变法后,一个由奴隶转化来的农民,要想担任一定的官职,并拥有一部分耕地和奴
2、隶,他最合法的途径是()A.世袭 B. 取得军功 C.经营工商 D.多生产粮食、布帛4、研读下表文献史料,据此可以推知()史料出处史料引文左传昭公三年“晋之别县不惟州,谁获治之?”战国策“破赵则封二子者各万家之县一”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吴王乃遂发九郡兵伐齐”A.西周时期实行了郡国并行制 B.西周后期宗法等级制度逐渐崩溃C.郡县制已在春秋战国时出现 D.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5、下列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国人暴动 牧野之战 夏禹治水 百家争鸣A、 B、C、 D、6、示意图能够直观地反映历史现象。对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的作用解释准确的是( )A强化了君主专制 B加强了中央集权
3、C增强了诸侯势力 D扩大了王国疆域7、战国后期,诸子思潮激荡,交互影响。例如墨者习儒者之学,老庄、申韩学术颇有互通之处调和折衷之思潮逐渐成熟。吕氏春秋之编纂可视为先秦思潮发展的结局。这种思想局面折射出()A思想复杂、流派林立 B相互学习、思潮趋一C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D经济转型、走向统一 8、吕思勉先生在中国政治史中写道:“小康之世,所以向乱世发展,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世运只能向前进,要想改革,只能顺其前进的趋势而加以指导。先秦诸子中,只有最看得出社会前进的趋势。”秦朝将这个思想落实了。文中省略部分的思想流派应该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9、下列图一和图二反映了中国古代中
4、央机构的变化。此变化所反映的本质是()A.皇权不断得到加强 B中央官员数量增多C大臣分工逐渐明确 D民主化程度越来越高10、观察右图,这一对峙局面结束于()A公元6世纪初期 B公元3世纪初期C公元5世纪末期 D公元6世纪末期1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A分封制、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C郡县制度、行省制度D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度1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是()A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 B政权频更迭,国家大分裂C南方较稳定,经济大发展 D玄佛道兴起,文化大繁荣13、史载:
5、“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此材料反映出( )明清时期科举制与现实需要脱节 唐朝科举制以门第为录用标准科举制以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录用 科举制是比较公平的选拔方式A B C D14、“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是出自陇西行四首中的一句诗,它反映了当时的汉藏关系。下列对诗句的理解符合史实的是( )A王昭君嫁给单于 B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C藏族的社会风俗完全汉化 D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15、下面是旧唐书有关两税法的记载:“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
6、为差” “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两税法没有( )A改变征税标准 B.扩大纳税面 C. 取消丁税 D.增加政府收入 1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17、唐朝的对外开放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唐朝“开放”的表现包括()鉴
7、真东渡日本 玄奘西游天竺 日本“遣唐使”来华 法显到天竺学习佛法A B C D18、宋代是一个文化昌盛、科技发达的朝代,这主要得益于宋代的文化政策。为防止骄兵悍将的出现,宋代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这推动了宋代科技的发展。这说明()A.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B.政府的治国策略影响科技发展C.知识分子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D.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相辅相成19、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此建制()A.旨在扩大宋朝疆域 B.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C.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打破了市
8、坊的界限20、下列首领和所建立的政权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A阿保机契丹 B. 铁木真辽C元 昊大夏 D阿骨打金21、在宋辽交往中,周礼孟子论语等儒家经典书籍经由榷场流入辽国,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辽国人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这体现了榷场的设置( )A结束了宋辽的敌对状态 B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C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D展现了中原经济的优越22、理学家们标榜自己的学说为“实学”“实说”,评佛老的学说以及汉唐的章句之学和讲求诗词歌赋的词章之学为“虚学”“虚说”。虚实之别就在于是否讲求儒家的义理。据此可知,宋明理学旨在( )A重建儒学的正统地位B强调儒学的教化作用C突出儒学的伦理道德D批判佛道的虚无学说2
9、3、明朝郑和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其远洋航行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他的航海活动( )A、加强了我国与东亚各国的友好关系 B、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C、对非洲国家的财宝进行了大肆挤压 D、与所到的亚非各国发生了激烈冲突24、“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D废丞相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25、与下图有关的历史是( )A 西藏活佛的选举 B 皇帝继承权的由来C 伊斯兰教的由来 D 丝绸之路的繁荣26、康乾盛世之后,满清孕育着统治危机,
10、下列哪个不是当时的主要危机( )A .人口快速增长 B .分配不公C .政治腐败 D .思想僵化27、明末的小说几乎社会上各色人等都充当了描写的对象,尤其是市井小民、商贾小贩、工匠世人、贫苦农桑、棋手侠盗也成为小说的主角。明末小说的这一特征()A.说明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B.表明小说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C.是小农经济发展的现实反映 D.反映了市民文学的蓬勃发展28、“战争本身到没有什么了不得之处,但这是第一次戳破天朝的威严门面。”这里的“战争”指()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9、晚清有一轶事:太平军某次军事行动产生了爆炸性的国际影响,照英国
11、驻上海领事的说法,清王朝的灭亡,看似就是分分钟的事。每次咸丰召集群臣开会,刚说了形势严峻,朝堂上便哭声震天。“太平军的某次军事行动”应是(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北伐 D西征30、有学者评价道:它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纲领性文件,以绝对平均主义的原则来组织农村生产、分配和生活,让人人过着“通天下皆一式”的生活。这里的“它”指的是( )A. 海国图志 B. 天朝田亩制度C. 资政新篇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1、“此战,中方损失比日方略大,但主力尚存。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日军趁机控制黄海制海权。”上述评价针对的是( )A. 台湾人民反割台 B. 丰岛海战 C. 黄海海战 D.
12、威海卫战役32、1900年,慈禧太后出逃西安,侵略者们占领北京后实行分区管制,如内城北边归日本管辖,西北归英美管辖,东边归沙俄管辖。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3、下图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之一:金陵机器制造局内部,与其同类型的企业是( )A. 福州船政局 B. 开平煤矿 C. 上海轮船招商局 D. 上海机器织布局34、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主要是因为()A.维新派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B.维新派争取到光绪帝的支持C.维新派把变法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D.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35、“事
13、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该言论最有可能发表于()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签约签订后36、有学者主张1912年是中国近代史的分水岭。他认为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的意义远远超过1919年五四运动,两者不可同日而语。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支撑该观点成立的理由包括()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近代国家体制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ABCD37、民国建立之初,名士王湘绮撰写了一副对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
14、不是东西。”对联中蕴含“民国何分南北,总统不是东西”讽刺意味,其中造成民国分南北的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孙中山定都南京C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迁都北京 D颁布临时约法38、“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的辛亥革命更加彻底的革命。”“陈独秀的启蒙运动”的“革命性”在于倡导()A自强与求富B民主与共和C改良与革新D民主与科学二 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39、(12分)清政府为稳定和巩固边疆,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云贵总督)鄂尔泰曰:“改流之土民宜(应当)从国制。”由于改流百姓仍听土目管辖,生活习俗依然如故,鄂尔泰建议应允许改流之
15、民自愿效仿满族剃头,不得强迫;改流之地的把目、火头应改名为保甲制度中的里长、甲首,且无恶迹的土目也不必迁至内地。应继续令土目管理当地夷民。马亚辉雍正朝云南改土归流再探材料二 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联,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新疆全境,向称水草丰饶,牲畜充牣者区区愚忱,实因地不可弃,兵不可停,而饷事匮绝,计非速复腴疆无从着手。至省费节劳,为新疆画久安长治之策,纾朝廷西顾之忧,则设行省,改郡县,事有不容已者。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奏稿材料三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16、敌从海道内犯,自须亟练水师,惟各国皆系岛夷,以水为家,船炮精练已久,非中国水师所能骤及。中土陆多于水,仍以陆军为根基。若陆军训练得力,敌兵登陆后尚可崖战;炮台布置得法,敌船进口时尚可拒守况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腹心之大患愈棘,孰重孰轻,必有能辨之者。李鸿章筹议海防折(1874年)(1) 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治理“改流之土民”的具体措施(3分)(2) 结合所学指出左宗棠对新疆的历史贡献(3分)(3) 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归纳两者在观点上的异同(3分),并简要评价(3分)40、(12分)政治制度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史
17、。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不差的。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试图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国并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很快就在中外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材料三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林伯渠荏苒三十年材料四 自辛亥革命以后:“就是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
18、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固然未必就要杀头,但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林伯渠在纪念孙中山诞辰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 材料一认为明清时期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请列举明清君主专制史实说明(3分)(2)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模仿西方民主政治模式失败的原因(3分)(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许多青年低估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的理由(3分)(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3分)高一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38*2=76分110 BCBCC BDDAD 11-20 BACDC CABCB21- -30 BCBAA DDACB 31-38 CDACD DCD二、 材料题 1
19、2*2=24分39(1)措施:不强迫民众剃头;按照汉制,改变民族头领称呼;无劣迹的民族头领不必内迁,并继续管理地方(3分)(2)贡献:率军收复新疆;支持收回伊犁;推动新疆建省(3分)。(3)相同:两者都为了巩固边防(1分);不同:材料二主张加强西北边防,材料三主张重视东南海防(2分)。评价:两者都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只加强陆防使中国丧失制海权,在战略上处于被动地位;只加强海防就失去西北屏障,会破坏国家领土完整(3分 意对即可)。40 (1)史实:明朝废丞相,设内阁(2分);清朝设军机处(1分)。(2)原因: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打击;专制主义传统深厚;教育水平低下,民主意识淡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3分,答3点即可得满分)。(3)理由:辛亥革命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辛亥革命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之路十分艰难(3分)。(4)观点:推翻清王朝,结束君主专制;建立共和政体,传播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会经济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