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点1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 名师归纳 1.如何理解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必然性(1)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引起了生产方式的变化,奴隶制集体劳作方式逐渐瓦解,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生产和个体经营为特色的小农经济发展起来。为了继续维护自身的利益,一些奴隶主也主动改变剥削方式,实行更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地租剥削。井田制走向没落,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起来。(2)战国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兴地主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政治势力也越来越大,并且成为一种强大的政治力量。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使旧的生
2、产资料占有方式井田制和与之相适应的奴隶制剥削方式瓦解。随着奴隶制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崩溃,地主阶级代替奴隶主阶级进行统治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3)战国期间,为了在战争中不被其他国家兼并和富国强兵,各诸侯国需要变法。(4)法家当时宣传的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合乎时代的需要,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2商鞅变法如何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商鞅变法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突出表现在其变法的内容上。(1)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商鞅变法把官爵和军功结合起来,增强士兵作战的勇气,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新法还同时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2)废除井田,
3、奖励耕织。商鞅下令“为田开阡陌封疆”,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许自由买卖土地,推动了地主所有制经济的发展。(3)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县制的建立及推广预示着它将取代西周分封制下的封国采邑制,成为新的政体制度。而国君直接任免官员则使从地方到中央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力集中于国君一人,强化了中央集权,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3关于孝文帝迁都原因及历史作用的分析(1)原因:孝文帝迁都一是为了镇压中原地区日益频繁的武装暴动;二是为了解决都城粮食供应的严重匮乏问题;三是为了避开来自北方柔然族的侵扰;四是为了摆脱平城地区鲜卑贵族盘根错节的势力网,削弱他们对政治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孝文帝也是为了实现统
4、一大业,加强对中原地区控制,改革鲜卑旧俗,深化改革,使北魏王朝以华夏正统姿态雄踞中原,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2)历史作用:一方面迁都为孝文帝深化改革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中原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政治统治秩序的稳定,为民族融合注入了新的活力,是北魏政权进一步封建化的有力保障。另一方面迁都败坏了社会风气,使得鲜卑贵族染上魏晋门阀士族的恶习,政治日益腐败,迁都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同时也造成了统治集团的分裂,丧失了拓跋部的强有力的支持,导致了国家分崩离析的后果。4孝文帝改革的特点、意义、成功的原因及启示(1)特点: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2)意义:北魏孝文帝改
5、革有利于加快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促进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3)成功原因: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他严格执法、惩治贪污,即使是亲戚也不讲情面,致使官吏们人人小心谨慎,改革得以较为顺利地进行。从整顿吏治入手,使改革有一个良好的前提环境。内容全面,措施得力。不仅进行政治、经济改革,而且还重视文化习俗的改革,使改革全面推进。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以身作则、信心坚定。民族融合趋势的推动。(4)启示:先进必然战
6、胜落后。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民意。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具有曲折性。5王安石推行富国之法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将青苗、免役、市易、方田均税、均输等法称之为“富国”之法?(1)实质是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发展生产。(2)原因:青苗法的实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免役法的实施,使政府向不服役的官僚、地主收取免役钱,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方田均税法实施后,官僚、地主也要按土地实有亩数和肥瘠纳税,增加了政府的田赋收入;均输法的实施,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很好的配合,减轻了纳税户负担,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称
7、之为“富国”之法。6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和应该吸取的教训(1)原因: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阻挠和破坏。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第一点是主要原因。(2)从王安石变法中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改革是艰辛的,必然会充满阻力,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毫不动摇,才能成功;而且要注意用人。7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异同及说明的问题(1)相同点: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变法都得到了王权的支持。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变法都对生产关系
8、作出了调整。(2)不同点: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3)说明: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的命运为转移。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8认识历史上改革的本
9、质与规律(1)任何改革,从根本上说,都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的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适应一般有两种情况:整体适应、部分不适应。针对这种情况的改革,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调整,这样的局部调整就是改良性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两者从根本上互相矛盾,这就必须从根本上改造旧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这种根本的改造就具有革命性的改革,它必然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如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2)凡是改革,都必然要触及一部分社会既得利益者或特权阶层,因此必然遇到阻力。革命性的改革,触及的是社会腐朽势力和没落阶级,斗争更为尖锐。(3)改革有成败,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有:
10、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进步的改革有时也会失败,这就取决于改革与反改革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以及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如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变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他们在北宋政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坚决反对变法。考题研析 【例1】命题视角:考查对商鞅变法的认识。(2010浙江高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通典食货 材料二: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
11、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荀子议兵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概括表述的能力。第(1)题,从材料中的“秦地广人寡”、“利其田宅”及“(使其)务本于内”可以看出,秦国土地开发和利用率不高,为了发展农业生产,采取优惠措施,吸引三晋之人开垦,结果“数年之间,国富兵强”;第(2)题,材料二说明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强,原因有材料一中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基础,同时再现教材商鞅变法军事方面的措施。答案(1)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
12、经济实力。“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2)是商鞅变法实行的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等奖励军功措施的结果;使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以专心应敌于外。【例2】命题视角:考查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理解。(2010浙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魏孝文帝说)自上古以来及诸经籍,焉有不先正名而得行礼乎?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若仍旧俗,恐数世之后,伊洛之下复成披发之人。魏书咸阳王禧传 材料二:陆法言著切韵,时俗皆以法言为吴人而为吴音也论音韵者二十余家,皆以法言为首出法言本代北人,世为部落大人,号步陆孤氏,后魏孝文帝改为陆氏。苏氏演
13、义卷上(提示:陆法言是隋代语言学家,切韵是一部关于汉字读音的专门书。)(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如何从两个方面阐述“一从正音”的必要性。(2)根据材料二,联系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试分析“陆法言现象”。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孝文帝改革”,意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1)北魏孝文帝为了加强统治进行迁都、说汉语等改革,从材料中孝文帝第一句话可推出孝文帝“一从正音”必要性的一个方面,第二句话“恐数世成披发之人”可推出第二方面的必要性。解答时要理解材料中孝文帝说的话的意思,要善于分析概括;(2)从题干可得出陆法言属鲜卑族后代,同时又是语言音韵学家,所以可推出其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政策作用有关
14、。此题要善于分析题干联系所学知识。答案(1)孝文帝认为作为中原(正统)王朝,必须说汉话;如果不说汉话,又将回到改革前的状态。(2)陆法言是鲜卑贵族的后裔,撰成一流的汉语言音韵的专著。他是鲜卑族对汉族文化认同的代表,这一现象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成效。【例3】命题视角:考查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2010山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2
15、)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答案(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应从“废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解析(1)题解答本题需要紧扣材料。材料中王安石反对的“选人才凭诗赋记诵”“任用官吏重科名资历”即是弊端所在;(2)题教育思想从材料中的“能否为国家所用”可直接概括出重实用。回答措施时要注意全面性,从废旧制到取新法两个角度回答。【例4】命题视角:考查对中国古代改革的认识。(2010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乾元
16、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鬻者论以法。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新唐书 材料二:刘晏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在产盐乡“因旧监置吏”,收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贵”。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
17、之处。答案 不同之处:第五琦:官营专卖,官府专利;强行加价。刘晏:官督民产商销,官商分利;设常平盐。(2)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答案促进盐业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利商,便民;有助于社会稳定。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归纳概括能力及对古代食盐专卖制度的认识。解答本题需准确把握第五琦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内容并对其进行比较概括,通过材料概括信息。考情分析 在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中对于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考查较多。特别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考查尤多,题型主要为材料问答题。在今年的高考备考复习中要注意对改革内容和影响的认识。高考展望 1.通过图文材料
18、考查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九年(即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食货志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李斯谏逐客书(1)从图一和图二的服饰变化中,你获得的最重要的历史信息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何影响?答案:北魏服饰汉化。影响: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了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商鞅为实现民“殷盛”所采取的措施。答案:废井田,开阡陌(或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
19、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3)综合三则材料,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内容的相似之处。答案:都移风易俗;都确立了新的土地制度。2考查王安石变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臣于财利,固未尝学,然窃观前世治财之大略矣。盖因天下之利,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也诚能理财以其道,而通其变,臣虽愚,固知增吏禄不足以伤经费也。王安石全集 材料二:惟是苛政之兴,众论不许,而主张之者,理不胜而求赢于势,急引与己同者以为援,群小乃起而应之于是泛滥波腾,以导谀宣淫,蛊其君以毒天下。而善类壹空,莫之能挽。民乃益怨,衅乃倏生,败亡沓至而不可御。王夫之宋论
20、材料三: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唯公庶足以当之矣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诟,易世而未之湔者,在泰西则有克林(伦)威尔,而在吾国则荆公(注:指王安石)。梁启超王安石传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解决财政危机的主要观点。答案:观点:正确理财,吏禄增加不会导致经费紧张。(2)材料二和材料三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有何不同?分析出现不同评价的原因。答案:不同:材料二认为王安石变法重用小人,导致民怨沸腾,国家败亡;材料三认为王安石是杰出的完人。原因:王夫之否定王安石变法,是因为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是为其宣传维新变法制造舆论。(3)你认为应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上的改革?答案:坚持三个标准: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是否符合人民意愿,改革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