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如图1425所示, 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 P为入射球A未与被碰球B碰撞时的落点, M为它与B球碰后的落点, N为B球的落点, 这个实验对小球质量MA和MB的要求是MA_MB(填“”、“”或“”). 为了能用OP长度表示球A的初速度, OM和ON长度分别表示球A与球B的末速度, 则必须做到_, 用图中标出的符号和测出的数据列出验证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_. 图1425解析: 为保证A碰后速度仍向右, MAMB; A、B碰后均为平抛运动, 由svt, 只有t相同, s才能表示v, 所以A、B球心碰前必在同一水平线上. 答案: 碰前A、B两球心等高MAOPMAOMMBON2. 如图1426
2、所示, 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停着甲、乙两辆实验小车, 甲车系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 当甲车获得某一向右速度时, 随即启动打点计时器, 甲车运动一段距离后, 与静止的乙车发生正碰并粘在一起运动. 纸带记录下碰撞前甲车和碰撞后两车运动情况如图1426所示. 电源频率为50 Hz, 则碰撞前甲车运动速度大小为_m/s, 甲、乙两车碰撞后的速度大小为_m/s, 该碰撞属于_碰撞. 图1426解析: 碰撞前后都是匀速直线运动, 利用公式v求得碰撞前后的速度. 碰前甲的速度为v11.2 cm/0.02 s0.6 m/s, 碰后共同速度为v20.78 cm/0.02 s0.39 m/s.由于碰后两车成为一个整
3、体, 所以其碰撞为完全非弹性碰撞. 答案: 0.600.39完全非弹性3.某同学把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用细线连接, 中间夹一被压缩了的轻质弹簧, 如图1427所示, 将这一系统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 烧断细线, 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 进行必要的测量, 验证物体间相互作用时动量守恒. 图1427(1)该同学还必须有的器材是_. (2)需要直接测量的数据是_. (3)用所得数据验证动量守恒的关系式是_. 解析: 烧断细线后两木块在弹力作用下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两木块离开桌面后分别做平抛运动. 由平抛运动规律知, 两木块在水平方向为匀速运动, 且运动时间相同, 同时落地, 两者水平位移分别为s1v1t
4、1, s2v2t2, 又t1t2, 若要验证m1v1m2v2, 只需验证m1s1m2s2.因此, 需要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两者落地点到桌子两侧边的水平距离s1、s2, 用天平测两者的质量m1、m2.答案: (1)刻度尺、天平(2)两物体的质量m1、m2和两木块落地点分别到桌子两侧边的水平距离s1、s2(3)m1s1m2s24. 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在水平气垫导轨上放置两个质量均为a的滑块, 每个滑块的一端分别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 两个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均为B.气垫导轨正常工作后, 接通两个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并让两滑块以不同的速度相向运动, 两滑块相碰后粘在一起继续运动. 图乙为
5、某次实验打出的、点迹清晰的两条纸带各自的一部分, 在纸带上以同间距的6个连续点为一段划分纸带, 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其长度s1、s2和s3.若题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 那么, 碰撞前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分别为_、_, 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_; 碰撞后的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_. 重复上述实验, 多做几次. 若碰撞前、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 则动量守恒定律得到验证. 图1428解析: 动量pmv, 根据vs/5T可知两滑块碰前的速度分别为v10.2s1b、v20.2s3b, 则碰前两滑块动量分别为0.2abs1和0.2abs3, 总动量大小为av1av20.2ab(s1s3)
6、; 碰撞后两滑块的总动量大小为2av2as2/(5T)0.4abs2.答案: 0.2abs30.2abs1(第1、2空答案可互换)0.2ab(s1s3)0. 4abs25.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 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 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 继续做匀速运动. 他设计的装置如图1429(a)所示. 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 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 Hz, 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以平衡摩擦力. 图1429(1)若已测得打点的纸带如图1429(b)所示, 并测得各计数点的间距(已标在图上). A为运动的起
7、点, 则应选_段来计算A碰撞前的速度, 应选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空选填“AB”“BC”“CD”或“DE”).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 kg, 小车B的质量m20.2 kg, 则碰前两小车的总动量大小为_kgm/s, 碰后两小车的总动量大小为_kgm/s.解析: (1)从分析纸带上打点情况看, BC段既表示小车做匀速运动, 又表示小车有较大速度, 因此BC段能较准确地描述小车A在碰撞前的运动情况, 应选用BC段计算A的碰前速度. 从CD段打点情况看, 小车的运动情况还没稳定, 而在DE段小车做匀速运动, 故应选用DE段计算碰后A和B的共同速度. (2)小车A在碰撞前
8、速度大小为v0 m/s1.050 m/s小车A在碰撞前动量大小为p0mAv00.41.050 kgm/s0.420 kgm/s碰撞后A、B共同速度大小为v m/s0.695 m/s碰撞后A、B的总动量大小为p(mAmB)v(0.20.4)0.695 kgm/s0.417 kgm/s.答案: (1)BCDE(2)0.4200.4176.如图14210是用来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 弹性球1用细线悬挂于O点, O点下方桌子的边沿有一竖直立柱. 实验时, 调节悬点, 使弹性球1静止时恰与立柱上的球2接触且两球等高. 将球1拉到A点, 并使之静止, 同时把球2放在立柱上. 释放球1, 当它摆到悬点正下
9、方时与球2发生对心碰撞. 碰后球1向左最远可摆到B点, 球2落到水平地面上的C点. 测出有关数据即可验证1、2两球碰撞时动量守恒. 现已测出A点离水平桌面的高度为a, B点离水平桌面的高度为b, C点与桌子边沿间的水平距离为c.此外, 图14210(1)还需要测量的量是_、_和_. (2)根据测量的数据, 该实验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_. (忽略小球的大小)解析: (1)要验证动量守恒必须知道两球碰撞前后的动量变化, 根据弹性球1碰撞前后的高度a和b, 由机械能守恒可以求出碰撞前后的速度, 故只要再测量弹性球1的质量m1, 就能求出弹性球1的动量变化; 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 只要测出立柱高h和桌
10、面高H就可以求出弹性球2碰撞前后的速度变化, 故只要测量弹性球2的质量和立柱高h、桌面高H就能求出弹性球2的动量变化. (2)根据(1)的解析可以写出动量守恒的方程2m12m1m2答案: (1)弹性球1、2的质量m1、m2立柱高h桌面高H(2)2m12m1m27. (2012长沙模拟)为了证明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实验宜在气垫导轨上进行, 这样可以大大减小阻力, 使滑块在碰撞前后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匀速运动. 使实验的可靠性及准确度得以提高. 在某次实验中, A、B两铝制滑块在一水平长气垫导轨上相碰, 用闪光照相机每隔0.4秒的时间拍摄一次照片, 每次拍摄时闪光的延续时间很短, 如图14211所示,
11、 已知A、B之间的质量关系是mB1.5mA, 拍摄共进行了4次, 第一次是在两滑块相撞之前, 以后的三次是在碰撞之后. A原来处于静止状态, 设A、B滑块在拍摄闪光照片的这段时间内是在10 cm至105 cm这段范围内运动(以滑块上的箭头位置为准), 试根据闪光照片求出: 图14211(1)A、B两滑块碰撞前后的速度各为多少?(2)根据闪光照片分析说明两滑块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守恒. 解析: (1)由题意可知, 碰前: vA0碰后: 从发生碰撞到第二次拍摄照片, A运动的时间是t1 s0.2 s由此可知, 从拍摄第一张照片到发生碰撞的时间是t2(0.40.2) s0.2 s则碰前物体B的速度为vB m/s1 m/s.(2)碰撞前的动量: pmAvAmBvB1.5 mA碰撞后的动量: pmAvAmBvB0.75mA0.75mA1.5mA, 可见pp, 所以动量守恒. 答案: 见解析高考资源网w w 高 考 资源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