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三语文最新专项综合演练:《古诗鉴赏》 语言 即时巩固.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48107 上传时间:2025-11-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语文最新专项综合演练:《古诗鉴赏》 语言 即时巩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3届高三语文最新专项综合演练:《古诗鉴赏》 语言 即时巩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注】然:通“燃”。(1)在这首诗的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请作简要分析。【答案】“然”和“暖”用得最好。“然”字写出了暮雨中的涧花开得很红火,像烈火燃烧似的;“暖”是指春云低垂,潭边树木与其相接,好像是要为它们送去温暖。两个字皆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郑鄂居住之地环境的优美,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生活的羡慕之情。(2)结合诗中的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人。【答案】从“谷口”“涧花”“暮雨”“潭树”“春云”“檐峰”“鹿群”“山霭”等意象,可以看出郑鄂的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高雅、温馨而富有生机,又从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中可看出郑鄂是一位隐居山中,过

2、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答案】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作者孤独、寂寞的情感。(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答案】“穿”字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而无人相伴的孤独。一人独坐而无聊,一个“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更表现出闲极无聊的寂寞情感。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闻砧孟郊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悲。【注】砧:古代妇女捣衣用的砧板。断猿:即断肠之猿。杵:古代妇女捣衣用的棒槌。(1)“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一句,语言浅白,内涵丰富。请联系下文作简要赏析。【答案】开头两句是说杜鹃和猿的叫声并不悲切,但实际上在一般人听来,这两种声音都是最典型的悲切之声。作者这样说,是使用烘托的手法,有力地突出下句所写杵声的悲切。(2)后四句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答案】主要表达了游子思乡的感情。听到捣衣声,游子想到故乡的亲人可能也在捣衣,头发不禁为之愁白。进而设想这令人肠断的捣衣声,也许并不是为了捣衣,而是专门捣给游子听的,好让他早点回家。秋夜月下,一听一想,虚实结合,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无限哀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