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系统强化练:专题十五 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5909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系统强化练:专题十五 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系统强化练:专题十五 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系统强化练:专题十五 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系统强化练:专题十五 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系统强化练:专题十五 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系统强化练:专题十五 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系统强化练:专题十五 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系统强化练:专题十五 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系统强化练:专题十五 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专题十五系统训练1、如图反映了19201929年美国工资指数和生产指数的变动情况。据此可知,当时美国( )A.经济危机爆发的因素日积月累B.政府适度干预推动了生产发展C.工人生活水平未获得提高D.工人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2、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美国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 )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3、“

2、这个城市中产阶级劳工有色种族共同支持的改革,被称为富兰克林罗斯福大联合。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在改革的旗帜下达成的举国一致的共识,预示着美国走向社会和谐的前景。”这种“和谐”的实质是( )A.国家政权实现了各阶级共同执政B.缓和阶级矛盾以维护资产阶级统治C.以普通民众利益取代资产阶级利益D.资产阶级政权向无产阶级政权和平过渡4、二战后,发达国家全球性资本过度积累,发展中国家劳动人民的支付能力明显不足;同时发达国家利用垄断地位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压低初级产品的市场价格,提高工业制成品的市场价格。这反映了()A.发达国家对世界的控制力加强B.国际劳动分工基本格局形成C.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依然存

3、在D.发展中国家未实现民族独立5、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采取力推私有化,减少公共开支等新政举措,使英国经济再造奇迹;到1988年底,英国有27家国有企业全部或部分地实行非国有化,约70万名职工从原国有部门转入私营部门。有人称其改革是“兴于经济,败在民生”。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英国缺乏接触世界的发展机制B.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已失灵C.福利减少导致了普通民众不满D.私有化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6、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39%,美国同期从1957年的20.9%下降到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

4、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据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 )A.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强化了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C.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D.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7、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A.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基础C.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D.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8、图是1913-1937年苏联(俄)工业产值增长示意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1913-1920年工业产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1920-1925

5、年工业产值的增长得益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1925-1932年工业产值的增长源于斯大林体制的最终确立D.1932-1937年工业产值高速增长在于赫鲁晓夫的改革9、积累率是积累基金在国民收入使用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一五”计划前,苏联的积累率为19%,“一五”计划后提高到了 33%。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积累率为15%。这反映出“斯大林模 式”下( )A.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利于生产发展B.工业化加速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C.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D.工业化加速的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10、1966年苏联正式推行“新经济体制”,其中包括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增强国家计划在编制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6、,减少下达给企业的指令性计划指标,扩大企业支配利润的权限。由此可以看出“新经济体制”( )A.对斯大林模式有所冲击B.充分发挥了市场的主导作用C.完善并巩固了斯大林模式D.放弃使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11、 “这无疑是工人国家向世界资产阶级缴纳的一种贡税。”但是,只要有助于加快恢复和发展经济,切实改善工农的生活,巩固苏维埃政权,就不应该因为给了资本家几亿公斤石油而惋惜不已。这种做法( )A.延缓了苏俄社会经济的恢复B.使苏俄利用货币手段恢复了经济C.为赢得战争胜利提供了物资保障D.使苏俄偏离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12、黄苇町在苏共亡党十年祭中说,“当时的苏联社会科学院曾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査者认为

7、苏共仍然代表工人的占4% ,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 ,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 ,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的, 竟占85% !”依据这则材料,如果从执政党的建设方面分析苏联社会主义事业失败的原因,最根本的是( )A.体制僵化,监督机制的缺失B.党内特权、腐败现象严重C.严重脱离群众,日益失去群众的支持D.人民群众对苏共的极端不信任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经济危机爆发后,胡佛政府通过斯穆特一霍利法,将进口商品的关税大幅度提高,但很快其他国家便对此实行报复性措施,以致美国国内经济形势持续恶化。上台后的罗斯福推出“三R”新政,即复兴、救济、改革。为保

8、障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法令的落实,罗斯福通过“炉边谈话”不断宣传和解释“新政”,逐渐破除了传统自由主义的束缚,对美国政府缓解危机和走出困境起到了积极作用,还促成了战后美国经济长期上升的总趋势。摘编自康拉德布莱克罗斯福传等以上材料提供了罗斯福新政的案例,蕴含了国家应对危机和改革复兴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社会福利活动的范围在20世纪中期1940年代和1950年代取得了标志性的重大扩展,而这一增长的主成分,至少在开支方面,是前几十年社会保险工作苦心经营的结果。简言之,这些计划

9、一开始,收入保障之基本计划退休、失业和工伤的范围和覆盖率就逐步持续上升,为越来越多的人口提供保护,同时也占用了越来越多的预算。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些原先设计为解决狭隘条件下和特定人群的计划被放宽限制、修订并拓展到覆盖全民。与此同时,最初设定为接近最低生存标准线的援助水平也被放宽到符合主流社会之合理标准的水平。摘编自美尼尔吉尔伯特、特雷尔社会福利政策导论材料二 早在1990年,欧共体12国在养老金和医疗保健方面的亏空就达7.5万亿欧洲货币单位,相当于同年欧共体国内生产总值的145%。1995年,法国社会保障总赤字达1200亿法郎。瑞典政府1994年的财政赤字为1900亿克朗。社会保障状况一直较好的

10、德国从1995年起也出现了医疗保障赤字。欧洲各国向人们提供的高标准的福利是通过向企业和个人征税维持的,因此也就给企业造成了沉重负担,导致其竞争力下降,使欧洲难以和美国、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竞争。福利国家开始违背其本来目标,一些人看到,多工作并不能使生活改善多少,甚至还不如领取补助和失业金合算。近些年来,欧洲国家的失业率居高不下,许多国家的失业率都在两位数以上。由于生活稳定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欧盟成员国人均寿命从二战结束后的66岁上升到50年后的76岁,这就意味着个人平均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增加了10年,平均享受医疗照顾的时间也相应多出10年。钱宁现代社会福利思想1.根据材料一,归纳西方福利国家建设的主要

11、成就。2.根据材料二,分析西方福利国家面临的主要危机。3.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福利国家”制度的认识。1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苏联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简表19561960年19611965年19661970年19711975年19761980年19811985年19861990年国民收入8.7%6.1%7.7%5.7%3.7%3.2%1.3%工业总产值10.4%8.5%8.4%7.4%4.5%3.7%2.5% 据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和刘克明、金辉主编苏联政治经济体制七十年编制 材料二 1971年9月,赫鲁晓夫逝世,其遗体安葬在莫斯科的

12、新圣母公墓。赫鲁晓夫的墓碑是由雕刻家恩斯特涅伊兹维斯特内设计的,用黑白两种颜色的大理石搭配而成,极具特色。涅伊兹维斯特内在评价自己这件特殊作品时说,墓碑上半黑半白的对比之中“包含着永恒的矛盾、光明的进步的因素同反动的因素之间的斗争”。 张建华俄国史1.据材料一,归纳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分析变化的根源?2.赫鲁晓夫改革之后,苏联历史上还进行过哪两次大规模的改革?3.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赫鲁晓夫墓碑上半黑半白的对比之中包含着永恒的矛盾、光明的进步的因素同反动的因素之间的斗争”这句话的含义的?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由 19201929 年美国工资指

13、数和生产指数的变动情况可以看出,美国生产指数的增长远远高于工资指数的增长,这导致工人的购买力远远低于商品的提供能力,从而导致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容易诱发经济危机,故选 A;材料没有反映政府适度干预的信息,排除 B;从图中来看,工人的实际收入在总体上是提高的,排除 C;图中工人收入低于经济增长,排除 D。 2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紧急救济法令是一种临时救济,而社会保障法则是一种制度保障,A项正确;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这两项措施是关于失业救济和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并没有提到如何促进就业,因此排除 B项;也没有提到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排除C项;综合判断,再排除D项。 3答案及解析:答

14、案:B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根据题目中“共同支持的改革”“富兰克林罗斯福大联合”可以推断该改革是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仍然是资产阶级执政,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缓和了阶级矛盾,维护了资产阶级统治,故B项正确;罗斯福新政的实质仍然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仍然是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故C项错误;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不会涉及向无产阶级政权的和平过渡,故D项错误。 4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体现出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达国家仍然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劣势,也就是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故C项正确;二战后随着亚非拉地区民族国

15、家的独立,发达国家对世界的控制力比以前减弱,故A项错误;国际劳动分工基本格局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故B项错误;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已经独立,故D项错误。 5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査英国撒切尔夫人改革。A项,材料并未反映英国与世界的交流情况。故A项错误。B项,撒切尔夫人的改革只是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并没有放弃,所以“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已失灵”的说法错误。故B项错误。C项,从“约70万名职工从原国有部门转入私营部门”“兴于经济,败在民生”可知,撒切尔夫人败在民生是因为大量减少福利政策,导致了普通民众的不满。故C项正确。D项,撒切尔夫人的改革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增长,但其减少福利政

16、策的措施也引起了民众不满,不能简单地说私有化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6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西欧经济发展历程。材料数据说明,西欧经济的发展大大冲击了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的地位,由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格局多极化,故D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于1944年,故A项错误;20世纪5070年代的世界格局是由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故B项错误;西欧经济的发展会激化西欧与美国的矛盾,故C项错误。 7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犯了“左”倾错误,盲目追求“一大二公”,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幻想在生产力不

17、发达的基础上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故选A选项。D项错误,中国的大跃进运动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B项错误,俄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C项错误,中国当时还是强调的是经济建设。 8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新经济政策。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从1918年开始,故排除A项;斯大林体制的最终确立是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故排除C项;赫鲁晓夫改革是在20世纪50年代,故排除D项。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化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政治经济危机,推动了工业产值的增长,故选B。 9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

18、查“斯大林模式”。材料反映出苏联当时的积累率 过高,即国民收入中用于扩大再生产的部分占比大,而用于人民生活 消费的部分占比小,体现的是“斯大林模式”下注重高积累而忽视了改善民生的问题,D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高积累而非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忽视民生而非牺牲农业,B项不符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高积累而非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C项不符题意,排除。 10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勃列日涅夫改革。材料“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减少下达给企业的指令性计划指标,扩大企业支配利润的权限”反映了当时苏联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这对斯大林模式有所冲击,故A

19、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当时苏联仍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作用并不明显,故B项错误;当时的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故C项错误;材枓反映了当时苏联仍然存在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的现象,故D项错误。 1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材料提到,只要有助于加快恢复和发展经济,切实改善工农的生活,巩固苏维埃政权,就不应该因为给了资本家几亿千克石油而惋惜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新经济政策的特点,使苏俄利用货币手段恢复了经济,故B正确;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故选B 12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出最根本的是体制僵化,监督机制的缺失。B、C、D三项都是具体表现。 13答案及解析:答案:示例:

20、论点:国际经济发展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论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了争夺世界市场而扩军备战,导致战争爆发,最后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提高关税壁垒,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进行商品倾销,最终恶化了国际关系,这成为二战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吸取经济大危机的教训,以美国为主导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促进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近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根据材料“经济危机爆发后,胡佛政府通过斯姆特一霍利法,将进口商品的关税大幅度提高,但很快其他国家便

21、对此实行报复性措施,以致美国国内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结合所学可得出国际经济发展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观点,结合一战爆发的背景和危害、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进行思考。 14答案及解析:答案:1.大规模失业现象受到遏制,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社会福利项目覆盖到人生的各种风险;社会福利覆盖的人群从一部分人扩展到全民;社会福利的水平逐渐提高。2.福利国家庞大的社会保障支出导致严重的财政危机;沉重的福利开支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降低了欧洲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失业危机严重;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了福利国家的危机。3.积极作用:保持政局稳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劳资合作;改善人类福利。消极影响

22、:增加政府负担;滋生惰性。解析:1.首先抓住材料信息“退休、失业和工伤”、“覆盖全民”、“符合主流社会之合理标准的水平”,然后从社会福利效果、覆盖种类、覆盖人群、社会福利水平等方面概括成就。2.首先抓住材料信息“财政赤字”、“给企业造成了沉重负担”、“失业率居高不下”、“人均寿命上升”,然后从财政危机、企业成本、失业危机、人口老龄化等方面概括危机。3.结合前面问题福利国家制度的成就和危机,辩证地去分析即可。 15答案及解析:答案:1.呈现连年下降的趋势。根源是斯大林经济模式失去活力,日益成为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2.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3.赫鲁晓夫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他执政时期,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相对迅速;他对斯大林的批判,在客观上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但他的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他一味否定斯大林,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这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改革,理清基本史实。本问主要突出了斯大林模式的消极影响。2.理清基本史实,明确苏联改革的具体情况,联系所学知识即可,难度不大。3.对于赫鲁晓夫改革要一分为二看待,注意回答的角度。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