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583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9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pdf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pdf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pdf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pdf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pdf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pdf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pdf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5).pdf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再 别 康 桥学科语文教材名称:高中语文必修 1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课题再别康桥年级:高一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诗歌融情入景的写法。2、学习诗歌意象的选择和运用对于表达情感的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朗读,让学生熟悉诗歌,逐步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诗人的深情【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母校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感受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流露的情感。2、欣赏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教学难点】感受诗歌独具特色的意象美及情感。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徐志摩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这种了解大多是宽泛的,甚至有些是从影视作品(如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

2、得到的,再加上这是一首新诗,在思想内容上学生容易把握。因此,学生在接触再别康桥的时候,极容易简单地理解其中的离别情感,而无法揣摩到徐志摩在与康桥离别时的复杂情怀。文本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点分析1、这首诗歌以情动人,情感隽永美好。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入诗境,制作相应的诗、画、音三位一体配乐朗读课件使学生直观入境,很快让学生体会到诗人浓浓的情感和诗歌的情境。2、借助课件营造浓浓的诗歌氛围。所有课件的背景都是康桥美丽的如诗如画的图片。3、在教学的结束处播放一首由张清芳演唱的再别康桥,在音乐的世界里让学生再一次品味徐志摩对康桥世界依依惜别的深情,在诗情画意的世界里结束全诗,达到首尾圆合,一气呵成

3、的效果。-2-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教室、课件及常规教学用具;本课件注重分析和情感相结合、音乐、画面和诗意三位一体的融合,营造一种浓浓的诗歌情境。教学方法和策略分析1、以读带讲”一直是诗歌教学奉行的教学准则,而再别康桥本身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学生对这首诗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只是学生不一定真的能够理解其中的丰富内涵,“以讲带读”或许可以帮助学生真正感悟这首诗的真意。2、创设浓浓的诗歌情境,不为教一首诗而教一首诗,应力争通过对一首诗的解读,让学生走近诗人,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乃至内心世界。教学过程(1 课时)教学环节(8 个)教师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学生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

4、评价反馈(课前两分钟播放音乐送别营造别离的氛围。)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漫长的一生中,我们也许会爱上许多人,爱得刻骨铭心,相看不厌,也许会忘不了许多事,几十年都如在昨日,历历在目。但我们不见得有这种深情爱我们的母校,我们的校园,是不是?然而,中国有位顶尖级诗人却有着这种情感,短短两年的求学生涯,让他对他的母校充满了爱人一样的眷念,难舍难离,并在离别的时候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这到底缘于怎样的一种情怀?这又是怎样的一首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 这 首 传 世 之 作。(板 书 再 别 康 桥 徐 志 摩)(幻灯片 1)引 导 学 生产 生 学 习此 诗 的 兴趣。与今人看重人 与 人

5、之 间 的情感、忽视对母校的感情比较,强 调 本诗 却 一反常情,对母校却一往情深,情有独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 出 学生 的 学习本诗的兴趣。-3-二、介绍志摩其人及作品背景明确: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新月诗派代表。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作品。1916 年考入北京大学,1921 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徐志摩最初的理想是做一个政治家。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来到康桥后,康桥优美的自然环境、自由的学术氛围、以及英国 19 世纪浪漫主义诗歌的熏陶,让他狂热地爱上了文学并开始进行新诗创作开始对文学感兴趣并进行新诗的创作,

6、从此走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道路。所以可以说二年的“康桥”生活是他辉煌一生的转折点。再别康桥这首诗,记下了诗人 1928 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曾经说过:“我的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所以当作者又要和它告别时,万种感触涌上心头。下面就让我来朗读一下他的这首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幻灯片 2)三、欣赏诗画音乐三位一体的配乐朗读再别康桥(幻灯片 3)学生用眼、用 心 细 细的 体 会 诗知人论诗:对诗人的生活背景、遭遇作适当的介绍,可以 帮 助学 生 走进诗人的

7、内心,深 入 理解 诗 歌的情感,并再次激 起 他们 学 习本诗的热情。1、通过音诗画三 者 结合 的 配乐朗读,营造出一 种 柔美 宁 静的诗歌意境,容易 将 学生 带 人诗境,从而唤起学 生 对诗 歌 情-4-四、分析鉴赏诗歌的意象及诗人流露的对康桥的情感。1、初步感受诗情:谢谢同学们的掌声,我相信等会儿同学们会读得比我更有激情。听完了这首诗,现在请同学们初步感受一下: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母校什么样的感情?(不舍留恋喜欢眷念)2、明确抒情方式:提问:这些表达情感的词你是在诗中直接找出来的吗?(不是)境,感受诗情,陶醉于美 丽 如 画的 康 桥 世界中。学 生 根 据老 师 的 提问 认 真

8、思考,并展开讨论.学生畅谈。感的强烈兴趣。2、诗歌是情感的艺术,诵读有助 于 学生 把 握诗歌的内容,理解 作 者的 思 想感情,从而获得自 我 情感 的 体验。3、同时,配乐朗 读 有助 于 品味 诗 歌的 意 境美,绘画美、语言 美 为后 面 落实 教 学重 点 作了一个铺垫。引 导 学生 找 出诗 歌 具体 的 意象,同时强调突出 康 桥美 丽 的景色,加深学生对 本 诗意 象 美的感受,可让学生 充 分展 开 想象,走入诗歌的情境里。-5-提问:那是怎么得来的?(通过分析诗的词句感受出来的)师:那就是说这首诗中并没有直接表达情语的关键词,我们是透过一些词句分析和感受到的,那么,作者的这

9、种抒情方式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什么?(间接抒情)师:对!间接抒情,而不是直抒胸臆。那作者在诗中是借助什么来间接抒情的呀?(景物)师:那么作者描写了康桥的哪些景物呢?(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潭水、长篙、夏虫)师:那我们现在把这些景物串连起来,形成一个个画面,你觉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如果要你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康桥,你觉得应该是什么?(风光如画、富于诗情画意)(过渡):下面就让我们走进风光如画的康桥,由景入情,在康桥的世界去寻找诗人对康桥的真实情感。(幻灯片 4)5、剖析全诗情感及技巧:七个诗节中你最喜欢哪一节?诗中的哪一个词或哪个句子让你赞叹?说出你的理由,并有感情的读一读。(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诗节,谈

10、自己的看法。教师指导学生赏析。)明确: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写诗人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学 生 根 据老 师 的 提问 认 真 思考,展开讨论。先分组讨论,再选取 代 表 回答。探 究 分析 诗 中七 幅 美丽 的 康桥画面,让学生对 康 桥的 画 面美 有 较深 刻 的认识。起到了突出 了 教学 重 点作用。通 过 讨论 让 学生 更 充分 地 理解诗情,体会诗意,在细节处更感 受 到诗 人 徐志 摩 对康 桥 那-6-明确:三个“轻轻的”,用得最好。写出了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他不愿惊动他心爱的母校,不愿打破她的宁静与和谐,写出了诗人对康桥的爱和留恋。诗人的情感是那样的温柔细腻。第二

11、节:写康河岸边的柳树在夕阳中倒映河中的景象。明确:诗人将“河畔的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这个比喻用得好。把“金柳”比作“新娘”独具匠心,它既形象逼真的写出了金柳的美好姿态又表现了诗人对康桥极度的迷恋的感情。谁愿意离开美丽的新娘呢?康河的美景,留住了诗人的心,他乐而忘返了。(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第三节:写康河的水草随微波起伏,仿佛在向诗人点头致意。明确:“甘心”二字用得最好。水草在作者眼中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作者诗人久寻而不得,心向往之的境界。作者在这样的诗情画意里,沉醉了,他“甘心”做康河的一条水草,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的,热烈的爱恋。“招摇”一词用得好吗?可不可不换成“轻摇”?

12、为什么?“招摇”正好写出了青荇在康河里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这正表达了诗人在康桥的心境是那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而“轻摇”只是对青荇情态的客观描述。第四节:写潭水及由此引发的联想。明确:由潭水联想到“彩虹”又联想到“彩虹似的梦”有什么好处?这里的潭即指拜伦潭,相传拜伦曾在这里游玩。诗人留学 生 根 据提 问 展 开热 烈 的 讨论,各抒己见,老师给予 评 价 和补充,在学生 发 言 中老 师 要 以肯定为主,多赞赏。份 浓 浓的 难 以割 舍 的依 依 惜别之情。解 决 了教 学 重点和难点。-7-学期间常去那读书、乘凉、遐想。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彩虹五彩斑斓,同时又引发了诗人彩虹似的梦

13、想,把潭水写得那么的富有诗情画意!“彩虹似的梦”让人想象到诗人心中的一个在康桥时期建立的对自由、理想的追求的“梦”,在回国的几年中都破碎了,所以诗人这一次来到康桥,把这一个“梦”沉淀在他所心爱的康河中,好好地珍藏起来。第五节:写诗人在“寻梦”回想中在康河中尽情的遨游。明确:这一寻梦的想象写得好。写出了诗人在康桥中是那样的幸福和快乐。这一节诗人想象自己撑着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的想要“放歌”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要离别康桥。写出了诗人在康桥里极度快乐的心境。明确:想放歌却又不能放歌的心理变化过程写得很

14、好。当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想到今晚就要和康桥离别,不禁别情缕缕,离愁重重,情绪顿时低落下来。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伤感的笙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这一心理变化过程,写尽了诗人对康桥的依恋与不舍。第六节:写诗人从梦境回到现实。明确:“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两句写得最好。康桥的一切为了诗人的离别而沉默,就连夏日夜晚最热闹的夏虫也受到了感染不再鸣叫,诗人以烘托的手法借夏虫写出了自己对康桥的深深的眷恋和离别的惆怅之情。康-8-桥尚且如此,何况是诗人自己呢?第七节:写照应开头,写诗人悄悄的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康桥却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明确:连用两个“悄悄”很好。

15、为何不用“轻轻”了呢?两个“悄悄”表露诗人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一片温柔情意,不忍心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比至第一节“轻轻”,显得更加深情,更加眷恋。诗人眷恋康桥为什么临别却“不带走一片云彩”有什么深刻的含意?云彩本是不能带走的,诗人却用夸张的手法强调说“不带走一片云彩”,写出了诗人对康桥世界的百般珍惜,不愿其完整受到损伤,不愿破坏康桥任何一片美丽的情致,哪怕是一片云彩呢!(可以有多样解读:诗人不忍心破坏康桥宁静、和谐的美;诗人怕触物伤情,不敢带走;诗人无限渴望却不能带走哪怕仅仅是一片云彩。)(幻灯片 5)五、理清全诗的情感线索同学们分析得真不错,那我们现在来小结一下,这七节诗所表达的诗人对康桥的情

16、感:难舍的柔情-迷恋-眷恋-永久的依恋-在康桥的幸福快乐(感情达到高潮)-情绪低落-难舍的柔情师:同学们观察这些情感:它们是不是完全相同?(不完全相同)师:它们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吗?第 1 节和第 7 节有什么特点?第 2 节到第 6 节有什么规律?明确:第 1 节和和第 7 节是写离别时的情感,第 2 节对 诗 人 情感 的-9-和第6 节表达的是作者对康桥由初相识的迷恋相知后的眷念接受思想洗礼后永远的爱恋在康桥追梦最幸福和快乐的时光,情感是一层层递进、加深的。)教师小结:那就是说诗人在抒发对康桥情感的时候,他的感情是有起伏的,这些感情起伏恰好就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由相识到相知再到相爱恋再至离别的

17、过程,这样看来,这首诗,虽是写景,但却有一个情感起伏的线索一直贯穿在景物描写中,将这些看似零散的景联结起来,散而不乱,情景交融了,这也正是这首诗在写景抒情上的高妙之处!是不?(是)这首诗真是写得太棒了!(幻灯片 6)六、个性化朗读1、齐读: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作者对康桥浓浓的深情有感情的来朗读这首诗吧,请同学们注意,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出诗人不同时期情感上的变化,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到诗歌当中去。2、再读:可齐读也可自由读,指导更有感情的朗读。注意读出轻重抑扬及情感的变化来。七、鉴赏诗歌的形式美再别康桥这首诗作者借助康桥优美的景致,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构筑了浓浓的意境美,让我们真的好像随诗人来到

18、了美丽的康桥世界。而且这首诗在形式上也很学 生 根 据老 师 的 提问 结 合 每小 节 内 容展开分析、讨论。变 化 轨迹 的 探究分析,再配合课件的展示,促进 了 学生 对 诗歌情感的理解,既 解 决教 学 上的 重 点也 解 决了教学的难点。-10-美,请同学们看课文思考:作为一首新诗,它的外在形式美有哪些?明确: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1、绘画美: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真的可以称上得是“诗中有画”!2、音乐美:全诗基本上是二、四句押韵(

19、统押 ao 韵),韵脚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读起来也有种回环反复的美。3、建筑美:再别康桥共七节,音节匀称,诗句整齐,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似建筑对称整齐的美感。总之,再别康桥这首诗,堪称新诗中的“完美”之作,它有着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美的旋律、美的结构,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诗歌的美感。让我们在诗歌的世界里美不胜收。(幻灯片 7)八、听再别康桥歌曲。最后让我们听一首由张清芳演唱再别康桥,让我们在音乐的世界里再一次品味徐志摩对康桥世界依依惜别的深情。“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

20、一挥衣袖学 生 充 满感 情 的 朗读诗歌。通过朗读,走入到 诗 歌的 情 境里,去触摸诗歌的情弦,和诗人一起动情起舞。对 本 诗形 式 美进行分析,让学生 体 会到 本 诗及 新 诗的“三美”原则,有力的 突 出了 教 学重点。-11-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的确是悄悄地走远了,但挥不去带不走的是他的康桥。它做为学院建筑留在英国,它做为一篇具有生命质感的美文,留在中国文学史中。自然中的康桥会老,但文字中的康桥,将在所有爱志摩的读者心中永远年轻。(音频 8)九:作业1、背诵全诗2、仿照再别康桥尝试写一首新诗。要求:遵循三美原则:建筑美 音乐美绘画美。3、课外阅读沙扬娜拉,比较赏析两首离别诗。沙扬

21、娜拉赠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场娜拉!(幻灯片 9)教 师 引 导学 生 一 起分析讨论,明确。让 学 生在 音 乐世 界 里再 一 次感 受 再 别 康桥给人们带来的 诸 多的 艺 术美的享受。再一次 领 会这 首 新诗的艺术魅力。让 学 生充 分 体会诗情,感受诗意,在诗情画意的世界里-12-结束全课。教学小结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写给母校剑桥大学的一曲恋歌。从思想内容上来说,这首诗只表达了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情绪,社会投影很模糊,表现不出五四时代的时代精神。但从诗歌艺术的角度来讲,这首诗却地位崇高,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22、。通过这首新诗的学习,我们既感悟到了诗人徐志摩对剑桥大学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愫,也体会到了新诗在形式上独有的魅力。这不仅激起了同学们学诗的兴趣,也迸发了学生学写新诗的诗情。再别康桥课后反思再别康桥这首诗是集语言美、意境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五美”为一身的现代新诗的典范之作,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它都让读者美不胜收,妙不可言。要上好这堂课,要诠释好这首诗的内外之美,让学生真正体会并享受到诗意之浓、诗境之美,需要教师有内外之功:教师既要对内能剖析好诗意,对外又能借良好的说、读功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表现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诗意。为了上好这堂课,除去精心反复备课,制作课件外,我还做了多种准备:准备了配乐

23、诗朗读再别康桥,给再别康桥课件制作上添加上很多康桥唯美的图片,由景入境,唤起学生的画面感及想像力,用张清芳演唱的再别康桥这首歌,以歌的形式演绎这首诗,让学生换种形式来体会诗情。但无论多用心的准备,教学总会有遗憾和不足的,下面我将在这节课的教学上需修正的地方,做个反思归纳:一、学情上的反思本次上课的学生普遍女生居多,平常上课还能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可面对录课,却显得畏怯了。因此在讨论和发言环节,相对显得被动,积极性不够,需要老师不断的引导和鼓励,这大概是我本次上课较遗憾的一个地方,没充分考虑学情,没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状况,以致学生的发言不够踊跃,没有出现我预想的想好了就能大胆地说大胆地讨论的热烈

24、场景。不过这也是最真实的课堂,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就像今天这节课这样,在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这样想来也很坦然,真实而不做作,学生是很有收获的。二、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反思本次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的情感。我设置了一个“大讨论”环节,让学生自由-13-组合来选择自己的最喜欢的小节,来品味这节诗的情感及技巧上的魅力,然后各组选代表来发言陈述。构想是非常好的,既突出重点,又让学生全情参与,并训练了学生的说的能力。这点上我基本做到了,但如果在让学生讨论的时候,不限于代表发言,积极鼓励每一个每一组的学生互补互助发言,我想这样的气氛会更好,学生的参与度会更高,课堂效果应该更入佳境。三、

25、信息技术应用的反思在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上,我觉得我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既有配乐诗朗读再别康桥,由我本人示范朗读,给了学生很好的朗读引领指导作用,也有给再别康桥课件制作上添加上很多康桥唯美的图片,特别容易让学生由景入情,唤起学生内在情感的共鸣的作用,还有用张清芳演唱的再别康桥这首歌,以歌的形式演绎这首诗,让学生换种形式来体会诗情,新鲜又感动,让诗情一直轻萦绕着 45 分钟的课堂。当然我还很想做到的一点是:在 我朗读的时候,配上康桥如诗如画的图片,一一应着诗文展现出来,那这样音乐、朗读、画面真正三位一体,确实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只可惜,我寻找出的康桥图片还不够多,不够符合诗情,因此作罢了,如果有高超的信息技术人员的参与,助我这一力的话,我想这堂课在信息技术表现上,一定是满满的一百分!教无止境,学无止境,在教学的路上,不断尝试,不断反思,不断吐故纳新,才会有长久的进步!这也是我一直坚持上公开课、上示范课、参加赛课的原因,展出优点与不足,在修正中成长!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