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贾岛题李凝幽居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开成五年(840),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知人论世解诗人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阅读思考v 1、找出诗歌中写景的句子,总结诗歌中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描写了李凝幽居周边环境的寂静清幽。首联
2、写诗人沿着一条杂草丛生的小径走去,寻访友人幽居之处:小径通向荒芜的小园,周围很少有人居住。颔联写夜晚池塘边上,小鸟栖树;月光之下,老僧敲门。颈联写诗人在归途中走过小桥,看到田野色彩斑斓。白云飘飞,山石如在移动。v 2、从诗句中可以看出李凝是一个怎样的人?过着悠闲、宁静生活的隐士形象。诗歌主旨这首诗通过写友人李凝居所的清幽环境,表达了诗人归隐的愿望。全诗紧扣“幽”字,首联写李凝所居之地的幽僻,颔联写所居之地的幽寂,颈联写所居之地环境的幽美,尾联抒发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幽情,层层铺垫,将诗人归隐志向表达得水到渠成。“僧敲月下门”初拟用为“僧推月下门”,你认为“推”、“敲”两字哪个字用得更好,为什
3、么?参考答案:“敲”字用得好。“敲”有“轻叩、敲响”之意。诗人寻访友人,是在月光皎洁的晚上,友人外出未归,柴扉紧闭。诗人上前轻敲门,惊动了树上栖息的鸟儿,引起了一阵喧闹。鸟儿或许还飞出几只,转旋几圈又回到窝中。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动作,来刻画环境之幽静,以动衬静,用“敲”更能表现了清幽空灵的景象,暗含着诗人自愿远离尘嚣的情怀。讨论探究 以动衬静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静态。其他例子:王维辛夷坞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表现手法:以动衬静 相关链接:v苦吟诗人 贾岛“推敲”的佳话:v(宋)计有功唐诗记事卷四十:“岛赴举至京,骑驴赋诗,得僧推月下门之句,欲改推作敲,引手作推、敲之势。未决,不觉冲大尹韩愈。乃具言。愈曰:“敲字佳矣。”遂并辔论诗久之。题诗后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拓展延伸我们想创作出好诗和美文,需要学习诗人反复推敲字词的做法。当今社会风气浮躁,我们想要创造美好的生活,也要学习贾岛“苦吟”的创作态度,耐得住辛勤耕耘的寂寞。课后作业v1、背诵题李凝幽居;v2、若贾岛当年在思考“推”“敲”之际,冲撞的是你,你怎么说服他该用哪一个字?发挥你的想象,结合诗歌内容,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作文。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