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毁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倡导者。韩昌黎:河北省昌黎的韩氏是望族。韩文公:死后谥“文”。韩吏部:最后的官职是吏部侍郎。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写作背景在韩愈生活的中唐时期,朝廷中世袭贵族与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吏相互排挤倾轧,嫉贤妒能,于人求全责备,于己务求宽容,以致发展为后来的朋党之争。一般的人士中也存在相互攻讦的情形,才德杰出的人很难不受毁谤。所谓“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士之处此世
2、,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韩愈站在中小地主阶级及有德之士一边,为他们鸣不平。希望引起当权者注意,采取措施纠正这股歪风邪气,于是写下了原毁。“五原”:原道、原性、原毁、原人、原鬼解题:原毁专用以推论事理根源的一种文体。原:推求根源,推究毁:诋毁、诽谤原毁探求在士大夫中间产生毁谤的根源原毁脉络第一段:古之君子待人待己的态度第二段:今之君子待人待己的态度第三段:揭示“毁”的社会根源及危害第四段:写作意图及改变这种风气的殷切愿望(论“毁”与“国治”)第一段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责:要求。重:严格。周:周密、全面。待:对待,要求 轻:宽容 约:简少。古时候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
3、格而全面,他对待别人宽容又简少。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以:而,表并列关系的连词严格而全面,所以就不怠惰;宽容而简约,所以别人就愿意做好事。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求:寻求,探究。所以:的原因是:这样。乃:却听说古代的圣人舜,他的做人,是个仁义的人。探究舜所以成为圣人的原因,就要求自己说:“他是个人,我也是个人,他能这样,我却不能这样!”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以:而,连词,表修饰。其:那,代词 就:追求,仿效。译文:早晚都在思考,去掉那不如舜的行为,做那些符合舜的行为。闻古之人有周公者
4、,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古之君子)听说古人中间有个叫周公的,他的为人,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古之君子)探究他之所以成为周公的原因,就要求自己说:“他是个人,我也是个人,他能这样,我却不能这样!”早晚都在思考,去掉那不如周公的地方,发扬那些与周公相似的地方。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焉:代词,他。是人:这人,指上文所说的“古之君子”。乃:却。病:弊病,缺点。舜,是大圣人,后代没有能赶得上他的,周公,是大圣人
5、,后代没有能赶得上他的;这些君子却说:“赶不上舜,赶不上周公,就是我的缺点。”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这不就是要求自身既严格又全面吗?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其:他,指古之君子。是:这。足:足够,足以。艺人:有才能的人。他对待别人,说道:“那个人啊,能有这点,这就足够算是个善良的人了;能擅长这个,这就足够算是个有才技的人了。”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即:关注,就看。然:的样子。(他们)只要求别人有某一个方面的长处,而不苛求他的其它方面;就他现在的(表现)看,不追究他的过去,提心吊胆只害怕别人得不到做好事应得
6、的益处。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易:容易。修:学习,求进步。能:学会,掌握。乃:却是:这个,指优点一件好事是容易做到的,一种技能是容易掌握的,他对待别人,却说:“能够有这样的优点,这也就够了。”又说:“能够擅长这个,这就够了。”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亦:也就是这不也就是要求别人宽容又简少吗?第一部分古之君子责己待人的良好态度其责己也重以周:高标准、严要求其待人也轻以约:低标准、不苛求、与人为善第一部分:古之君子 举例:责己重以周就舜就周公例待人轻以约己(泛例)具体表现:责己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待人取其一,不取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结果: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小结:重申文言字词作业:翻译剩下的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