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七)(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454747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七)(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七)(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七)(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七)(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七)(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七)(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七)(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七)(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七)(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七)(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七)(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七)(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七)(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七)(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七)(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七)(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0届高三生物下学期月考试题(七)(含解析)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洋葱根尖细胞无叶绿体,但根尖细胞可培养出含叶绿体的个体B. 破坏低等植物的中心体或高尔基体,均有可能得到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C.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物质交换有关,与生物催化作用无关D. 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可维持细胞渗透压【答案】C【解析】【分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及功能:细胞器分布形态结构功 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结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 双层膜结构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

2、量转换站”。内质网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动植物细胞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动植物细胞 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液泡成熟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

3、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详解】A、洋葱根尖细胞无叶绿体,但含有控制叶绿体合成所需的基因,因此根尖细胞可培养出含叶绿体的个体,A正确;B、破坏低等植物的中心体或高尔基体都导致细胞染色体复制后不能均分到两个子细胞内,即均有可能得到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B正确;C、生物膜上的蛋白质有些与物质交换有关,有些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如附着在生物膜上的酶,C错误;D、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可维持细胞渗透压,D正确。故选C。2.下列相关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 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离心的目

4、的是使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分离B.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C. 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的过程D.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分离是因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1、质壁分离中的”质“是指原生质层,”壁“是指细胞壁。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

5、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3、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4、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被感染的细菌分离,A错误;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

6、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其中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的,B错误;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能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的动态过程,C错误;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分离是因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大的,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快,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3.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

7、述,正确的是()A. DNA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不一定引起蛋白质结构改变B. 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产生正常配子C. 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使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改变D. 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变异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是关于生物变异的问题,DNA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不一定是基因突变,二倍体的单倍体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但是不一定所有单倍体都没有,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可能只改变排列顺序,不改变数目有性生殖特有的变异类型是基因重组。【详解】A、DNA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不一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因此,不一定引起蛋白质结构改

8、变,A正确;B、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可能含有同源染色体,也可能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可能产生正常配子,B错误;C、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倒位不会改变基因的数目,只改变排列顺序,缺失和重复可以改变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易位可能改变数目,也可能不改变数目,C错误;D、有性生殖特有的变异类型是基因重组,因此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变异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重组,D错误。故选A。【点睛】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细胞的可遗传的变异类型,其中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共有的变异类型,而基因重组是有性生殖特有的变异类型,需要注意的是,基

9、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不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4.科技工作者在广西发现了可能是现代栽培水稻祖先的万年野生稻,它们不但抗病、抗虫 害能力特别强,一穗可达千粒果实,可与近缘栽培水稻杂交产生可育子代,能提高栽培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栽培稻与野生稻之间存在生殖隔离B. 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决定了水稻进化的方向C. 通过持续的定向选择栽培水稻,其遗传物质可朝着一定方向突变D. 通过近缘杂交的方式改良现有栽培水稻,不改变栽培水稻的基因频率【答案】B【解析】【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

10、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详解】A、万年野生稻可与现有栽培水稻杂交,产生可育子代,说明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B、人类的需求(人工选择)及生存环境的变化(自然选择)是现代栽培水稻进化的动力,决定了水稻进化的方向,B正确;C、通过持续的定向选择栽培水稻,其进化可朝着一定方向进行,但遗传物质的改变是不定向的,C错误;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改良现有栽培水稻,可以增大栽培水稻的基因库,D错误。故选B。5.下表为适宜浓度一萘乙酸(NAA)和赤霉素(GA3)溶液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初始长度2 cm,据表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1、( )实验分组溶液种类(mgmL-1)胚芽鞘长度(cm)甲?4乙GA310丙NAA6丁NAA+GA314A. 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溶液种类不同,表中“?”处理方式为清水处理B. 若实验用的NAA浓度为m,则改用低于m浓度的NAA时,胚芽鞘长度不一定减少C. NAA与GA3可调节植物基因表达,二者混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D. NAA与GA3是由植物产生,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且具有微量而高效的特点【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适宜浓度的一萘乙酸(NAA)和赤霉素(GA3)溶液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则实验的自变量是溶液的种类不同,因变量是胚芽鞘的长度。根据表中数

12、据可知,甲组为对照组,乙、丙和丁组为实验组,因此对甲组的处理为等量的清水处理,结合表中数据可知适宜浓度的一萘乙酸(NAA)和赤霉素(GA3)溶液对燕麦胚芽鞘生长都有促进作用,且二者共同使用时促进作用增强,说明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详解】A、据表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溶液种类不同,表中“?”处理方式为清水处理,作为对照组,A正确;B、若实验用的NAA浓度为m,由于在最适浓度两侧存在浓度不同,但促进生长的效果相同的特点,则改用低于m浓度的NAA时,胚芽鞘长度不一定减少,B正确;C、据表中数据分析,NAA与GA3可调节植物基因表达,二者混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C正确;D、NAA不是由植物产生的,属于植物

13、生长调节剂,D错误。故选D。6.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最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4年调查期间的种群致最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第1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度不一定相等B. 第2年末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C. 第3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D. 这4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答案】D【解析】【分析】已知L值=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即当L值等于1时,种群数量保持不变;L值大于1时,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L值小于1时,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详解】A.

14、因两种群的起始数量未知,第一年末两种群的L值也不同,因此不能确定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度,A正确;B.第2年末甲种群的L值小于乙种群,若甲种群起始数量远多于乙种群,第2年末乙种群数量可能小于甲,B正确;C.只要是L值大于1.0,种群的数量就在增加,据此分析图示可知,第3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C正确;D.这4年中,甲种群的L值均为1.5,即每年都是上一年的1.5倍,说明甲种群的数量逐年增加,每年增加的数量不相等,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D。【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种群数量的变化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L值的内涵,明确横纵坐标的含义以及曲线图中的起点、转折点、

15、终点等点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合理地解释各种情境下的曲线含义,在解题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处理,得到答案。7.研究人员进行了探究不同光照对莴苣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并分析种子萌发过程中有关的生理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l)光的波长对莴苣种子的萌发很有意义,红光和绿光相比,_更能提高莴苣种子的萌发率。(2)萌发过程中,种子内激素的种类和含量发生了变化,进而通过对_进行调节,使细胞中蛋白质的含量也发生改变。(3)26下,将莴苣种子交替在红光(R:1 min)和远红光(FR:4 min)下连续曝光处理后,种子萌发率如下表:组别1234光处理RR-FRR-FR-RR-FR-R-FR萌发率

16、70%6%74%6%本实验_(填“能”或“不能”)说明红光对种子的萌发起促进作用,原因是_分析实验中光处理情况可判断:种子萌发率的高低由_决定。【答案】 (1). 红光 (2). 基因的表达(基因组的表达、转录翻译) (3). 不能 (4). 缺少黑暗处理的对照组 (5). 最后一次光照类型(波长)【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光照对莴苣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

17、实验中将莴苣种子交替在红光(R:1 min)和远红光(FR:4 min)下连续曝光处理,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进行照光处理,因变量是种子的萌发率,因此实验中应该设置黑暗条件作为对照处理。【详解】(1)由教材可知,莴苣种子萌发率与光的波长的关系,红光区域更有利于莴苣种子萌发。(2)萌发过程中,种子内激素通过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使细胞中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量发生改变。(3)由于实验没有设置无光的对照组,所以不能说明红光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分析实验中光处理情况可知,种子萌发率的高低是由最后一次光照类型(波长)决定的。【点睛】本题考查光的波长与种子萌发之间的关系的知识点,要求学生识记种子萌发率与

18、光的波长的关系,理解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根本原因,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能够根据题意和表中的信息判断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把握实验设计中的对照性原则和设计对照实验的意义,能够根据表中数据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实验的结果和结论。8.在脊椎动物皮肤受到强度伤害性刺激时,同侧肢体的关节出现屈肌收缩、伸肌舒张的反应,称为同侧屈肌反射;对侧肢体屈肌舒张、伸肌收缩的反射活动,称为对侧伸肌反射。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及用具,完善验证蛙的左、右后肢既有同侧屈肌反射,也存在对侧伸肌反射,且反射中枢在脊髓的实验思路,并预测、分析实验结果。实验材料:牛蛙一只,1%硫酸溶液,肌夹,铁架台、培养皿,捣髓针,(1)实验思

19、路:取牛蛙,捣毁该蛙的脑,将其悬挂起来用1%硫酸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_洗去硫酸,_ 用捣髓针破坏脊髓,重复上述步骤。(2)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并将实验结果填入表格_。(3)分析与讨论:在上述实验中,接受刺激后,同侧伸肌和对侧伸肌膜电位分别是_。【答案】 (1). 分别观察左、右后肢的收缩和伸直情况 (2). 再用1%硫酸溶液刺激该蛙右后肢的趾端,分别观察左、右后肢的收缩和伸直情况 (3). 结果处理左后肢右后肢捣髓前刺激左后肢收缩伸直刺激右后肢收缩伸直捣髓后刺激左后肢不收缩不伸直刺激右后肢不收缩不伸直 (4). 外正内负 和 外负内正【解析】【分析】根据实验目的:完善验证蛙的左、右后肢既

20、有同侧屈肌反射,也存在对侧伸肌反射,且反射中枢在脊髓的实验思路;故该实验步骤是:先捣毁该蛙的脑,分布刺激蛙的左、右后肢的趾端,分别观察左、右后肢的收缩和伸直情况;用捣髓针破坏脊髓,重复上述步骤。【详解】(1)实验思路:取牛蛙,捣毁该蛙的脑,将其悬挂起来;用1%硫酸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分别观察左、右后肢的收缩和伸直情况,应该出现左后肢收缩,右后肢伸直。洗去硫酸,再用1%硫酸溶液刺激该蛙右后肢的趾端,分别观察左、右后肢的收缩和伸直情况,应该出现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伸直。用捣髓针破坏脊髓,重复上述步骤反射中枢被破坏,不会出现屈肌反射和伸肌反射。(2)用捣髓针破坏脊髓前,刺激左右后肢,同侧出现屈肌

21、反射;对侧出现伸肌反射;用捣髓针破坏脊髓,重复上述步骤反射中枢被破坏,不会出现屈肌反射和伸肌反射,表格如下结果处理左后肢右后肢捣髓前刺激左后肢收缩伸直刺激右后肢收缩伸直捣髓后刺激左后肢不收缩不伸直刺激右后肢不收缩不伸直(3)根据题意,上述实验中,接受刺激后,同侧屈肌收缩、伸肌舒张,对侧肢体屈肌舒张、伸肌收缩,因此同侧伸肌应保持静息电位状态,膜电位是外正内负;对侧伸肌应保持动作电位状态,膜电位是外负内正。【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弧知识,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的能力。9.塞罕坝草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森林公园,它曾是

22、清朝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一部分,后因砍伐严重逐渐退化,直至“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后来,塞罕坝三代人无畏困难铸成“绿色屏风”,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传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随着时间的推移,辅以有效的人为手段,草原群落会逐渐恢复到砍伐前的状态,这在生态学上称为_。在此过程中,人类活动对它的影响是_。(2)区别不同群落最重要的特征是_,在群落的变化过程中,灌木群落代替草本群落的原因是_。(3)草原上草的“绿色”为昆虫提供了采食的信息。这表明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昆虫吃草后,同化能量的去向有_。(4)在草原恢复初期 1-15 年间,物种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

23、,恢复 15-20 年内,物种多样性指数低于第 15 年,原因是_。恢复至顶级阶段的过程中,能量输入总量的变化趋势为_。【答案】 (1). 群落演替 (2). 人类活动使演替向着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3). 物种组成 (4). 灌木长的更高大,在竞争阳光中占优势 (5). 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6). 呼吸消耗,分解者分解,流向下一营养级 (7). 具有生存优势的物种出现,使某些物种在竞争中被取代 (8). 逐渐增大直至稳定【解析】【分析】群落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

24、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明暗、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详解】(1)随着时间的推移,辅以有效的人为手段,草原群落会逐渐恢复到砍伐前的状态,这在生态学上称为群落演替。人类活动会使演替向着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2)区别不同群落最重要的特征是物种组成,在群落的变化过程中,灌木长的更高大,在竞争阳光中占优势,最终使灌木群落代替草本群

25、落。(3)草原上草的“绿色”为昆虫提供了采食的信息。这表明了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昆虫吃草后,同化能量有三条去路,自身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分解,流向下一营养级。(4)在草原恢复初期 1-15 年间,物种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恢复 15-20 年内,具有生存优势的物种出现,使某些物种在竞争中被取代,导致物种多样性指数低于第 15 年。恢复至顶级阶段的过程中,能量输入总量逐渐增大直至稳定。【点睛】本题考查群落的特征及演替,生态系统的功能等相关知识点,掌握相关知识根据题意答题。10.玉米叶片叶绿素的合成由7号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同时也受光照的影响。在正常光照下,体

26、细胞中含2个A基因的玉米植株叶片呈深绿色,含一个A基因的植株叶片呈浅绿色,体细胞中没有A基因的植株叶片呈黄色,会在幼苗期后死亡。现有一正常光照下呈浅绿色的成熟植株甲,其所有体细胞中一条7号染色体的片段m发生缺失,记为I;另一条正常的7号染色体记为(如图所示)。片段m缺失的花粉会失去受精活力,无A或a基因的卵细胞也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在正常光照下,基因型为AA的玉米植株叶片呈深绿色,而在遮光条件下却呈黄色,这个事实说明_。(2)根据m片段和A/a基因对玉米受精作用的影响,有人推测植株甲的A或a基因不会在片段m上,你认为他的推测_(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_。(3)为了进

27、一步确定植株甲的A基因是在染色体还是上,现将植株甲进行自交得到F1,待F1长成成熟植株后,观察并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若F1_,则A基因位于染色体I上;若F1_,则A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答案】 (1). 性状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2). 正确 (3). 片段m缺失的花粉不能完成受精,无A或a基因的卵细胞也不能完成受精,染色体上既不能来自精子也不可能来自卵细胞 (4). 全为浅绿色植株 (5). 深绿色植株:浅绿色植株=1:1【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深绿色的基因型是AA,浅绿色的基因型为Aa,黄色的基因型是aa。甲是浅绿色故基因型为Aa,其所有体细胞中均有一条染色体,说明该变

28、异很可能是来自配子,因为缺失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故该异常染色体应该来自于母亲。若A或a位于m上,则卵细胞也不能参与受精作用,故推测A或a不在m上。【详解】(1)在正常光照下,基因型为AA的玉米植株叶片呈深绿色,而在遮光条件下却呈黄色,这个事实说明性状不只是基因可以决定的,而是由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2)因为片段m缺失的花粉不能完成受精,可以判定植株甲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不可能来自精子;若A或a基因在m片段中,无A或a基因的卵细胞也不能完成受精,则植株甲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也不可能来自卵细胞,这样植株甲就无法产生,因此判定A或a基因不会在片段m上。 (3)为了进一步确定植株甲的A基因是在

29、染色体还是上,现将植株甲进行自交得到子一代,待子一代长成成熟植株后,观察并统计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植株甲体细胞中基因A位于染色体上,则植株甲产生的精细胞只有一种a,卵细胞有两种A、a,子一代会产生Aa、aa两种基因型的植株,但aa在幼苗时期会死亡,成熟植株就只出现浅绿色植株,若植株甲体细胞中基因A位于染色体上,则植株甲产生的精细胞只有一种A,卵细胞有两种A、a,子一代会产生AA、Aa两种基因型的植株,成熟植株就分别表现为深绿色植株和浅绿色植株,且比例为1:1【点睛】片段m缺失的花粉会失去受精活力是解题的关键,甲Aa进行自交,若A位于上,父本只能产生a的精子,后代有Aa、aa两种基因型;若A

30、位于上,父本只能产生A的精子,后代有AA、Aa两种基因型,据此答题。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试回答下列“蛋白质提取与分离实验”的有关问题:(1)为了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首先对红细胞进行洗涤以去除杂质蛋白,洗涤时应使用生理盐水而不使用蒸馏水的原因是_。(2)若要去除血红蛋白中的小分子杂质,采用图1装置。透析液是_,一段时间后,若向烧杯中加入双缩脲试剂,透析袋内溶液是否出现紫色并说明判断的依据:_。(3)图4是用于分离蛋白质的凝胶色谱柱,装填凝胶色谱柱时,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的存在,原因是_。a、b均为蛋白质分子,其中先从凝胶色谱柱中洗脱出来的是a,是因为a蛋白质分子_。(4)图2、图3分别表

31、示电泳法分离蛋白质和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不同蛋白质得以分离是因为_;不同色素得以分离是因为_。【答案】 (1). 防止红细胞吸水涨破 (2). 磷酸缓冲溶液 (3). 出现紫色,双缩脲试剂可以透过半透膜,与袋内血清蛋白反应,生成紫色物质 (4). 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的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 (5). 相对分子质量大,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 (6). 不同蛋白质所带的电荷性质、分子大小和形状等不同,导致电泳时迁移速度不同 (7).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导致层析时扩散速度不同【解析】【分析】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流程为:红细

32、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透析凝胶色谱柱的制作凝胶色谱柱的装填样品的加入和洗脱。分离绿叶中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详解】(1)洗涤红细胞时应使用生理盐水而不使用蒸馏水的原因是防止红细胞吸水涨破。(2)要去除血红蛋白中的小分子杂质,采用图1装置进行透析。透析液是磷酸缓冲溶液,一段时间后,若向烧杯中加入双缩脲试剂,透析袋内溶液出现紫色,判断的依据:双缩脲试剂可以透过半透膜,与袋内血清蛋白反应,

33、生成紫色物质。(3)装填凝胶色谱柱时,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的存在,原因是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的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由图4可知,a、b均为蛋白质分子,其中先从凝胶色谱柱中洗脱出来的是a,是因为a蛋白质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大,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4)图2、图3分别表示电泳法分离蛋白质和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不同蛋白质得以分离是因为不同蛋白质所带的电荷性质、分子大小和形状等不同,导致电泳时迁移速度不同;不同色素得以分离是因为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导致层析时扩散速度不同。【点睛】本题是对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过程中红细胞的洗涤、粗

34、分离的原理、电泳的原理及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原理的考查,回忆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过程中红细胞的洗涤、粗分离的原理、电泳的原理及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原理的知识,然后解答问题。生物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某基因研究院培育出了转基因克隆绵羊,该绵羊能合成深海鱼体内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omega3。(1)在培育转基因克隆绵羊过程中,运用_方法除去的卵母细胞的细胞核,通过化学试剂_使该细胞与供体细胞融合,进而构建重组胚胎。(2)为保证胚胎移植顺利进行,需要在合适的季节对供、受体母羊进行_处理,培育过程中,科研人员同时将omega3合成酶的基因片段转移到了该羊基因组中,使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并维持稳

35、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_。利用PCR技术进行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_。(3)目前,人们主要通过食用深海鱼肉摄取omega3,人们过度捕杀深海鱼而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_稳定性下降。(4)建造海底人工鱼礁,其目的是改善海洋环境,是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之一,这体现了生态工程所遵循的_原理。十九大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对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还要考虑当地人的经济发展和生活需要,这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原理。【答案】 (1). 显微操作去核法 (2). 聚乙二醇 (3). 同期发情 (4). 转化 (5). 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引物

36、 (6). 抵抗力 (7). 协调与平衡 (8). 整体性【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显微操作去核、促使体细胞和去核卵母细胞融合的方法)、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转化的概念、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等知识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运用生态工程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详解】(1)核移植技术的受体细胞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次级卵母细胞,通过显微操作去除其核,使该细胞与供体细胞融合有物理或化学方法,化学方法一般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使两细胞融合,进而构建重组胚胎。(2)为保证胚胎移植顺利进行,需要在合适

37、的季节对受体母羊与供体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以实现胚胎移在相同的生理环境下空间位置的转移;使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转化;利用PCR技术进行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3)人们过度捕杀深海鱼,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抵抗力稳定性降低。(4)建造海底人工鱼礁,目的是改善海洋环境,增大环境承载力,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所以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要遵循的协调与平衡原理;十九大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对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当地人的经济发展和生活需要,这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